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心 李维 王敏
中图分类号:F272.3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097-01
摘 要 “双预防机制”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过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针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管控预防措施,积极推动各专业工程师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现场施工作业活动平稳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风险管控 建筑施工 预防机制
现在已建立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经验反馈及各单位提出的管理建议,梳理目前安全管理程序中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下阶段所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控制措施,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主要工作如下:
一、健全风险管控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通过近年来国内外安全事故经验反馈来看,风险分析不全面,控制措施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各专业工程师应通过识别现场各项施工作业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特点和可能导致的后果,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作业安全分析(JSA法)法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管控措施。为保证风险管控机制落实到位,提高各专业人员安全技能及意识,施工作业存在的风险能有效预控,施工现场制定以下行动项:
1、组织开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作业安全分析(JSA法)法专项培训。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LEC法和JSA法风险评估方法专项培训,旨在提高各专业工程师风险分析评估能力,确保在方案审核,先决条件检查等过程中充分识别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2、开展月度安全环保分析。进行月度安全环保风险分析,发现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风险受控。同时组织各部门进行半年度安全风险评估,并编制安全环保风险分析报告。
3、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台账,加强对危大作业监督。每周收集各下周的危大作业清单,确定监督责任人,并留存形成台账。各专业工程师要严格按照要求对现场危大作业进行监督,同时对安全风险较大的关键节点进行提前预警,。加强对现场高风险作业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及风险告知、应急管理等监督,做好对承包商高风险作业的管理情况进行随机监督检查。
4、建立多人、交叉及高风险作业管理机制,实行风险分级管控。建立多人、交叉及高风险作业管理机制,制定多人作业场所、交叉作业场所及高风险作业场所管控措施,按照网格化管理规定指定责任人(见表1),明确安全管理职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开展安全环保风险辨识工作,建立风险台账,通过LEC法计算,按风险值实行“红橙蓝黄”分级管控,参考网格化管理规定明确风险管控责任人(见表2),落实管控措施。各区域网格化人责任要切实履职,分析责任区域内存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当危险值突破原有级别时,及时上报上一级网格化责任人,上一级网格化责任人及时组织相关方对危险源进行分析,采取管控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值。
二、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成效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和反差率统计工作,共开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领导带队检查改进不足,推广亮点,坚持一岗双责、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反差率评比工作。
1、完善网格化管理规定,坚持一岗双责原则,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根据实情况,实时完善网格化管理规定,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原则,确保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一岗双责”的有效落實。通过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完善三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坚持领导带班巡查,靠前指挥,强化示范带头作用。坚持执行领导带班巡查制度,副主任以上领导深入作业一线,靠前指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促进全员隐患排查工作推进。
3、反差率评比。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通过反差率评比工作促进各施工单位、各专业工程师主动发现、治理隐患。
4、按计划按照各类专项检查。严格按照安全检查计划开展脚手架、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各类专项检查,有计划、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各项施工作业活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完善“双预防”机制,形成有机体系
每季度召开“双预防”机制工作讨论会,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良好实践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偏差原因,不断改进和完善“双预防”机制,促进“双预防”体系的有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