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静
(江苏省中医医院眼科,江苏 南京 2100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之一,属于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失明。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情特点,在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使用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方式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促进患者病情好转。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从整体性出发且遵循辨证原则的护理方式,能够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以及血糖紊乱等症状的改善[1]。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中医护理内容,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玻璃体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共计46人(70只眼),其中男性例,女性例,患者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5.67岁,单眼发病者22例,双眼发病者24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
1.2.1 病情护理 了解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状态,并根据整体护理原则以及辩证施护原则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病情护理[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常见证候包括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其常见证候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患者视物模糊可以使用耳穴压贴的方式,在患者肝、眼、肾、神门等穴位取穴压贴,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头晕耳鸣患者可以耳穴贴压其心、肝、肾、神门、交感等穴[3-4]。
1.2.2 术后体位护理 对于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其术后对于特殊体位的耐受性较差,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教育,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对于术后采用硅油充填或者C3F8气体注入的患者,术后应每日保持俯卧位18小时以上,患者额下方可垫一个软枕,或者用胸垫辅助体位,变换体位时面部必须保持朝下。[5]另外对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对应的中医护理,患者合并呕吐症状可以用揿针护理,颈肩痛患者可以使用艾灸进行干预,选肩髎、肩骨禺、大椎、肩井、天宗等穴位进行艾灸,帮助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好转[4]。
1.2.3 失眠患者护理 术后由于患者视力下降,再加上疾病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失眠现象,对此,可以给予患者足底按压联合耳穴压豆护理,每天睡觉前用温水泡脚10min,并按压足底涌泉穴。耳穴压豆选取皮质下、脑点、神门、肾、枕、心、内分泌等穴位,指导患者每次按压1-2min,每天进行2-3次,3-7天更换一次,以改善失眠症状。
了解本组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患者中医症候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视力提升在4行以上或者恢复病变前视力,眼底出血等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在70%以上;有效:患者视力提升在1—3行,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有效率30%以上;无效:患者症候主症无明显改善,有效率低于30%。统计本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
研究组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根据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显示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7例,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84.78%;患者护理满意23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3.48%。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中医护理干预后,病情均有所改善,患者视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良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由于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很容易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症状,需要给予其优质的治疗和护理。中医护理可以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中医护理从辨证角度和整体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情志护理、病情护理、生活护理等干预,有效的改善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身心状态,让患者用健康的心态和更好的体质接受后续治疗,并且中医护理中的耳穴贴压、针灸、中药贴敷等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部分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本次研究中,分析了研究组患者经中医护理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患者经一系列中医护理干预后,病情均有所改善,患者视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中医症候有效率较高,护理满意度达93.48%,护理效果良好。综上可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能够从中医学角度对患者进行干预,帮助患者调节身体状态,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改善患者治疗心态,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