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含
《元西域人华化考》是陈垣先生的一部经典力作,写于民国成立后的第十二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实质上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本质。列强侵犯国土,政客争权夺利,军阀混乱无序,民不聊生。这时的中国,不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民体质,处处落后,而且在学术和文化方面也处于被人轻视的落后状态。对汉学中心应该在中国的北平,日本的京都,还是在法国的巴黎这一问题,中外学者争论不休。陈垣先生对此甚有感慨,立志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努力把汉学中心的地位从外国夺回中国。陈垣先生所写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不是写汉朝的文景,唐朝的贞观、开元,清朝的康乾,而是以写大一统局面下的元朝西域人接触中华文化,并逐渐被华化的历史现实,以此来唤醒国人,增強文化自信,达到振兴中华文化的目的。着眼当下,陈垣先生对弘扬中华文化的思考和努力,也增强了我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空前规模的大帝国,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大批过去被隔绝的外国人和西北少数民族到中国的中原地区生活,接触和学习中华文化,在儒学、文学艺术、礼俗等多方面受到浸染和熏陶,为之华化。出现“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而不计乾隆二十年以后,汉、唐、清学术之盛,岂过元时!”[1]的繁荣局面。元朝西域人由仰慕中华文明而逐渐被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一方面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中华文化的兴盛。
贤毕至:扬儒学经世致用。儒学是中国的“特产”,讨论华化不得不首先说到儒学。元时,西域人来华起初都是军人,因当时宇内太平,武力无所用,读书大概在入中国一两年以后,因对中国深感兴趣,视为乐土,不肯思归,大部分人就选择了读书入仕这一途径而留下。更是有畏吾儿人阿鲁浑萨理,劝导世祖所说的:“以治天下必用儒术,‘天下云者,中国耳”。在元大一统的局面下,群贤毕至,学习儒学并经世致用。
此外,西域人习儒学,具代表性的还有泰不华,廷试第一,任绍兴路总管期间,教民兴让,越俗大化,礼让者中国人所以化西北强悍之族,泰不华以此教化越人。习儒学致用者,还有廉希宪,畏吾儿氏,笃好经史,手不释卷,并以性善、义利、仁暴之旨劝谏世祖。京兆常有豪强出没,当地没有人能制服。希宪至,悉令著籍为儒。世祖取鄂州之时,希宪引儒生百余入军。[2]元色目人中,希宪为理学名臣,笃信好学,非常难能可贵。西域人热心儒学的还有蒙古人不忽木,及其子巎巎,哈剌鲁氏伯颜,畏吾儿氏铉翁。以上所列举之人,都谓西域人之同化中国,学习儒学,并将其发扬而经世致用的典范。
会贯通:创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因元朝“天子有益礼乐之事,则人皆慕义向化,朔方、于阗、大食、康居诸土之士,咸囊书橐笔,朕裳造庭,而待问于有司。”[3]故元西域人,百年之间华文著述众矣,作者至三十余人,著述至八十余种,呈现出文学艺术领域,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王士禛在《燕石集》(卷三)里说过:“元代繁盛的文学著作里,色目人著名的最多”。著名艺术史家高居翰在《隔江山色》一书中说:“这个时代(元朝)在文化上有好几个艺术领域生气勃勃,特别是戏曲、书法和绘画”。由此可见,元时西域人华化过程中,在文学艺术领域颇有创造与成就,也促进了元朝文化的欣欣向荣。
料华化:容多元宗教兼收并蓄。元时,当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持宽容态度,使其流行着各种各样的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摩尼教、白莲教等。因此,也使来华的西域人在宗教信仰上更加自由,出现“双料华化”的现象,即“西域人既遂于汉学,又以境遇或性近之故,去而谈禅,则可谓之‘双料华化矣。”。元代宗教的多元,使其西域人所认同的“中华文化”,在儒学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杂糅佛教、道教文化,带来的必然是文化的多元。
综上,元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为各民族之间的彼此往来和学习,促进民族融合提供了平台和保障。西域人入中原后,在儒学、文学艺术、宗教领域推动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华化”运动,表现出了对中原文化的高度认同。异质文化碰撞出的新的文化火花,点燃更具生命力与活力的新文化——中华文化,在长期的文化接触、交流、浸润和交融中,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本开新文明互鉴——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在共构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发展的必行大道,是民族与国家联结和互动的纽带。“中华民族的形成主要不在疆域的扩大,更不在武力的扩张,而在于文化的侵染与同化,中华民族因有其独特的文化才成为中华民族。”[4]当前,面对强调文化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机遇,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借鉴其精神资源,制定中国的文化战略,以应对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嬗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所谓认同,它强调个人或群体的归属意识,关于特殊群体在心理、情感或社会属性上的选择,“我或我们是谁”是其核心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中,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和归属选择,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学习、继承和发扬。在我国境内的各民族,无论其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有多大差异,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所在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这种认同观念是“人类共同体最稳固而长久的粘合剂”。[5]
其次,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常常是时代进步和创新的源头活水,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命根子,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碰撞中站稳脚跟的稳固根基。在现代文明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有些传统,土生土长的文化正在消失,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华文化圈内的文化种类在减少。于此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化吸收与外化表达、继承和发扬,能赋予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生命力,使民族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现实的建构中不断得到升华。当前,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古为今用,以文化人,这是我们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家园的精神支柱。
最后,要与时俱进,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6]事物不是始终不变的,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文化的发展同样如此,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文化血液。因此,在中华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立足时代精神,着眼现实需要,加强文化对話与交流,这种对话,一方面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对话,要尊重、理解和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对话,只有通过对话才能知道他者的优点,从而取其精华,将汲取的有益营养充实到中华民族文化里。只有这样,各民族文化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才能根深干壮,在世界之林才能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
兴之梦匹夫有责——强化中华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忧,在今日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路上,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就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这种血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总和,为整个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产生、维持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而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国家至上”的政治价值观是其内核,体现为公民的义务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社会整合力量,这在今日我们寻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之中,是一股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首先,要加强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国家的制度、顶层设计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一种意识形态,对其认同与否影响着国家内部凝聚力的聚合与消解。所以在政治上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精神感召。“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其本质是要实现国家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设定的规范性政治目的,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我们要适应国家政权,必须做到政治上认同,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民族观为指导,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生动的体现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上,以一种观念的形态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成为凝结中华民族感情,激发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形成一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能动力量,这种力量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源泉。
再次,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有多元才能组成一体,一体又包含多元,一花不成春,一蝶不成景,多元才能共在,在差异中求同存异。我们不仅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更要“美美与共”,尽善尽美。追求“多样性中的统一”,主张“整体性”“内涵式”和“共构型”的国家发展。“多元”是要素,“一体”才是主线,每个民族及成员都要强调“中国意识”,以社会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平等对话,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
最后,要形成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全民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是要调整中华民族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促成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这项工作不是靠党、靠某一部分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支持和参与。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其建设和发展,以及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责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说:“立国基础,众志成城”,所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中,加强全民共识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阐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要性和远大意义,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进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中自觉、主动的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演恪.重刻《元西域人华化考》序[M]//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彭时代.宗教信仰与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取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89.
[3]肖保,梁慧珺.林焕平诞辰百年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J].南方文坛,2012(03):106-10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4.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