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美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身体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是最为主要的发病原因,因此需长期接受住院的患者是该病的高危多发人群,而且压疮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方案、药物及患者的身体因素也是重要的病因素,而压疮并发症的发生则极易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影响疾病的恢复和预后治疗,针对易感高危人群及时做好防范治疗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就集束化护理方案在临床上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详情见下文:
选取长期在我院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验选择的对象均就基本病情、病程进展、年龄、性别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确保上述情况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以防对最终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1)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相关内容并自愿参与;(2)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均符合实验开展的要求;(3)本研究征得医院的同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定期帮助其进行翻身,防止同一部位受到压迫的时间过长,定期帮助患者交替更换体位,及时帮助患者更换贴身衣物和床单,尽量选择材质绵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障患者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自身免疫力;观察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首先完善护理方案执行的流程,健全压疮管理组织结构,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进行全面、深化的知识健康教育,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和培训课程,第一步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防治压疮的重要性;再来对每位肿瘤晚期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能并发压疮的可能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最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首先应进行减压护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皮肤的压力;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案,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能量、高蛋白失误;定期帮助患者清理皮肤和病房环境,减少并发性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交流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面对的决心和信心,改善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遵医度。
对比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以压疮发生率为观察指标,通过调查患者对于压疮知识的了解程度、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及执行力度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实验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后压疮发生率的比较对照组中共有9例患者护理后仍并发压疮,发生率为18.0%,观察组的发生率则为6.0%(3/50);两组就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意义。
临床上大量的研究实验证实,压疮的形成与抵抗力能力、病情变化、身体素质等具有明显的正性相关关系,身体素质越差、自身抵抗能力越差的患者,并发压疮的几率越高,而肿瘤晚期患者由于病情逐渐加重、抗癌治疗的副作用,其机体免疫能力逐渐降低,体内蛋白含量逐渐减少,肿瘤晚期患者极易并发压疮。
集束化护理措施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不断完善的科学措施,其涵盖的护理内容全面多样,能够针对具体的致病原因进行有效的防护,从根源上降低肿瘤晚期患者罹患压疮的可能性,而且集束化护理方案在不断完善内容的同时,也改进了执行流程和程序,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够有效减少临床护理工作失误的发生,而且集束化护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着重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等普及并发症防治知识,可显著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治疗依从性。总而言之,集束化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