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婧,李淑秀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 青岛 266033)
血液透析通过借助半透膜原理,把透析液和血液引入到透析器内,利用膜两侧溶质的渗透梯度、浓度梯度以及水压梯度,使血液内的毒性物质和代谢产物透析出患者的体外,永久或者暂时替代患者肾脏的排泄工作,纠正电解质、水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1-2]。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 79岁,平均 (45.23 ± 7.36) 岁;病程(3.24 ± 0.78) 年;血液透析时间:> 5 年者7例,1 ~ 5 年者24例,< 1 年者9例;致病原因: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肾损伤6例,多囊肾7例,梗阻性肾病7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2 ~ 80岁,平均 (46.13 ± 8.24) 岁;病程(3.19 ± 0.64) 年;血液透析时间:> 5 年者6例,1 ~ 5 年者24例,< 1 年者10例;致病原因: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高血压肾损伤7例,多囊肾6例,梗阻性肾病8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操作规程以及规章制度,制定较为完整、系统的血液净化消毒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和呼吸情况,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如出汗、心悸、头晕、肢体抽搐以及耳鸣等症状;在进行配血以及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不能把两位患者的血标本或者血液放置在一起;按照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饮食习惯制定饮食干预计划,以优质的高蛋白质、高热量、高钙低磷、低脂饮食以及低盐低钾作为原则,控制水分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量,适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避免辛辣和油腻类的食物;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压、失衡综合征、高血压、首用综合征、心律失常以及肌肉痉挛等较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采取对患者现身说教、口头讲解、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以及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等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且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解决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记录两组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并发症情况。
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c2检验,以P< 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发生高血压5例,占12.50 %,心力衰竭2例,占5.00%,呼吸困难1例,占2.50 %,低血压5例,占12.50 %;观察组发生高血压3例,占7.50 %,心力衰竭1例,占2.50 %,呼吸困难1例,占2.50 %,低血压2例,占5.00 %;观察组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低血压发生率为17.50 %(7/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 %(13/40) (P<0.05)。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体外净化手段,也是肾替代治疗中应用最广泛以及应用最早的方法。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透析并发症、疾病本身、医疗费用昂贵以及生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病人不但饱受疾病痛苦的折磨,还常常存在各种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如无助、焦虑、忧郁、恐惧、沮丧,甚至绝望的心理[3-4]。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发生深化,患者普遍对护理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作为一个具有高风险的健康服务产业领域,医护人员、医疗机构、患者及其亲属等,时刻面临着发生患者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血液透析风险管理是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改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风险防范教育,积极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强管理透析各环节中的不安全事件,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透析差错的发生,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5-6]。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