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赵 通
(西北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的联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改革开放40 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不懈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浪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依赖于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若想更好的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向世界分工体系及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就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转变。
马克思在其当时所处的时代就发现了“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当时所处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逻辑,奠定了我们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1]。在相当长的时期中,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即使如此,它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延伸的结果,体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度追求;另一方面,它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及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必然要求。全球化分工与资本的国际流动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交换,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利润最大化的销售市场。世界市场的开放,促使各个国家、民族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经济全球化提高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大量财富。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理论创新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主动融入全球化,即使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表明,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带来的必然是落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加强国际交往,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闭门造车是万不可取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九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要主动参与和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审时度势,迎难而上,努力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西方国家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用暴力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基本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世界各民族均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中国,先是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策略,错过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在摇篮里,生产力水平低下。鸦片战争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殖民侵略的正式开始,此后,我国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民族经济发展遭受到毁灭性打击。
二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市场。我国的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向前苏联的“一边倒”战略,基本断绝了与西方世界的交往,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始终在封闭中寻找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是经济全球化阶段。随着前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宣告瓦解,两个平行市场也随着结束。这一时期,冷战带来的紧张和不稳定因素消失,世界经济发展重新迎来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世界各国经济交往大幅增加,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在这一阶段改革开放使我们及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我国在一步步不断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也让我们认识到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自闭则共退”的道理:一是对国际市场的充分有效利用。我国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建立起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二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各项针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大力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使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快速成长。与此同时,外商投资还为我国带来的大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我国的企业通过“干中学”进行模仿创新,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之路,虽然也会付出一定代价,但有效的利用了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也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2-3],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劳动的世界分工不断细化,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已经是全球化经济的一份子。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经济全球化扩展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是贸易的全球化。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全球商品市场形成了一个整体。一方面,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其消费者不再仅仅来自于国内,而是可能来自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各国企业也不得不面对世界范围内更为广泛和激烈的竞争,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更为严峻。二是生产的全球化。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原料,销售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为有利的区位条件,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由于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不断突破国界的限制,成为国际化行为。国际分工协作体系不断细化,产品生产不再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行为,而是在全球范围内以最有效率的形式进行。三是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以及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猛增长,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效率提供了机会。此外,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金融产品交易为主要内容的虚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多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第二,科学技术创新将引领未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我国而言是如此,对世界经济发展而言亦然。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的大规模产生及快速更新,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产业结构。信息技术的发展还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使全球生产日益网络化,世界经济的整体性不断增强;新的信息传输方式以及快速的传递速度促进了国际间经济交往方式的革命,出现了许多新的投资、贸易和营销方式,使国际经济合作更加快捷方便,贸易与投资的效率更高;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促进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国际间产业的梯度转移,进而使各国经济的依存度和融合性不断加强。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的一块明显短板。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基础创新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效率,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三,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20 世纪末,随着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许多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转而寻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开始,在接下来的21 世纪,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显示出其在资源配置、传递信息、调节供求关系等方面的强大优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4]。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制度保障,为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提供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平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举措。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们实施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就斐然,但与此同时,各种矛盾与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在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也必须应对新的困难与挑战。当前我国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新挑战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二是逆全球化浪潮的影响。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灾难,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中更是首当其冲,经济发展受到重创。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有效需求不足,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不断攀升,一些国家债台高筑,在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中泥足深陷,严重拖累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时期。即使在危机已经过去十多年的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等仍处在经济的调整与复苏时期,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依然任重而道远。
长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是由欧美等西方国家主导的,他们依仗其主导地位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近年来,随着经济衰退,这些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逆全球化政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危害着自由贸易原则,除反倾销、反补贴等传统手段之外,又在技术、劳工、绿色环保等方面设置了一系列新的市场准入壁垒,由此导致的贸易摩擦与经济争端大幅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世界经济暂时呈现出“逆全球化”趋势。
长期以来,出口需求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随着我国传统贸易伙伴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外部需求疲软的状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涨以及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的成长,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消失,出口总额下降,外商投资也在不断减少。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并没有改变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必须正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仍同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正确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现实。
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出口或者说外需随着国际分工的演进,其内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说在传统的产业间和产业内以“产品”为界限的分工和贸易形式下,外需主要是通过跨国交易而实现商品价值,进而刺激产出扩大和经济增长的话,那么在以要素流动和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分工情况下,外需则成为“全球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5]。如果忽视外需,实际上就是轻视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全球资源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性,就是放弃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众多学者研究以及各个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出口占到世界总额的比重达到10%左右时,出口增速就会下降。我国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在2010 年超过了10%,2014 年达到12.3%[6],从1978 年到2017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355 亿元,增长到15.3 万亿元,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从0.8 增长到11.5%。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未来想要继续依赖高速增长的大规模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太现实。
应对上述挑战首先需要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问题。这就是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努力扩大内需。就是说,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依然疲软,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继续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大国内需求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或放弃外需。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世界,内需和外需都是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此外,相比于需求侧因素,对于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而言更重要的动力来自于供给侧改革。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是由于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的,是消费者的高端消费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7]。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是十九大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开出的“良方”,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为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基本上是靠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融入全球化经济的,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宽松的环境标准扩大出口,引进外商投资企业。现在这些开放优势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劳动力成本上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劳动力总量以及经济活动人口持续减少,人口老龄化情势不容乐观,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劳动参与率的提升困难重重。在劳动力由原来的结构性问题转变为全面性总量短缺的过程中,企业的工资水平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上涨幅度,生产成本大幅攀升,企业利润空间急剧压缩,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创造了近半个世纪经济增长奇迹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殆尽,原有经济增长方式颓势渐显,后继乏力。
其次,各类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涨。除劳动力之外的其他各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上涨趋势,成为我国步入高成本时代的另一推力。进入重工业化加速时代,我国对土地、原材料以及各类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迟迟得不到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缓慢,高污染高耗能以及一批“僵尸”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全部淘汰,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低,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低,导致了高投入、低产出的不利局面。基础性资源要素的价格上涨,通过生产规律向产业链的下游产业传导,最终导致生产成本在各个产业的全面攀升,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竞争力下降。
最后,贸易竞争加大。在我国启动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的升值压力加大,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减弱。而西方国家自金融危机以来持续的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以及东南亚国家等更具资源比较优势的新兴经济体的竞争更使得我国现有的出口困境雪上加霜,出口产业进一步受挫。
对外开放效益下降是由多重因素导致的。其中包括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水平,技术水平低,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进出口产品存在严重的不协调问题;贸易摩擦不断等。还有地区之间恶性竞争,过度的对外政策优惠,产品劳务的价格战等。其根本原因还是建立在物质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对外开放的进入门槛低,因此可能产生过度竞争,外贸的粗放型发展,以及过度依靠外部市场等问题,后果是降低开放效益。
进入新时代以来,虽然受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就全球范围的总体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仍在向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需要继续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但也应当认识到,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比较优势已发生了显著改变。在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已不能满足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更深层次要求,当经济发展的问题由总量问题转变为结构性问题。我国必须加快供给侧改革的步伐,依赖创新创造动力,坚持科技引领发展,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具竞争力的开放经济。
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货物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致力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努力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进一步提升开放经济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发展转变,并积极发展高质量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着当今世界和我国的发展大势,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进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实现。
第一,开放发展是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展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国际看,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均呈现出相对疲软的发展趋势,对许多像中国一样的高增长的经济体而言,数量的增长重要性已让位于质量改善的紧迫性,调结构、促协调、稳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需要共迎挑战,共面困难,开放发展有助于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合作,发挥各自的资源与科技优势,共同努力,携手并进,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与问题。
第二,开放发展理念是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已为我国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与经验所证实,这也同样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金科玉律。随着国际分工与协作的进一步细化与深化,生产的国际化程度空前提高,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开放发展之所以会发挥巨大作用,是因为它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促进国际分工,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国际竞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才能获得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所需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参与产业在国际间的梯度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充分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正确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三,开放发展理念是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开放发展有助于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只有坚持开放发展,才能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引进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才能及时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教训,学习世界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治理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国际性问题,实现能源节约与生态友好的绿色发展;才能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协商解决国际摩擦,平等互助,合作共赢,与世界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长期以来总体上中国是依靠资源禀赋的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低端嵌入”的方式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8]。由于主要承接和专业化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低端”的环节附加值太低,而且已有的劳动、土地等资源的比较优势正在失去。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就不能再靠这类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而是要依靠技术、质量、标准、管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并嵌入全球价值链。尤其是依靠创新驱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并且争取在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第一,拓展对外开放产业领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主要以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契机,承接境外制造业转移出来的生产能力,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带动国内制造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提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对外贸易扩张。如今,制造业的全球分工体系已经确立,短期内全球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热潮降温。取而代之的将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服务业的全球分工体系,服务业的全球转移和全球配置方兴未艾。服务业的开放和承接全球服务业务转移,将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的产业重点。而中国相对脆弱的服务业以及相对落后的管理体制,都在考验着新一轮的开放。
第二,以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标志打造开放型经济区域升级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决定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等省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其核心是营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内外资的投资都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商业环境。通过不断的完善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及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加优惠便利的政策环境吸引高端产业入驻,坚持贸易自由、税收优惠等基础性政策,形成集聚多项综合功能,法律法规健全有序,管理方式科学先进的自由贸易区,不断增强自由贸易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自贸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第三,推进“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60 多个,“一带一路”战略有五方面内容。其一,以亚洲国家为核心,率先实现亚洲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愿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其二,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其三,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其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其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从长期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沿线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个方面的联系,加快建立亚洲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密切合作,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产业转移,消化过剩产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有之路。
第四,引进国外要素突出引进国际创新要素。科技创新依托的是人才、科技、管理之类的创新要素。近半个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当今世界,科技与创新力量的对比仍相对悬殊,先进的科技要素以及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欧美等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新时代,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创新能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先机,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引进来”战略应当首先以引进国际先进创新要素为主,调整引进战略,从产品进口向要素进口转变。在以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始终以进口国外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为主,这种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这是由于我国企业同国外相比在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本方面存在比较劣势,我国本土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同进口产品相比,处于竞争劣势,导致企业不愿花费大量资源进行自主研发。因此,应当及时调整进口战略,侧重科技和创新要素的引进,利用国际先进的创新和科技要素提升我国的科研和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政治事务进行共同管理的理论,包括五个方面的核心要素: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规制、主体、客体以及效果。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诸多制约要素,主要体现在:各民族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极不平等的地位严重制约着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目前已有的国际治理规制一方面还远远不尽完善,另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各主权国家、全球公民以及国际组织各有自己极不相同的利益和价值,很难在一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上达成共识。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突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一种排外性的贸易方式,严重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非歧视性原则,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破坏了全球性生产和分工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对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危害。此外,贸易保护主义还严重冲击了全球贸易,使世界性的贸易摩擦增多,贸易争端加剧,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贸易自由化受阻。因此,应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妥善解决贸易摩擦,努力推进贸易自由化。
第二,增强全球金融稳定性。加强全球范围信息共享;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密切监测和应对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脆弱性;建立多层次的全球金融安全网络。提高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监管、杆杆率监管等方面大幅提高了监管力度,进一步扩大了监管范围,强化对影子银行以及场外市场衍生品的监管,以期防止因经济形势恶化,投资者大量抛售影子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而导致市场恐慌,流动性衰竭以及由此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长期以来全球经济治理,是由主要的强国主导,通过主权国家以及一系列国际组织来落实。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下,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组成的国际组织长期以来主导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并主导全球经济治理。近年来,随着新兴国家的整体崛起,尤其是中国实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参与度日渐提升,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发表的演讲中,首次全面诠释了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
具体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合作、发展和共享。世界各国应当坚持平等合作,不断加强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尽管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之间应当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以谈判与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共同为世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造一个稳定和平,自由宽松的发展环境。
因此,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多边框架下,促进全球多边治理机制的完善。加强多边合作机制,承担大国责任,发挥大国影响,积极推进全球多边治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第二,努力推动建立互利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保护主义。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我国需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平等参与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第三,积极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进程;完善全球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人民币世界地位,使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结算货币[9]。第四,积极参与并推进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修订,改变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上的垄断地位[10],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第五,提升国际贸易规则、全球金融稳定、地区和世界安全、全球公共卫生等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履行大国责任,树立大国形象。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新型开放经济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我们应当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第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高效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只有始终一贯坚持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才能消除与世界经济在制度上的基础性障碍,才有可能实现与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资源的自由流动,才能更加高效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真正深度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应当以完善产权制度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核心,建立产权明晰,保护得当,价格机制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共存,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应当继续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打破行政垄断,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第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首先必须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由劳动力数量比较优势以及大规模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由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末端向中高端迈进[11]。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培育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瞄准国际标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实现供需平衡的必然之举。
第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也最持久的动力,是建设现代化新兴开放经济体系的核心战略。我国应当以世界科技前沿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基础性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效率。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