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

2019-02-11 11:53
时代农机 2019年12期
关键词:耕种农村土地整理

林 欣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开展,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发展基础,也是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铺垫性环节。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结构,使之能够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构想,强化农村环境生态系统,优化土地使用功能,合理实现对新农村地块的规划和使用,确保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该制度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优化了农村生产结构,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不可避免的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田块较为分散、种植规模零散化、土地碎片化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国务院及农业部联合提出了农村土地整理措施,通过合理的分层分解以及农田集中化,有效解决了土地分散等诸多问题,优化了农村农业生产力,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基本的粮食储备奠定了基础。

1 农村土地整理现实背景及重要性分析

1.1 农村土地整改的现实背景概述

农村土地整理主要指的是通过系统化的动作,如拆除阻碍物、平整土地、集中建设住民区等方式对不规整的土地进行合理有效整理,最终实现对土地的系统化管理。农村土地整理是农村土地规划的基础,只有对农村现有建设用地、农田用地进行合理的整理,才能够更好地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土地整理包含对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沟渠、土地高低平整的整理等,土地整改的最大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扩大农村可耕种面积,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基本粮食储备奠定基础。其具体的现实背景如下:

(1)农村经济转型迫在眉睫。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到一定的稳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工业产业加快向三四线城市转移,服务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据一线城市,农村逐渐接收这些影响,新型农业以及创新农业和养殖农业的发展也欣欣向荣,因此,必须切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结构的发展,农村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用地,对土地进行整理可以有效地对农业以及农村养殖业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农村后续发展不受影响。

(2)新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党中央已经连续多年将一号文件与农业产业相挂钩,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牵挂着农民,加强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打造,已经成为21世纪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乡人口格局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较大的改变,生产高效、生态稳定的目标得到了进一步实现。

1.2 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性

农村土地的重要性,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

(1)土地整理为新农村建设奠基。土地整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始终关心和改善农村生活状态,为了合理地规划乡村,将乡村打造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就必须对土地实施相应的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土地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一定的规划,诸如居民区和种植区以及养殖区区分开来,沟壑的规划等等。在规划开展的过程中,第一步便是需要对土地进行有效整理,确保规划区域能够符合预期设计要求,为农村新型农业的生产以及农民致富奠定一定的基础。农村土地建设是体现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对土地进行有效整理,才能够实现农村建设,实现对农村的集约化以及现代化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土地整理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农村土地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步伐。

(2)新型农业发展需要土地整理助力。在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新型农业逐渐兴起,全国各地农村逐渐打造特色农业小镇,相继形成了草莓小镇、板栗小镇、经济林小镇等等,小镇农业特色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实际价值。在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基础农田的整理可以有效实现对现有农田潜力的发掘,根据土质的营养情况选择合适的作物,形成农业集中化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消灭制约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在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发展过程中,通过逐步扩大项目投资范围,进一步提高响应的质量技术管理标准,对土地的规划实现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改造沟渠以及水道等,实现对农业经济效应的全面发展集成化,促进农业体系进一步发展。

2 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

2.1 影响可耕种面积

在农村土地整理开展的过程中,针对基本农田的整理,如增加沟渠数量、平整土地、规划绿植树木等防护林建设,将小田变大田等过程均会影响到整体可耕种面积的大小。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有效地对以前由于地块分割产生的难以利用的边角地重新利用起来,针对农村沟渠的错综复杂进行填平整改,并建造主流沟渠,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可耕种的土地面积,通过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农田土地整理或多或少地对可耕种面积产生影响,提高了农田种植利用率。

2.2 影响农村自然环境

农村社会环境的治理始终是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受多年土地耕种影响,农村畜牧业与农业多呈现错综复杂的结合形式,畜牧业的粪便处理不够规范,且难以净化,其导致大多数农村呈现出脏乱差等问题,因此,通过基本的土地整理,可以有效地对养殖区、畜牧区、种植区、生活区等进行规划与划分,对农村公共用地进行区分,进一步提高农村自然环境的美感,建造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新农村。

2.3 影响农村综合生产力

在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可耕种面积的增加,对不同公共作用区域进行有效划分,从而对农业生产综合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基础整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农田水利设施以及灌溉排水系统的整理,可以有效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真正实现创新性农业的发展,打造地区特色农业,形成集约化效应,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区域综合生产力。

3 加强对农村土地整理的相应举措

3.1 实现土地功能分类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为了有效迎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农村土地整理必须合理划分出耕种用地、居住用地、养殖用地、畜牧用地、渔业用地、林业用地等等,通过系统化的分类整理可以有效实现对农村地块功能的区分,从而最大程度化对农村土地进行利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打造新型农村。

3.2 土地流转过程中确定权属关系

在进行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由于既往历史所形成的土地权属关系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必然会实现连接,因此,土地整理前必须经由当地乡村负责人同村民签订相应的土地权属合同,包括对流转资金、流转土地以及流转期限等的内容,不可擅自改变流转土地用途,禁止产生土地荒废等行为。

4 结语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就必须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在对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其必然会对整理区域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整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 的使用价值,改善农村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提高农村土地可耕种面积,实现对农村建设的全面化发展。

猜你喜欢
耕种农村土地整理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谁来耕种”之问真的无解?——集约经营之后,榆阳农民如同“甩手掌柜”
时尚耕种——种植自己服装的人们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耕种者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多方共赢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