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和申
(山西中条山集团总医院妇产科,山西 运城 043700)
子宫肌瘤指的是女性生殖器官中生长的良性肿瘤,其属于医学临床领域常见的肿瘤类型,也有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之称,子宫肌瘤产生的原因大都由于患者子宫内平滑肌细胞增生、女性激素变化,女性的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诱发的主要因素。患者患病后经常会出现月经量增多、腹部包块,压迫症状、腹部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1],病症严重将导致患者不孕不育甚至流产,所以必须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下文就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12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年龄为24-42岁,均值为(33.45±1.64)岁,子宫肌瘤直径均在2.8-7.2厘米,平均直径为(4.75±0.48)厘米,其中包含子宫浆膜下肌瘤的患者14例,包含肌壁间肌瘤的患者42例,包含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患者4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23-43岁,均值为(33.62±1.59)岁,子宫肌瘤直径均在2.9-7.5厘米,平均直径为(4.62±0.53)厘米,其中包含子宫浆膜下肌瘤的患者15例,包含肌壁间肌瘤的患者40例,包含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患者5例。所有患者中,均不包含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不包含具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不包含具有药物使用过敏史的患者,且调查研究均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经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采用腰硬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麻醉,进而于患者腹部下方行常规的手术切口,根据患者肿瘤所处位置,根据子宫肌瘤的数量及大小,对子宫肌壁切口的方向及大小进行确定,切口一般以子宫肌瘤长轴方向作为主要方向,以子宫肌瘤长度的2/3为宜,进而剔除子宫肌瘤,并采用可吸收线对患者的切口进行缝合,在缝合过程中必须保证可吸收线不穿透患者的宫腔,缝合完成后采用甲硝唑盐水对患者的盆腔进行清洗,若是无出血症状,则可以对腹部切口进行缝合处理[2]。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抬高患者臀部,头部与臀部倾斜角度应以20度左右为宜,进而在患者肚脐部分建立气腹,保证压力在12 mmHg左右,进而于患者左右的麦氏点行手术切口,切口分别为1厘米和0.5厘米,置入腹腔镜,对患者盆腔及肌瘤的状态进行观察,对子宫肌瘤所处位置及体积进行观察,进而应用单级电钩沿着患者瘤体假包膜的位置逐渐向肌瘤基底部分,并采用双极电凝进行离断,采用电凝方式对患者进行止血。若是肌瘤体积较小,则可以直接从患者左侧切口取出,若是肌瘤体积较大,则需要将肌瘤采用取瘤器进行粉碎后再取出,取出完成后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冲洗,进而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并对子宫肌瘤腔进行缝合,若是患者的瘤腔深度较深,则需要以分层的方式进行缝合[3]。
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主要包括手术时长、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
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感染、瘢痕、肠梗阻和盆腔黏连等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经研究,实验组手术时长为(74.15±10.78)分,对照组为(102.23±16.23)分,实验组的失血量为(201.78±44.25)ml,对照组为(356.78±46.87)ml,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5.98±3.98)小时,对照组为(27.48±4.21)小时,实验组住院时长为(4.72±1.69)天,对照组为(7.35±2.96)天,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经研究,实验组出现感染的人数为1例,出现瘢痕的人数为1例,出现肠梗阻的人数为0例,出现盆腔黏连的人数为0例,并发症出现的总人数为2例,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出现感染的人数为5例,出现瘢痕的人数为2例,出现肠梗阻的人数为2例,出现盆腔黏连的人数为1例,并发症出现的总人数为10例,总发生率为16.67%,数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
子宫肌瘤将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传统医学临床领域大都采用开腹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主要针对子宫肌瘤较大和数量多的患者,但是这一手术方式极易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术后患者恢复速度慢,且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出现,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领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通过气腹,清晰的对患者盆腔状态进行观察,对肌瘤所处位置进行明确,对肌瘤体积及形状进行判别,其手术切口还比较小,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创伤,手术中出血量较少,所以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治疗安全可靠[4]。
研究表明,实验组手术时长为(74.15±10.78)分,失血量(201.78±44.25)ml,术后排气时间(15.98±3.98)小时及住院时为(4.72±1.69)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对照组16.67%,数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见,采用腹腔镜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优化临床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