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军彦,李文涛
(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乳腺癌属于常见的肿瘤疾病,为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发生率仅次于子宫癌的发生率,而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等均具有极大危害。乳腺癌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存有密切关系,且好发于绝经前后(即40岁~60岁之间)妇女。相关临床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存环境等改变,临床乳腺癌发病率表现为持续上升发展趋势,仅我国而言,该疾病的每年新增患者约20万左右,而全世界每年新增患者约100万左右,且乳腺癌疾病已逐渐成为女性生命安全受威胁的最大危险因素。我国治疗乳腺癌常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1-2],虽然该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术后患者容易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康复,为此本文特此展开了综合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7~60岁(48.62±5.62)岁,其中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16例(32.00%),乳腺癌保乳术3例(6.0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9例(58.00%),全乳切除术2例(4.00%)。
实验组患者年龄为38~61岁(48.39±5.86)岁,其中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17例(34.00%),乳腺癌保乳术3例(6.0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9例(58.00%),全乳切除术1例(2.00%)。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纳入标准
(1)实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
(2)同意配合研究。
(3)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
1.2.2 排除标准
拒绝配合研究。
观察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术后传统常规护理,传统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患肢抬高:常规给予患肢垫特制软枕,使远端肢体抬高,以利于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2)功能锻炼:按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操进行锻炼(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破损与感染。
(4)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淋巴水肿的相关措施。
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消肿疗法进行护理。
综合消肿疗法具体方法如下:(1)手法淋巴引流:每日1~2次,每次约15~20分钟。(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进行正确的手法引流)。
a.手法包括:泵送推进、旋转推进、勺状推进的手法进行抚触
b.引流原则:①手掌接触患者皮肤。②引流力道宜轻柔且交替变化。
③引流方向顺着淋巴流动的方向进行。④先近端区域后远端区域。
⑤操作速度宜缓慢且有一定韵律感。
(2)压力治疗:手法淋巴引流结束后佩戴压力袖套。a.产品选择:平织产品。
b.压力选择:一级压力(18~21 mmhg)。
(3)运动锻炼:按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操进行锻炼(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损伤与感染.
(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淋巴水肿相关知识,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对比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概率和护理满意度[4]。
本次研究所采集数据均使用SPSS 22.0版本处理,实行t检验,使用“%”表示对比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概率和护理满意度,实行卡方检验,若P值<0.05,则说明各项指数对比有意义。
(1)对比两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概率。
实验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概率2.0%(1/50)低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概率16.0%(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50/50;42例非常满意,8例满意,0例不满意)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0%(40/50;20例非常满意,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较高[5],不仅降低乳腺癌综合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工作、生活、精神等方面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综合淋巴消肿疗法简单易学,患者依从性好,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帮助患者控制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宜更大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