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国有企业招标采购管理及思考建议

2019-02-10 03:57钟晓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2期

钟晓华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095-02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特别是建筑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作为建筑行业的主力军,在众多的工程材料、分包及设备机械采购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和困惑,易发生操作不规范或采购质量不佳的问题。本文对建筑类国有企业招标采购产生的问题进行简要剖析和完善建议,为企业招标管理的规范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招标 低价中标 供应商库 采购质量

一、企业招标存在的风险

(一)内部招标管理体系不健全

制订的制度不合理或者设置的边界条件过于模糊,职责不清,导致指导性不强。企业会根据法律法规、集团制度以及企业特点来制订招标采购管理制度,有关部门闭门造车,与现实脱节,缺乏实践基础,得不到有效执行。采购决策权过于集中在少数领导手中,对领导决策权缺乏制衡机制,导致在招标采购的合规性以及风险防控方面有所欠缺。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导致从事采购管理人员风险过高。

(二)从业人员业务不熟练、职业晋升通道缺失

企业招标采购工作人员通常是“半路出家”,存在管理经验不足和专业技能欠缺的现象。对招投标法理解不透彻,或按部就班套用模板资料,不能结合实际编制一份质量较高的招标文件,导致招标采购质量不佳。再者,企业管理者认为招标管理仅作为“辅助”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业绩考核,未制定职业晋升通道和人才激励机制,缺乏有效的引导培养方式,导致人才培养不畅。

(三)“价格为王”的理念突出

部分采购项目为节约成本或拿不准标底,在选择材料或分包商时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采取直接比价或者设置“变相”的综合要素评分法,导致评标困扰,造成人为引导的恶性竞争,给工程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在当前高压反腐的形势下,为了撇清责任,相关人员认为最低价中标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来解释“利益输送”的问题。更有甚者,认为部分需求对投标人的要求不高,谁中标都差不多,选择“低价”何乐不为。

(四)供应商资源匮乏

在分包和地材采购方面,供应商匮乏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企业采购本身作为招投标的二级或三级市场,资质要求和采购规模已大大降低,导致采购吸引力不足。一方面,企业供应商资源库建设滞后,供应商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企业招标信息发布的方式不灵活,信息不对称,透明度不高,导致潜在投标人不能及时获取招标信息。由此引起的企业招标竞争不充分,造成成本提高或招标失败。

(五)围标、串標的辨别处理方面

部分供应商利益熏心,可能采取围标等不法手段谋取中标。而企业招标对围标、串标的辨识度不高,不能采取有效处罚措施或者处罚结果不严厉,导致部分供应商铤而走险。况且劳务分包、原材料基本都是私营企业参与投标,挂靠或借用资质现象极为严重,对其处罚往往只能是“不痛不痒”的结果。

二、国有企业招标的完善建议

(一)规章制度合理化

企业招标的目的在于利用招投标管理工具,使资源最大化或者利益最优化,规范采购行为。针对国有企业招标采购管理经验不足,合理有效的招标采购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制度的修订工作应结合采购特点和疑惑不断优化,不能要求过高,定得太苛刻。企业管理人员和能力毕竟有限,可以通过向先进企业对标学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可以做到短时间的制度优化,从而有效地规范企业采购。好的源头导向可为企业招标的高效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挥制度优势。

(二)从业人员专业化

企业招标采购工作管理人员不同于社会中介招标代理机构,要结合企业招标的特点属性,知识储备要求广,素质要求高。招标采购工作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了解采购的具体需求和特点,特别是工程建筑行业,部分材料具有地域性或者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行为,分包采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供应商的配合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效能和执行力。当然,从事招标采购工作是一个“高危”职业,必须加强反腐倡廉的教育引导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危机意识和自控能力。

(三)招标资料档案化

招标是一项群体参与和决策的活动,从招标文件的编制、供应商资格认定、评标定标等关键过程,均要留有记录,以备检查,起到追根溯源的作用。企业招标应明确资料归档清单,如招标文件、评标记录、定标报告以及相关会议纪要等。招标活动实施完成后,相应资料及时收集,整理成册,按时存档。

(四)重视招标监督和结果运用

招标监督大多体现在开标、评标阶段,而较少参与对资格条件、评标细则、合同签订等方面的监督,不能准确把握其中某些条款是否贯彻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企业招标工作人员通常都将招标过程的严谨性以及合规性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对履行方面的跟踪调查和考核不够重视,部分不合格的供应商不能及时从供应商库及时清理出去,导致“劣币逐良币”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企业招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招标监控和考核体系,从而提升企业招标的质量。

(五)建立供应商资源库

应及时引进优质供应商,建立属于企业的供应商库。招标采购人员不仅是规范评标、定标等采购环节,更要重视供应商的挖掘工作。企业管理者应充分重视供应商库的建设,要引导从业人员走出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地考察并编制考察报告,扩充供应商资源,同时要定期对供应商库进行考核和维护,及时更新信息资料,便于灵活使用。

(六)招标采购电子化

鉴于传统模式下集中招标的成功经验,依托信息化手段着力提高招标与采购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幅度减轻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电子化招标基本实现了“流程统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结果公开、永久追溯”的目标。目前,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均建立了网络电子化采购平台,企业采购可借助电子化采购来规范企业采购行为,同时减轻工作强度。

三、几点困惑和思考

(一)企业招标资格设置的合理性

招标人可以根据项目具体要求,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文件和业绩资料,进行资格审查。 《招标投标法》明文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標人实行歧视待遇。”但企业招标通常要求“内部注册或备案合格者方能参与投标”,这个条件是否合理,是否缩小了范围,或者说如此情况是否可以解释为“邀请招标”,值得商榷。

(二)招标方式的选择方面

招标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企业招标选择公开还是邀请,在制度建立或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好把控。公开招标可以扩大潜在供应商的参与度,选择到更有实力的中标人,但面对供应商短缺问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参与度不大,况且很多企业均建立了供应商准入机制,采取了企业内部的资格审查,也非严格意义上的“公开”。为此,选择相对有实力且有合作基础的供应商参与投标报价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显得务实高效,但邀请招标在遴选供应商方面需合理的制度约束机制,操作不慎极可能会发生串通投标或暗箱操作的问题。

(三)招标与非招标界面认定方面

建筑类国有企业采购涉及的领域广,往往包含物资、工程分包以及机械租赁服务等全系列采购,不同的工程地点和行业类别导致采购的种类明细多,其采购运输、交货、付款方式等均有所不同,针对不同情形,应采用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面对如此繁多的采购方式,在遴选招标还是非招标采购的认识和理解上往往存在困惑。如在四五线城市的工程项目需要采购商砼,根据调查只有三家商砼站,且有一家不具备生产资质,按照有关制度应选择招标方式,定会流标。为此是选择招标后流标再进行竞争性谈判还是直接采用竞争性谈判,况且流标后在选择其他采购方式时间上也不允许,难以把控。如何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是一个企业招标的关键因素,对特殊情况处理经验不足或者调查不充分,导致采购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

(四)采购沿用的合规性

工程建筑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部分专业承包项目的范围调整属正常现象。如某房地产项目中,某施工企业承接的桩基础专业承包,企业内部对材料、劳务分包均进行了招标采购。鉴于该企业质量控制和施工组织上表现突出,业主将另一地块的桩基施工一并打包给桩基施工单位,并且要求次日进场施工。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国有企业内部需要对工程材料、劳务分包进行招标采购,采购时间上和供应商资源调配上无法及时响应业主要求,导致项目经理部“减分”的不良影响。在工程场地条件、区域价格信息等条件均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沿用前期招标结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企业采购能否沿用前期的采购结果而不搞内部“补充招标”程序,值得思考。

四、结语

在建筑类国有企业招标管理中,面对采购领域广、金额大、实际操作复杂等情况,难免会存在一些困惑和风险,一旦管理不当,容易导致国有资源流失或者采购质量不佳的问题。本文在企业招标风险认识、完善建议及困惑思考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探析,国有企业招标采购不仅需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条件,更要结合实际制定出符合企业的采购控制程序。加强制度和人才建设是企业采购的关键因素,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发现新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对此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赵宇红.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招标问题探析[J].企业文化杂志,2016(33).

[2]刘明巍.央企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运营与维护[J].电子招标投标,2015(06).

[3]陶炜.国有企业招标采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招标采购管理,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