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遵循

2019-02-11 08:58晏振宇孙熙国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传统

晏振宇 孙熙国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身份标识,也是中国人民的灵魂血脉和精神家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务提上日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得尤为迫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论阐,提出了具有纲领性和战略性的文化发展新思想。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可规约为“秉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践导向、具备国际视野和批判继承传统”等五个维度,构建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原则和基本遵循,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又为坚定“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指明了实践妙阶。

一、秉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核心要求就是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指针,事关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此中所言的“科学对待”就是要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作为人类思想文化中一个璀璨明珠,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自身和全人类以获取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超越时空的理论诉求和价值指归。“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和扎实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我们正确理解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如若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南,抛开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一味地主张“全面儒化中国”“完全回到传统”“以儒治国”等文化复古主义,中国传统文传承发展也就失去了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理论根基和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步骤,也需要始终不移地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和思想指引。

(一)要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建设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5页。。这就要求我们要研读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其内化于心,变为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应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只有在思想认识上深刻掌握并在改革实践中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定盘星和指南针;同时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切实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更有益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要系统、具体、历史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发展

习近平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注]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第1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能否顺利开展,就在于我们能否系统、具体而又历史地对待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传承和发展,要能够系统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注]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还要能够具体地阐明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特质、思想理念和时代价值。习近平也历史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在看到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和学说主张的阶级基础同时,还要更多地看到传统文化中蕴藏和积淀的民族智慧成果和优秀精神内核;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地把传统文化丢进文化垃圾堆和历史故纸堆之中。因此,我们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真实客观地审视、分析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和内在价值性、时代传承性和现实重要性,才能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才不至于把社会主义建设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简单对立或者相互否定。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

(三)要联系、发展、全面地看待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融通

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深受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质的影响。“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注]习近平:《习近平在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第1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但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沃土之中,而且无时无刻不吸收着其中的有益养料而推陈出新。正如习近平所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整体性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是促进其他系统相互耦合、协同运行的关键。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革命总体性”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离开了这个环节,我们“革命总体性”就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终极指向乃是构建起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符合表达习惯、富有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只有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才能形成符合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理论成果,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诉求,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最终激发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根本要求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施展出人民群众在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中的主体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确立的。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191页。同样,人民群众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也要始终坚定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不渝地“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曾说:“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人民群众不仅生产出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财富,也创造了自身思想得以提升的文化精神财富。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没有人民群众的共创和共享,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就无法付诸实践,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就会失去群众根基。因此,人民群众在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创造中扮演着主体力量和决定力量的重要角色,描绘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宏远图景。

(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依靠人民群众,由人民群众参与创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担当和共同责任。习近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这就需要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智慧去认识、吸收、传播传统文化,构建起符合时代发展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并能将其“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页。。之所以依靠全民之力,乃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熔铸于我们的内心,悄然地塑建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思维习惯,宰制着我们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惯式,“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外在于人民群众的客观对象和文字文本,而是已经融注入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并浸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熏染中华民族集体意识、国民心态、社会心理的重要文化因素。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创造息息相关,就是要将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优秀文化因子激发出来、彰显出来。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优秀特质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就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注]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1版。。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始终要为了人民群众,将转化和创新的文化成果惠及群众、化育群众

这是由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和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42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部署中郑重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和各个环节都要始终坚持这个导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可以通过家风言传身教、学校学术研究、社会媒体宣传以及民间文学创作等多种渠道和多方协同,用创造性转化成果普惠群众,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益思想化育群众,涵养中国人的道德心性,不断厚植传统文化赋予中国人独有的神气和心气,切实提升做中国人的文化底气和民族骨气。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为更好地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最佳的历史际遇,也为更好地化育人民群众带来了优质的精神资源。习近平提出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394页。,“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页。。

(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之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人民应当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共同享有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时代机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群众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造主体,也最终受益于自身构建起的文化硕果。只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共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创造的最新文化成果,才能够进一步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高昂的文化创造积极性,开掘深蕴在人民群众中取之不尽的文化创造力,也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理论成果,不断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才能为国家富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提供文化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必须始终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坚定群众立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主体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三、坚持实践导向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内在要求是要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做到传承发展要符合时代主题、结合时代要求、满足实践需要、解决实践问题。“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既要立足于当代实践提出的任务和问题,又要付诸和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过程。

(一)实践是文化创生的源泉

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文化创生的根本源泉,也是通往文化民族主体性之“在场”的唯一路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力量是解决社会问题和时代任务的根本性力量。依此而言,“实践”就成为开显传统文化主体性之存在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激发力量。通过时代实践的去蔽,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因子和优秀精神才能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得以彰显和绽放。“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困难——这是个极严重的困难——在于如何在稳定与求变之间取得平衡。”[注][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就是固有文化传统在时代实践的“破坏”与“立新”中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样态。解决这一“极严重的困难”,就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借助时代的实践力量在文化传统稳定与求变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一个时代的实践就是这个时代思想文化生发的内生动力和有效介质。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展开逻辑看,它的精神积淀、缵衍承续和转化创新无不是在当时所处时代的实践变革中完成的。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的贤达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从文化思想层面尝试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主动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推动社会转型进步。从“汤武革命”到近代系列革命运动,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从“生于忧患”到救亡图存思潮,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到维新变法图强,从“民惟邦本、民为贵”到近代“三民主义”,从“太和、小康、大同”到共产主义理想,一次次伟大的社会运动和革命实践,无不绽放出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历史境域中的精彩华章。可以说,一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不仅是一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会通融合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进行传承发展和创造转化的历史。这一过程也将在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场域中有更广更深的展现。

(二)实现中国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基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在于寻找转化创新的支点,这一支点就是当下的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和时代主题,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实践所昭示的时代主题会导引我们如何挖掘、拣择与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前,我们应当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缵绪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和优质基因,摒弃其中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形式,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要求、新主题、新意蕴和新理念,“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页。。这也从实践维度上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针对当前的社会生活实践、国家发展主题提出的问题和任务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要使传统文化有益思想和进取精神重新焕发光彩,让向上向善的文化旨归充分激发出来,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宏伟夙愿。习近平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质素和有益养分,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文化理念,突出其道德价值的教化作用,以便深入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影响国风社风、党风政风和家风民风,不断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带给现代社会的正效应和正能量,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繁荣兴盛。在实现中国梦和重建文化自信的实践征途中,我们既需要借助于文化传统,又要不断超越文化传统,这样才能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文化担当。鉴于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能仅仅驻足于形而上的层面的抽象探讨,更重要的是切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在其中不断总结出会通融合的经验和创新创造的规律,构筑起长期有效的实践转化和实践创新机制。唯其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因子和优秀精神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也才会在融进我们实现“中国梦”实践征程中创生出新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硕果;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展开和实际效果方能达成。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道路和中国梦的主题实践又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缵衍的新基点和新源泉。

四、具备国际视野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要求就是将此项宏大叙事措置于全球化视野之下加以审视和省察,实现国内视野向国际视野的延展和转换。习近平强调,“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5页。,辩证地对待世界各国文化,以广阔的视野吸纳和借鉴不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历史展开的逻辑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博大精深、绵延至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善于博采和汲取各种外来文化的有益质素和优秀思想。这也就说明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依然要具备全球化眼光和国际化视野,要积极利用全球化有利条件,汲取他者文化,发展本国文化。

(一)全球化进程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语境

全球化是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本为驱动、以跨国组织为媒介、以国家利益为目标、以思想文化交融和意识形态渗透为旨归的世界一体化的动态性历史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拥有独立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质的民族,都要为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采取积极应对,而非故步自封、闭门造车。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提出了“世界历史”的思想,“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深刻地改变了一个民族原有的存在方式和文化发展进程,使得一切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演进和文化发展统统被措置到一个开放性的整体系统之中,从而消解了各民族在封闭状态下的线性发展模式。那么,一个民族应当将自身生存发展纳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大视域之中去审视,积极从中获取新的发展动力,“正是这种新的发展力使较为落后的民族不必一切从头开始,而以跳跃式发展进入到世界历史的先进行列”[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如今,在多维的全球化过程中,文明冲突、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表征、关键过程和必然趋势。各种文明应当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取新的发展动力,在平等交流互鉴基础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因此,习近平主张:“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主动应对全球化的时代境遇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国家和民族发展历史进程发生了由单一线性进化模式向多元交互演进模式的嬗变,不同民族发展时序的非同步性可以转换成在空间意义上的互补性。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叠加影响下,我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跨越自身视界的囿限,重新塑造起全球化视野和多元化思维的认知图式,实现解释学意义上的“视域融合”,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注]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1版。。正是全球化历史进程为异质性文化提供了交流、交锋、交融的时间,也提供了对比、对话、对接的空间,不同的民族文化才能以各异的传统、独有的特质、不一的姿态呈现在世界各地。在此时空的交互作用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获得了历史性契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民族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大发展和大繁荣。否则,在自给自足、自高自大、自说自话的闭锁狭隘环境里,文化传统的缵明由于缺乏外部因素和外来文化的对比和刺激,易于形成内在惰性和发展迟滞,也就很难适应和符合时代变迁和实践需要,这对于文化系统自身的更新创生是毫无裨益的。这就需要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主动扩大和深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互动互鉴、互促互进,“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三)积极借鉴吸收国外文化的优秀思想和有益质料

习近平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我们置身于急遽全球化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秩序更错综、竞争更激烈、风险更巨大、机遇更隐晦的国际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可能也无法在封闭的文化场域内进行,只能在全方位全球化的世界境域中展开,只能在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中酝酿。毛泽东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谈及对待外国文化问题时着力强调,要避免“排外主义”和“盲目搬用”的两种不当倾向,而应以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和中国人民的实践诉求为基底,有针对性地、批判性地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质素。在他者文化镜像的映照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和主动融合外来文化的活性因子和有益质素,合理萃取西方文化的现代性及后现代性的思想成果,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样态和新生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在全球化视野下在与多元文化的视界交融中传承发展,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中有益质料,以自信的姿态和积极的状态开展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激发中国文化自觉,坚定中国文化自主,强化中国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文化自强。

五、批判继承传统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基本要求就是始终坚持批判地继承传统,就是要在坚守文化民族主体性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审视、考量、汲取、转化和创新。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页。。这里提出的“鉴别对待”与“扬弃继承”,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性和批判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其目的乃在于“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礼敬珍视和传承发展相结合。

(一)敬重性珍视传统文化,反对原教旨主义

批判地继承传统首先要敬重性珍视传统文化,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习近平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页。。“不忘本来”就是要重视和珍视传统文化中内蕴深邃的人文内核和精神特质,这是一个民族区界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之所在,是我们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保持优势的深厚底蕴和坚厚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悠久厚重、内蕴丰富,寄寓着中华民族最美好的价值诉求,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邃的心灵冀求,透显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道德涵养。习近平也指出,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诸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尊时守位、知常达变的东方智慧,孝悌忠信、与人为善的道德要求,至今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正因为与传统文化有着如此无法割舍也不能割断的精神脐带,我们更需要敬重性珍视传统文化。这才能让我们在文化历史长河中更真切地看清“我们是从何处来”,更深刻地思考“我们将往何处去”。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要能够系统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渊源、思想脉络和基本走向,透显出深蕴其中的独特思想理念、人生精神境界和鲜明民族特质。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内核支撑,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重视。珍视和重视传统文化,同时也要警惕传统文化原教旨主义倾向,立场鲜明地反对全盘复古。复古读经与泥古不化既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历史趋势,也不符合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文化诉求。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在本原意义上被复制和重现于当今社会,而是要立足于更高的历史阶段和文化基点去传承和发展其优秀因子和正向能量。

(二)坚守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批判地继承传统也要在批判中坚守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骨气和内在底气。一个伟大民族的延续、发展和振兴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存在的文化根脉和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接续的本源基因和精神家园。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文化虚无主义实质就是彻底否定文化传统,要与传统文化完全决裂。摒弃文化传统就是切断民族的精神命脉,遗忘文化之根就会迷失民族的未来航向。法国学者勒庞(Le Bon)指出,“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注][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这里所言的“民族气质”就是民族主体性的自我确证和文化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中慢慢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质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已在社会有机体中隐匿着强大的生命活力,在民族集体意识和心理结构中潜藏着巨大的内生动力。这就表现为“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注]习近平:《习近平在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第1版。。它时刻从人们深层心理结构和内隐认知结构中规约、范导、宰制着人们的意识、动机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绝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丧失中华民族的独特品性,而应该充分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优质基因去建构、涵养和丰富“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蕴。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发展积淀,创造出丰硕的优秀文化典籍,凝结出丰富的优秀文化精神,为我们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优质养料。习近平强调,“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3页。。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始终不渝地坚守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决不能在转化中抹杀了民族文化特质,消弭了民族主体性。

(三)科学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联

批判地继承传统就是要联系、发展、全面地看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融通。习近平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注]习近平:《习近平在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第1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间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铸造出更深厚、更持久文化自信的实践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渥厚土壤之中,无时无刻不汲取着传统文化的有益养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之所以能够深深地传播并扎根于中国大地,这同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有学理通约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在美国学者伯纳尔(Martin Bernal)看来:“传统的大同思想,与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主义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注][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蓬勃发展,这与始终与坚持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正如习近平所言:“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注]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整体性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是促进其他系统相互耦合、协同运行的关键。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革命总体性”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离开了这个环节,我们“革命总体性”都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中华文明重焕光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前提,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激发全国人民最深厚文化自信的枢要之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就是要深入开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激发优秀基因的现代活力,以构建起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符合表达习惯、富有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终极指向乃是重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宏大叙事需要措置于国际视野的大视域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群众立场,积极发挥和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活力,以当前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主题为导向,批判地继承文化传统,努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文化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最终激发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传统
我们的民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