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伟丽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在临床中,护理安全是患者快速康复以及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关键措施,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安全管理是重要的一项内容[1]。而精细化管理主要是要求在护理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准确化、精细化,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最终提高护理满意度[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应用的作用,此次抽取在我院医治的患者(200例)当分析的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此次抽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20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100例。其中甲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在33-80岁之间,平均为(55.34±6.34)岁;乙组男性为56例,女性为44例;患者年龄在34-79岁之间,平均为(56.34±6.42)岁;比较两组详细资料的差异,结果P大于0.05,说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研究对比。
此次研究乙组是传统护理管理: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管理,比较被动。研究甲组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制度的建立,主要是病区各班职责、各类人员区域分管明细、精细化分管总体要求、各类区域管理要求细则,确保所有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如何做得又好又快,护理要点、护理台账管理、护理技能培训、病区温馨提示、健康教育等精细化。精细化的执行环节,使用五常法,常组织:物品定人管理、定数量品种、定点存放、定期整理、定期检查,物品使用后归放原处。常整顿,日常用品规范摆放,有序取放,先进后出。常清洁,定期清洁物品。常规范,规范做好交接班准备工作。常自律,护理人员新老搭配,有人指导薄弱环节,鼓励团队协作。精细化的督查纠正措施,在问题中发现薄弱环节,动态监测并记录事件,内容主要是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发现的安全隐患、制度流程盲点、护理缺陷以及护理纠纷等,护士长带头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及时纠正,总结经验并共享。质量持续改进,创建持续改进本,内容主要是已经发现的问题、解决措施和修订的制度,接班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翻阅,并签字确认。
此次研究记录护理投诉、压疮、跌倒坠床、输液反应等不良反应。
此次研究选择自制问卷评估护理质量,百分制,分数高则护理质量高。
此次研究选择自制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百分制,分数高则护理满意度高。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s)表示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实施t检验,(%)表示不良反应,实施x2检验,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检验P值小于0.05。
此次研究甲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是(92.23±3.25)分,此次研究乙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是(81.23±6.43)分,甲组护理质量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t=21.592,P=0.000)。
此次研究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55±2.45)分,此次研究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2.34±5.45)分,甲组护理满意度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t=31.265,P=0.000)
此次研究甲组患者中发生护理投诉、压疮、跌倒坠床、输液反应的例数是1例、1例、1例、1例,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4.0%;此次研究乙组患者中发生护理投诉、压疮、跌倒坠床、输液反应的例数是5例、5例、5例、5例,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20.0%;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x2=11.348,P=0.001)。
对于精细化来说,属于一种认真态度、意识以及观念,也属于精益求精文化。而精细化管理是管理思想的一种,实施模式并不固定,但涵盖丰富内容,把管理做到合理化、精细化以及科学化[3]。精细化管理源于科学管理理论,是通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确保管理工作任何执行环节精确化以及数据化,最终提高执行力以及效率,最终提高护理效益[4]。通过精细化制度、执行环节以及督查纠正措施,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贯穿精细化理念,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还可培养护理团队的协作精神,调动护理人员的自律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规避差错事故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确保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安全,构建护理安全文化[5]。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