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永梅
(文华学院,武汉 430074)
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总体来说分成三个门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写意花鸟画只是花鸟画其中的一个分支,它属于花鸟画的范畴。相对来说,写意花鸟画的历史起源较早,它的出现与发展都顺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需要,它所蕴含的精神意蕴也是劳动人民所期盼的。写意花鸟画基本分成三种:基本、寓兴、写意。最早的写意花鸟画追根溯源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绘画就是典型代表,在新石器时期这些图案多半起到美化的作用。到了唐宋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流密切,劳动人民的精神需求空前增长,此时的花鸟画艺术家数量大增,写意花鸟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中国历代的王朝更替中写意花鸟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就在封建王朝即将结束的明清时期写意花鸟画还得到了时代大发展,齐白石就是这一时期著名的花鸟写意画大师。时至今日,写意花鸟画仍在不断向前发展,而且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多样化,蕴含的感情也越来越饱满。
写意花鸟画重在“写意”,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归根到底它的存在就是要以物化的形态打动人。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花鸟写意画,它的含义总是围绕着一种意蕴展开的。画家的心境不同画作所蕴含的意蕴也就不同,但每幅画作都是作者精神艺术的物质载体。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意蕴与中国的哲学思维紧密相关,道家讲究“天人合一”,而写意花鸟画也讲究“生”“神”,一定程度上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写意花鸟画重在精神思想的传达,就像在感情上内敛的中国人更愿意在精神上表达“我爱你”,而西方则是注重嘴巴所说出口的,绘画上也是如此,西方注重形似,而中国的绘画更加注重神似,所谓神似,即感情上的神韵。相较于西方的绘画来说,东方的画作更具有一种神韵美。写意花鸟画重点在于通过画作传达情感,所以它的韵味也是要用心去感受的。
写意花鸟画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分支在情感的表达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反映的可以是作者作画时的心情也可以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例如明清时期很多绘画作品就是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发声,也有许多画家因为侧面披露黑暗的政治而遭到了像“文字狱”那种形式的迫害。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写意花鸟画的精神传承价值,这份艺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写意花鸟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特征,正如上文提及,在新石器时代刻画在陶器上的图画主要是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在统治者的黑暗统治时期,底层劳动者可以通过写意花鸟画表达对社会阶级压迫的不满,它代表的是劳动者的精神需求,但有时候或许也是因为这种情绪表达的太过明显统治者就会迫害那些作画讽刺当今统治阶级的画家;在新时代的今天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足,写意画则主要是情感传达的工具,它蕴含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意花鸟画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纪实的映射,写意花鸟画所蕴含意义的不同也即代表了各个时代的发展特色。所以说,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可以大概知晓该时期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生活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考古学家能从历代王朝遗留的文物中推断出很多结论的原因之一。
绘画艺术非常繁琐复杂,写意花鸟画更是如此,它的笔墨技法有很多种,执笔方法、运笔方法、用笔技法都各有各的特色,每种笔法的讲究也是很多。执笔方法要注重手指与笔杆的适应程度;运笔时要注意手腕力度与绘画力度的和谐程度;用笔技法则更是多种多样,旋转、勾、顿等等,最重要的就是把情感灌注于笔尖,一气呵成达到行云流水般的效果,尤其是要注重笔锋的力度,白云流水要柔和,山峰石头则要笔锋凌厉,笔墨渲染也要伸张有度,其实在我看来,不用刻意雕琢,反而是随意晕开的墨画更有魅力。人们在写文章时有很多写作方法,如环境烘托,背景深化等,绘画当然也是如此,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方法有勾染法、衬托法、立粉法等。勾染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画笔的勾勒晕染描绘画作;衬托法则是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突出主题,淡化衬托物,深化“主角”;立粉法则是用一些矿物提炼的颜料并且不使其湿润,通过画作合理布局使其突出,主要的用途就是高光。而且写意花鸟画对墨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用墨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种墨或者是哪种用墨技法,都要秉承“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绘画原则。时间的流逝与变迁使写意花鸟画的艺术地位逐渐巩固,但无论写意花鸟画发展到哪个时期它的绘画技法都是艺术界的瑰宝。
每种画作在作画时都是有要求的,写意花鸟画与人类情感的深入结合在创作时更是如此。画作最后所展示给人们的是各种线条的相互交融,线条的汇聚考验的不仅仅是用笔的质量,更考验画家的作画功底;每幅画作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蕴,所以在选材取景上也要慎重考虑,要选择最适合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例如表达欢快的主题就可以选择花朵阳光,表达沉闷忧郁的感情就可以选择远山阴雨,这都是要根据作画者内心的实际感受来考量的,最后就是写意花鸟画注重情景融合,寓情于景,创作者必须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写意花鸟画作品。
中国的写意花鸟画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体系和精神内涵,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浸润其中使它有了独特的韵味。写意花鸟画重在意字,中国画具有东方的神韵美,讲究形不似而神似,寓形于情。由此可见,写意花鸟画的中国特色就是注重“神”“意”,情感在作画时居于主导地位,情感决定了画作的基本创作方向。又因为写意花鸟画蕴含了作者创作时的精神感情,所以它表达的精神世界是很丰满的,它传承的艺术精神也是中华文化的独特血脉。写意花鸟画经历了古代和现代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古代,宫廷对写意花鸟画要求非常高,官家要求的必然是最好的,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很注重画院的建设,对本朝画技的发展投入了很多精力,归根结底主要发展的有三点:一是对作画原料的不断补充。在本朝代之前肯定已经存在作画的油墨等,但是在本时期可以研制更好的染料以及画笔,从一开始新石器时期只是单纯的用坚硬的物体刻画到后来有了兔毛笔、狼毫笔等这些都是作画用品的进步。二是画家的感情,纵观以往历史不难发现,每个朝代的画匠在表达自身感情与写意花鸟画的融合上都是有很大进步的,他们总结以往的经验,绘画技艺也越来越高超,梅兰竹菊并称为中国的花中四君子,中国的写意花鸟画中它们的出镜率也很高,梅花的高洁,兰花的优雅,竹子的气节,菊花的隐逸,在写意画中高洁、优雅、气节、隐逸已经成了它们的代名词。三是写意花鸟画与本时代的契合程度,即使它与本时期的契合度不高,统治者也会想方设法促进他们的融合,因为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是每位统治者必须要做的,这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火种。可见,写意花鸟画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在中国艺术历史上无可替代,它蕴含的精神风貌值得代代传承,它的独特文化也是促进中华民族品格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综上所述,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史以及它的精神韵味,具有非常独特的发展内涵,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技艺,更是一种心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才是促进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写意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门类需要我们用心传承,它代表了不同时代的不同追求,它通过映射画家的主观感情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期望中国写意花鸟画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秉承自身特色,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步入写意花鸟画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