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敏,王 华,江 薇,柯 瑞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云南 开远 661699)
内镜技术是临床上的新型治疗方式,其包含微创手术与内镜外科,在消化道疾病手术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早期胃癌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去除病灶,防止疾病恶化,临床护理研究认为,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1]。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为手术治疗护理提供参考。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4例进行治疗并护理,患者均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意识清楚,沟通能力好,同意参与本次护理研究;排除患者有其他与本次研究无关的疾病。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研究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在32~65岁之间,平均(42.6±0.1)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在35~66岁之间,平均(43.8±0.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可比,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1.2.1 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均接受同样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早期胃癌治疗,患者在术前12h要禁饮禁食,手术时选择左侧位,并进行常规麻醉。采用超声胃镜对患者的癌变部位进行再确认,在边缘0.3cm处用针式开到法做切口,在黏膜下注射亚甲蓝生理盐水,从而暴露病变部位。用IT刀和针刀在标记处0.5cm的位置环行切开黏膜后将黏膜剥离,手术完毕后要将病变部位回收并进行检验。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治疗。术前护理:护士在手术前要探视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大部分患者而言较为陌生,手术时间较长,加之早期胃癌疾病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得大部分患者带有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护士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承受能力、疾病了解程度等,耐心告知患者手术的治疗优势、效果和过程,取得患者的护理配合[2]。针对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要进行护理干预,用积极性、鼓励性的语言来安慰、开导患者,让患者了解配合护理对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意义。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家庭支持,了解家属的经济条件,尽可能为患者和家属减轻治疗负担。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完毕后要密切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腹胀、吐血、腹痛和血便等现象,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对医嘱的遵循程度,护士要对患者进行补液、止血和胃粘膜保护等处理。当患者发生胃痉挛等情况时,要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其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并给予适当的镇痛处理[3]。饮食护理:患者术后24h内仍然要禁饮禁食,护士可采用静脉补液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在术后24h后可先食用少量流食,随后逐渐恢复饮食,保证足够营养的摄入。
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结合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进行综合的效果判定。
研究所涉及护理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组间数据进行差异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数据差异,计量资料用(±s)表示,若数据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共出现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其中胃溃疡1例,胃出血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共出现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其中胃溃疡4例,肠梗阻2例,胃出血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X2=13.7,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10811.5±234.1)元,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为(13449.2±361.3)元,t=22.6,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2±1.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5±1.7)d,t=29.3,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治疗早癌胃癌的有效方式,其能够将病灶整块、完整的切除,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降低传统手术的治疗风险。
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中,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能够安抚患者情绪,减少临床并发症,减轻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可表明,术前术后护理发挥了积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术前术后护理配合能够提升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疾病恢复时间,节约患者治疗费用,是早期胃癌治疗的有效护理方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