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激光医疗美容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激光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激光亚专委会
参与共识起草专家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卢忠(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冯爱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朱慧兰(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李雪莉(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杨蓉娅(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杨慧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周国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夏志宽(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夏建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高琳(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蒋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简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bFGF)系由155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1],与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同源性高达98.7%[2]。bFGF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其通过与细胞表面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RAS/ MAP 激酶通路、PI3 激酶/AKT 通路、PLCγ 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起到调控细胞存活、增殖、分化、迁移等多种功能[3],对中胚层和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和细胞具有修复和再生作用[4]。bFGF 在机体组织中通过重新激活发育信号通路,介导代谢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等[4]。bFGF 可促进表皮恢复,改善棘细胞间水肿,减少炎性细胞的产生,增加角蛋白的表达,尤其可促进表皮分化的标志蛋白K10 的分泌,使表皮基底层更加紧致,提高表皮稳态[5];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移均具有明显作用,可快速恢复皮肤屏障功能[6,7];可调控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调控胶原的分泌并诱导其有序排列,在组织重建过程中缩短修复时间,促进组织愈合,减少瘢痕形成[5,8-10]。
目前激光光电技术在体表的应用主要包括治疗色素或血管增生性皮肤病、先天畸形以及改善面部年轻化等方面。根据光电作用强度分为剥脱(气化)性治疗与非剥脱(非气化)性治疗;根据对皮肤与黏膜组织所造成的创伤分为有创与微创治疗。剥脱性光电治疗属有创治疗,包括激光祛痣、肿瘤烧灼或切除、剥脱性点阵激光瘢痕治疗术等,此类激光光电术后均建议外用bFGF[11]。非剥脱性光电治疗属于微创治疗,包括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如太田痣、褐青色痣、脂溢性角化等)、血管增生性皮肤病(如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草莓状血管瘤等)和其他以血红蛋白为靶色基的皮肤病(如痤疮及痤疮印迹、瘢痕、银屑病、异色症、玫瑰痤疮等)的治疗,术后建议适当使用bFGF[12]。
激素依赖性皮炎、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湿疹、敏感性皮肤患者均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13-17]。指南和共识均强调此类患者修复皮肤屏障功能,降低皮肤敏感的重要性。
激素依赖皮炎是指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一旦停药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继续使用才能缓解[13]。免疫组化显示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表皮K10、K14、丝聚合蛋白、兜甲蛋白的表达均减少[18]。bFGF 可促进表皮分化的标志蛋白K10 分泌增多,促进表皮恢复,提高表皮稳态,使表皮基底层更加紧致[5]。有研究发现bFGF 可改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率及表皮皮脂含量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和重建[19-20]。
玫瑰痤疮是一种累及面部血管和皮脂腺的伴有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研究发现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经皮水分丢失增加、角质层含水量降低且乳酸刺激试验反应增强,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有助于缓解敏感症状和面部红斑[21]。有研究纳入了1 204 例蠕形螨镜检阳性的玫瑰痤疮患者,口服奥硝唑治疗1 周后接受bFGF 凝胶外用,患者的红斑、丘疹、脱屑和干燥程度明显改善。bFGF 对玫瑰痤疮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屏障修复作用相关,并一定程度上预防溃疡和瘢痕的形成,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22]。
湿疹或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炎症免疫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常常在多因素作用下引起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改善皮肤炎症,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是局部治疗的中心环节。由于儿童皮肤发育不完善,耐受糖皮质激素较差,糖皮质激素软膏应用有皮肤萎缩风险;有报道单用bFGF 凝胶外涂治疗婴儿湿疹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和局部色素沉着,认为bFGF 既可修复皮肤屏障结构,又可增强皮肤耐受性及降低皮肤敏感性,并对眼周皮肤及眼部组织无刺激,尤其适合面部及眼周等部位皮损[23];有文献报道利用bFGF 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成人面部湿疹、儿童湿疹、婴幼儿尿布皮炎均取得显著疗效,尿布皮炎患儿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4,25]。
敏感性皮肤是指皮肤在受到理化、精神、环境等因素刺激时易出现异常不适感(如瘙痒、灼热、泛红、紧绷、刺痛等),并常伴有局部红斑、脱屑等[17]。其发生机制可能涉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神经信号输入增强、免疫炎症异常等方面[26]。bFGF 可促进来源于外胚层与中胚层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减轻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减少炎性细胞产生,改善皮肤敏感状态[27]。临床研究证实bFGF 可快速修复皮肤结构,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治疗敏感性皮肤安全、迅速、有效,并有效减少敏感性皮肤的复发[28]。
综上所述,针对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相关皮肤病,选择快速修复皮肤屏障的药物是临床应用的必要手段。
bFGF 有凝胶制剂、喷雾剂、冻干制剂。凝胶制剂可涂抹于皮损或创面,皮损修复中每日用量300 IU/cm2可以达到皮损修复较佳浓度;半侧面部每日使用剂量应为21 000 IU;全面部急性损伤时,一次涂抹需要42 000 IU。喷雾剂或冻干制剂,喷洒或湿敷皮损或创面,每日用量262.5 IU/cm2。
光电术后可即刻使用,损伤初期炎性反应阶段3 ~7 d内需足量,半侧面部每日使用剂量应为21 000 IU,7 ~14 d 为损伤重塑期可以根据皮损情况减半或减少区域使用。皮肤屏障受损性疾病根据损伤情况不同,建议前2 周全面部使用每次21 000 IU,每日2 次,之后可根据皮损情况酌情逐渐减少药量。
安全性: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已有20 余年的时间,在烧伤创面愈合、激光光电治疗后创面修复、受损皮肤屏障和黏膜溃疡的治疗与修复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在婴幼儿到老年患者的应用中均未发现皮肤、黏膜用药后出现明显毒性反应或者严重不良反应[11,23,29,30]。偶发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或黏膜局部的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一过性疼痛等,停药后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
注意事项:①使用时需先清洁皮肤,直接使用bFGF 喷洒或涂于皮肤表面,待干燥后,再使用其他制剂,若使用蛋白变性剂,请遵医嘱使用。②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持无污染。③创面有感染风险者,建议联合外用抗感染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