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庆典篇
小雪绒一进教室,就拉着朵朵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简直太精彩了。对吧?”
朵朵纳闷地说:“是很精彩。不过,这都过去两个月了,你怎么还想着啊?”
小雪绒神秘地说:“昨天,我爷爷的发小来我家,这位爷爷可是参加了开国大典群众游行的。他告诉了我好多开国大典的事呢。”
在筹备开国大典时,有两处地点备选。一处是当时比较偏远的西苑机场,另一处就是天安门。那时,北京城经过多年战乱,城市还处于混乱状态,光垃圾就有60余万吨。天安门前杂草丛生,地面坑坑洼洼,也不像现在这样宽敞,步兵只能八路纵队通过。周总理权衡再三后,建议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于是,就展开了清理旧城,筹备大典的行动。
全市多所大学、中学的共青团员、青年学生以及广场周围的干部、群众等6000多人,用锄头、铁锹除草铲土,用双手搬开石块,填平路面,天安门广场“旧貌换新颜”。市建设局的技术干部、工人,也带着施工机械来到了广场,他们分头行动:清理城楼琉璃瓦,修补墙面,整修门窗和廊柱,清淤(yū)金水河……惊险的是,人们还在天安门西边的门洞里发现了一枚战争中遗留下来的炸弹。
朵朵连连点头,“是啊,爷爷带我去看过话剧《龙须沟》,那时的北京城确实杂乱差。”
经过多年的建设,才有咱大气磅礴的北京城,才有咱干净整洁的美好家园。
上海·搬家篇
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繁华的上海吸引着中外无数游客。它是世界一线城市,常住人口约2500万人,被誉为“魔都”“东方巴黎”。
曾经的上海,经过开埠、“五四”运动、国统区成立这三个时期的转型,由一座小城摇身变为国际大都市。那时上海每十户人家中就有一户用上了刚刚发明30年的无线电,很时髦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城市建设也在有条不紊(wěn)地进行。经过多年的实地走访、反复商讨,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出炉。之后,城市建设就像插上了翅膀,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地铁一号线……相继竣工。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建成后,服务范围达70余平方公里,受益人口255万人。1992年,全市拆除旧房88万平方米,1991-1996年间,共竣工住房3500多万平方米。
朵朵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姥爷说,他这辈子搬了好多次家,从地下室到半地下室,从租的房子到买的房子。1994年,他们从弄(lòng)堂的亭子间搬进华美小区的二楼,才终于不用出门去提水,不用幾家人排队上厕所了。后来,又搬进了电梯公寓,第一次住得那么高,姥爷好几周都不敢站到窗边去。现在,他每天一早就站在窗边,看着江景听音乐呢。”
哈尔滨·环保篇
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是我们的家。让我们呵护它,建设它。
上世纪50年代,哈尔滨还是一座功能单一的消费城市,现在已逐步发展成为了一座开放之城、包容之城、时尚之城、活力之城和生态之城,更被联合国授予亚洲唯一的“音乐之都”称号。
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建设者们也非常注重环保、绿色。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5.37%和46%。2018年,哈尔滨成功入选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创有PM2.5监测以来最好水平,位列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第一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主城区垃圾密闭运输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8亿人次,特别是在冰雪节的时候,更是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赏冰灯,滑冰、滑雪,吃冰棍、冰糖葫芦,皑皑的白雪就是哈尔滨的金山银山。
同学们,热情的哈尔滨随时欢迎你的到来!如果来到哈尔滨,请别忘记一定要来《小雪花》编辑部做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