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春, 张伟豪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研究生“剩女”问题近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们面临着高学历与低婚率并存、高文化资本与低社会资本相对、高期望与低期望交织、传统与现代观念碰撞的婚恋困境。剩男剩女现象如今已不再只属于人口数量上的性别比范畴,而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1]。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编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下文简称《绿皮书》)最后一个章节讨论了“研究生剩女”话题,分析了现阶段研究生女性的婚恋状况。报告显示,在2010年,女研究生的结婚率下降到50%以下,在25~34岁这个适婚阶段下降尤其明显[2]。抛开中国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不断推后这一事实,在女研究生结婚率下降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发现,在婚恋市场中,学历似乎并不能成为她们的优势,女研究生正在逐渐成为婚恋的“隐形贫困人口”。“隐形贫困人口”本意是指每天看起来很富,其实非常贫穷的人群,本文的研究对象女研究生群体身上也展示出了类似的特征,即看起来非常容易脱单,但其实很容易陷入婚恋的困境。
目前关于研究生“剩女”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生女性的婚恋观和婚恋心理。女研究生婚恋观表现出了理性的特征,张婕琼(2014)认为女研究生作为高知女性群体,从小接受知识教育与理性思维训练,形成了一种理性的惯性思维,阻碍了个人自由的选择[3]。贾文雅(2012)也认为单身女研究生的恋爱态度可归纳为两点: 乐观和谨慎,相信将来会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会保持谨慎[4]。在理性之外,她们的婚恋观也表现出了自主化和自由性,徐姗等(2012)研究发现目前部分女研究生表现出恋爱目的多元化和恋爱主动随意化的特征[5]。她们婚恋观的发展也受着传统力量的影响,谭晓爽(2018)认为女研究生在努力追求经济上的独立、人格上的平等、家庭与事业上的均衡的同时,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研究生的婚恋价值取向。二是女研究生婚恋现状的解决路径及应对策略。吴飞燕(2016)从女研究生自身出发,认为女研究生应该正视传统文化,同时对婚姻有个人的价值判断,尽量避免盲目跟风和金钱至上等婚恋观念[6]。房耀华(2010)从学校教育出发,认为高校在婚恋问题的处理上应该根据研究生年龄的特殊性开办讲座,并且积极举办相关文体活动扩大研究生的交友圈[7]。目前已有的关于研究生“剩女”的研究中,虽然会有涉及到女研究生所处社会生活背景和婚恋现状的叙述,但是大多是作为一种背景陈述和情况说明出现在文章中,针对性地对于婚恋现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进行分析和叙述的文章并不多见,尤其是对于矛盾和冲突交织的婚恋现实,已有研究并未能很好地从中揭示出研究生女性的婚恋困境所在。
《绿皮书》显示我国女研究生的结婚率逐渐走低,尤其在25~34岁阶段下降明显,抛开中国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不断推后这一事实,在女研究生结婚率下降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研究生“剩女”,文中泛指25岁以上受过良好高等教育、收入和智商较高、超过法定结婚年龄的未婚单身女青年。“剩女”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歧视意味和刻板印象,因为她们学历比较高,就被人误以为是学历高眼光也高,加之长期以来大众传媒、影视剧等传媒对剩女群体的污名化,导致剩女群体总是处于尴尬的境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理应拥有更高的择偶自由度和越广的择偶空间。但是相反,在现实中女研究生在婚姻市场中处于尴尬的境地,甚至陷入了某种择偶困境。高学历在婚恋市场上似乎并不是一种优势,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隐形的阻碍,导致许多女性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却难以收获爱情。
“婚姻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人生任务”,这是社会对于婚姻的制度化建构,是这个社会默认的秩序规则,但是随着地域流动以及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的瓦解,这个观念开始被解构。现代人是比较孤独的,爱情观婚恋观也在变化。传统的婚姻关系比较看重承诺,但在更多年轻人当中,个人因素开始上升,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社会行动者,开始偏向注意自我感受和个人成就感。国内外一些婚恋前卫文化的流行也直接影响了女性对婚姻的看法[8],使得她们不再把结婚生子当作人生必要完成的任务。女研究生的婚恋观是一个群体价值观的侧面,也是时代文化变迁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但是现实中来看,女研究生又不得不受传统婚恋性别定位与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传统社会中个人并非自由选择婚姻的主体,“女大未嫁”无关个人自由,而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问题[9]。传统观念仍然对年轻人的婚姻选择存在影响,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目前部分男性的思想还留有封建色彩,他们认为女性包括现代知识女性,都应该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兼顾事业的同时也要照顾好家庭,当下知识女性虽然个体意识觉醒,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也要面对世俗的婚恋观念和看法。
传统上,青年男女在择偶方式上存在一种“男高女低”的婚姻梯度,这也是中国传统婚恋选择的基本原则[10],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研究生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女性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具有较为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不断趋于平等的两性关系,使得女性在择偶方面变得更加“苛刻”[11],因此对于婚恋对象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对于婚姻中另一半的期待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希望婚姻中彼此能相爱相惜,希望对方能够帮助自我成长,也期待双方的结合能改善经济与物质生活。对方既要在学历、职业和收入等社会经济地位上与自己匹配甚至超越自己,又要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有共同语言,注重彼此双方灵魂的交流和精神的契合。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家庭内部也容易产生矛盾而导致婚恋问题增多,充斥于网络和报刊媒体的“劈腿”“出轨”等现象及现实生活中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给研究生女性的婚恋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她们一方面渴望获得甜蜜的爱情,另一方面,又觉得美好婚恋理想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现实家庭的不稳定和爱情的日趋脆弱,让一部分婚姻之外的女性对当前的社会婚恋道德环境和婚姻家庭生活感到畏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知“剩女”现象的蔓延[12]。上述现象导致了女研究生们产生既恨嫁又恐婚的矛盾心理状态。
婚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资本交换行为,用交换理论来看,婚姻就是双方将各自的资源进行整合互换,从而形成紧密的利益命运共同体以实现最高价值和回报的过程。关于社会资本,社会学家布迪厄曾经对其作过明确的类型划分,布迪厄将社会资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诸如金钱、财富、产权等经济资本;第二类是诸如学历、作品等文化资本;第三类是诸如名声、社会声誉等社会资本。用社会资本理论来看,研究生女性因为有较高的学历和受教育水平而享有绝对的文化资本,但由于长时间在校学习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社会交际圈较小,人际关系较为简单等因素,使得她们在经济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上表现较为薄弱,这就造成了研究生女性陷入高文化资本和低社会经济资本相对的局面。但是在婚姻市场中,男性大多看重女性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女性的文化资本并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和重视,因为相较于文化资本,经济和社会资本相对来说在婚姻中更有价值,能带来更大的收益,于是在社会资本不平衡的情况下,研究生女性变成了婚恋市场中的“隐形贫困人口”。
女研究生现阶段面临多种婚恋困境,成为婚恋中的“隐形贫困人口”不仅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社会变迁等社会事实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结果。随着时代发展,个体觉醒,每个人都渴望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研究生女性更是如此,对于婚恋,她们会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多元的选择。
目前很多女研究生处于多种矛盾和冲突交织的婚恋现状和困境,无法按照一般的社会期望缔结婚姻,从主观方面来看,这一状况与女研究生的自我选择、自我期待和自身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1.个人生存压力大
研究生女性大多处于25~30年龄段,除学业压力外,还要面对来自生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高等教育培养了她们对社会的认知,使她们冲开传统的婚姻关系和家庭模式的束缚[13]。她们之所以无法进入亲密关系,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对很多新时代独立女性来说,会选择与丈夫一起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但是不断升高的房价和物价、双方父母的赡养问题以及高额的子女教育成本等,都是她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压力之下她们选择先专注事业而不是感情,“先脱贫,再脱单”变成了她们的宣言。在事业打拼的过程中,由于婚恋和生育不受职场欢迎,以及处于事业上升期时间和精力也都被工作占用,导致女研究生在适婚年龄阶段处于“婚姻空白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对异性的吸引力会逐渐下降,一部分人因此而无奈地遭遇婚恋困境。
2.个体社会化程度低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可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在恋爱中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避免产生孤独感,是女研究生这一年龄段的个体所面临的首要发展任务。而这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研究生女性由于长时间接受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受教育的时间较长,人际关系简单,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缺乏了解;与异性交往能力较差,不懂得如何心疼和体谅对方,不懂得换位思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化程度低。要实现这些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提高个体的社会化程度,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包括婚姻角色在内的多种社会角色的过渡,适应社会的婚姻制度,文化观念并且与个人之前的生命历程相融合,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为日后发展良好的两性关系奠定基础。
3.社会期待与自我实现的冲突
在社会现实中,每个人承担着不止一种社会角色,容易发生角色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女性的束缚降低,女性社会角色发生了转变,她们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社会大变迁背景下,女性不再被动地局限于社会对其规定的性别角色并试图打破这样的局面,朝着“多元性别身份”方向发展[14]。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下女性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极大的肯定, 她们在生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但社会对女性仍然不够宽容, 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很多女性还是会受到婚姻框架下社会、亲戚、朋友对于自身的刻板社会期待。到底是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和选择, 还是与社会期待保持一致,她们面临着社会期待与自我实现的冲突,但是自我实现这一观念已经在逐渐冲破旧的社会性别角色界限,成为部分女研究生的选择。
4.消极等待的态度
当下部分女研究生有爱的意愿,但是没有学会爱和被爱。她们对于爱情持有消极等待的态度,不愿意为寻找感情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没有真正把找谈婚论嫁当做生活中的重要目标来对待。她们没有主动地去追寻爱情,认为爱情是伴随着缘分而到来。她们极少参加社交活动,不主动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子,不愿意学习爱的技能,导致错失了很多婚恋的机会。有了爱的意愿的同时还需要很积极地去付出行动,愿意尝试多种选择,当自己的社交圈子扩大以后,才会有选择爱的自由,也才可以提升自己对于爱的判断力和做决定的能力。
除了女研究生的自我选择、自我期待和自身特性等主观因素外,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社会变迁等社会事实因素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研究生的婚恋状况,使得她们成为婚恋中的“隐形贫困人口”。
1.高校教育结构的变化
我国独特的高等教育结构,即高校扩招、男女比例失衡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学历的女研究生的婚恋状况。在出生性别比因男性偏多而失衡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学生性别比却因女性偏多而反向失衡[15]。性别比的反向失衡造成了优质女生远多于优质男生情况。当女生能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知识和能力的女性数量越来越多之后,就无法让所有人都能按传统的“男大女小”模式求得配偶,现实之下,大部分男性已开始改变策略,调整自己的婚恋观,因为虽然同龄上学、同龄毕业、同龄就业,但男青年显然比女青年有更宽松的婚恋年龄自由度[16],男生选择接受“男小女大”的恋爱模式,但是很多女研究生选择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宁缺毋滥,导致更难找到满意的配偶。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也势必影响结婚年龄,女性对异性的吸引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时刻接受着来自年轻女性的挑战,她们同时面临着年龄增大和择偶范围缩小的双重困境,最后无奈变成了“剩女”。
2.社会信任度下降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无论对于婚姻还是家庭都是一道门槛。生活在当今中国的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信任危机,人们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却感觉到社会越来越冷漠。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17]显示,一般信任度在不同教育水平者中存在显著差异,高学历者更倾向于不信任社会上大多数人。这解释了为何女研究生在婚恋中,很难与同龄青年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很难真诚地信任别人和很难建立起稳定的亲密关系。婚姻信任感逐渐降低,使得许多人对婚姻丧失信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道信任的防线可能越来越重,越来越难以突破,并会逐渐内化为惯性思维,直接影响她们与他人亲密关系的建立。
3.社会流动的影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分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口大量急剧流动,比如在外求学,异地工作等。当下社会基于陌生人和职业群体的社会信任度水平很低,熟人社会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人的支持程度也大大降低,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在社会流动中获得地位的稳定提升。反映到女研究生群体上就是,她们要么专心于学业,待毕业两三年后才开始关注自己的婚恋问题;要么将自己的社会流动结果纳入择偶标准,为另一半加上了地域或阶层的限制。她们的婚恋观是整个社会环境与文化变迁的结果,更是根据个人背景和自我评价与认同,不断进行的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构。
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体觉醒,每个人都渴望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研究生女性更是如此,对于婚恋,她们会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多元的选择。
1.选择闪婚
当下闪婚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闪婚的大军。一方面,在婚姻焦虑和现代工作生活重压之下,部分女研究生可能会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另一方面,随着生活的变化、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大多结婚生子,她们越来越觉得一个人太孤单,想终结单身的状态。因此这部分女性研究生会在焦虑中选择双方感情基础还比较薄弱但物质条件相较匹配的人迅速进入婚姻,结婚生子。
2.进行试婚
试婚即未正式结婚前试行同居的婚姻形式。“试婚”成为单身青年追求理想婚姻的一股“潜流”[18]。部分恐惧婚姻,但又向往婚姻的女研究生会选择与伴侣在正式成为夫妻前进行试婚,以打消心里对于婚姻的恐惧。还有部分情侣由于异地工作学习等,缺少共同生活的经历,也会选择试婚这一方式来检验两人是否真的适合一起生活,然后才决定是否要领证。总之试婚这一形式刚好符合了当下未婚青年的焦虑、不安、多变的心态。
3.维持单身
部分女研究生暂时或者将来没有恋爱意向和结婚意向,维持单身的状态。21世纪初至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逐渐显现。这部分女生坚持单身的原因是,良好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氛围给了她们高度的自由度,良好的教育使她们拥有比自己的父辈更卓绝的见识和更早成熟的心智。有些女生不喜欢将就的婚姻,因为她们的经济条件已经能满足生活的物质需要,幸福的爱情和生活才是她们的需求;有些女生不愿意为男女和家庭琐事所拖累,因为生活成本的上升也使得养育后代变得困难,两个人在一起结婚生子更可能会降低原来的生活品质,因此部分女研究生会选择维持单身生活。
4.找寻开放式关系
即在双方都知情并且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和多个人建立亲密关系。现在社会对性的包容性越来越大,开放式关系在某种程度是亲密关系的形式之一。部分女研究生对于一夫一妻制的感情感到失望,部分女研究生有过被出轨而使得关系走向毁灭的经历,对于婚姻中的欺骗和隐瞒有了阴影,于是选择在坦诚和自由两种特性兼具的开放式关系中寻求情感的慰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生“剩女”虽然拥有着高学历,但是仍然面临着高学历与低婚率并存、高文化资本与低社会资本相对、高期望与低期望交织、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的困境。女研究生成为婚恋中的“隐形贫困人口”不仅是个体自身因素和主动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社会变迁等社会事实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结果。随着时代发展,研究生女性的婚恋方式也会出现试婚、闪婚、独身以及开放式婚姻等多元化趋势。既然在同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研究生女性的婚恋表现和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大多研究生女性婚恋问题的本原是内生性问题,研究生单身女性需要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明确自己对于婚姻生活的态度,提高自身的社会化水平,处理好多种社会角色的冲突,主动出击,突破困境,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