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宁
(睢宁县双沟镇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 221212)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达38%,多发生在中年人群,属于妇科常见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具有病发率高、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为了控制病情恶化,常运用手术治疗[1]。通过传统开腹切除术能够切除病变组织,控制病情恶化,但创伤性较大,不利于恢复,而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腹腔镜技术开始推广,不仅具有恢复快、疼痛轻、出血少、创伤小等优势,还更利于术后恢复,并发症较少[2]。本文在面对子宫性疾病时,运用了不同手术方案,如下文报道。
在2017年7月15日至2018年7月15日期间选择10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50例。入选标准:(1)患者年龄>40岁;(2)患者均无生育要求;(3)患者均伴有贫血、压迫感、月经量增多等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且合并严重痛经。排除标准:(1)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2)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受损患者;(3)排除术前存在子宫急盆腔恶性病变患者。
观察组平均年龄(45.86±4.56)岁,子宫大小(17.85±3.52)孕周;疾病类型:13例为子宫腺肌症,37例为子宫肌瘤;病变位置:16例位于浆膜下,34例位于肌壁间。对照组平均年龄(45.59±4.71)岁,子宫大小(17.63±3.44)孕周;疾病类型:14例为子宫腺肌症,36例为子宫肌瘤;病变位置:14例位于浆膜下,36例位于肌壁间。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切口位置,暴露病变位置,在直观视野下完全病变切除术。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采取膀胱截石位,实施气管插管全麻,穿刺点选择在脐孔下缘,建立人工气腹,充入CO2,在置入镜头后,观察盆腔内实际情况,分别在反麦氏点和麦氏点进行第2、3穿刺点,置入相应腹腔镜,切断和电凝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输卵管峡部,显露子宫动静脉,钝性下推膀胱,剪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随后转为阴道手术,将1:20万肾上腺生理盐水注入膀胱阴道间隙和子宫膀胱间隙、阴道穹隆黏膜,钝性分离宫颈直肠间隙和膀胱宫颈间隙,至腹膜反折,电凝和切断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建立人工气腹,分割宫体取出子宫,反复冲洗盆腔,最后在阴道残端、腹膜使用可吸收缝合,术后加强抗菌药的使用[3]。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在分析本次试验数据时,选择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当统计差值存在对比性,用P<0.05代替。
观察组皮下气肿、尿道损伤、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并发症
观察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具有病发率高、预后差、进展快等特点,均属于妇科常见良性肿瘤,目前常运用手术治疗[4]。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经阴道手术、开腹手术开始广泛推广,早期常运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虽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势,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恢复效果不佳,不可作为首推方式[5]。
表2 对比手术效果
而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腹腔镜开始广泛推广,具有并发症少、疼痛感轻、恢复快、创口小、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够减少腹胀、肠粘连、肠麻痹等事件发生,有效彻底清除血块,切除病变组织,有效放大视野,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有效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创伤性,无需直接暴露腹腔脏器,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治疗效果显著[6]。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能够避免直肠、膀胱、输尿管的直接损伤,安全性更高,有效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从而加速胃肠道恢复,促使疾病康复。
总而言之,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具有一定作用性,但对于子宫良性疾病患者而言,运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病变观察具体情况,保持术野清晰,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