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抗战题材电视剧的美学建构
——以《铁血将军》为例

2019-02-10 11:56郝静静安皎毓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铁血将军抗战

□郝静静 安皎毓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铁血将军》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山西作家影视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优秀抗战题材电视剧。电视剧在特定的抗战时代背景下表现人物命运,具有厚重的历史写实感。这种影像风格一方面深沉而又鲜明地传导出作品的忧患意识和角色的人生使命感,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抗战岁月的追忆和残酷战争的批判性展示,构成了一幅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面。平实朴素而又富于艺术表现力的叙事结构,反映和概括了范筑先将军同山东聊城百姓共同浴血奋战的故事,在揭露日本军丑恶罪行的同时,着重展现了人民在苦难中的不屈抗争。与此同时,在表演风格的把握和空间环境的设计上,也体现了一种质朴写实的作风。不仅成功地营造出特有的地域文化色彩,而且与电视剧内容构成了一种相得益彰的真切的艺术效果。

一、真情实感的诗化叙事设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了“诗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认为“两者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叙述已经发生的事,一个是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诗比历史更富于哲理性,更值得认真关注。因为诗所描述的是普遍性的事实,而历史讲述的是个别事件。”[1]由此可见,诗与历史都注重艺术叙述的真实性,而诗在表达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打磨,能够概括出社会生活最本质的一面;诗在历史真实的层面上反映出人对于社会的认知和感悟,归纳出寻找生活真谛的方法;诗在包容个例的同时遵循普遍性事实,提升起诗在艺术领域的高度。

“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在解读史诗化作品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抗战题材电视剧《铁血将军》直面抗战的峥嵘岁月,用影视化语言串联起真实的历史事件,做到了影视艺术的诗化表达,全方位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史上国共联合抗战阶段的历史,着力塑造出战斗将军范筑先的英雄形象。这部电视剧以严肃的创作态度最大限度地反映历史的真实,既融合诗的意境美,又包含历史的真实美,其史诗化叙事风格独树一帜,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史诗化叙事作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表现历史的厚重感,增强作品的史诗性。《铁血将军》做到了既尊重历史的真实面貌,又能艺术化展示历史的恢弘,是一部真实反映鲁西北地区抗日战争史实的影视作品。全剧以山东地区真实的抗战历史为叙事背景,故事情节发展紧而有序,将家国的危难史和个人的成长史有效缝合,以聊城百姓抗击敌寇为叙事动机,将战争岁月中的人情冷暖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中华民族在艰难境遇下留存的崇高人文情怀。电视剧的叙事以山东各地的沦陷作为开篇,战士们面对来势汹汹、步步紧逼的日本鬼子毫不畏惧,听从范筑先将军的指挥,绝不南撤,坚守阵地。随着范筑先发展的抗日队伍日益壮大,战士们经过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将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这支队伍历经战争的艰难险阻,最终收复失地,用生命的鲜血在山东聊城的土地上留下永恒的印记。正因为对应了诗与历史的“真实”,电视剧所描绘的抗战过程在平稳中不断掀起高潮,范筑先为核心的将领们布局周密,有勇有谋;前线战士奋力搏杀,视死如归;乡亲们倾其所有,支持抗战;将军家属保障后勤,英勇献身。这部电视剧深情地刻画出抗日战争中前线士兵——指挥领导——底层百姓——后勤家属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中英勇斗争的士兵们代表着民族存亡之际的英雄群像,他们肩负时代重担,心系国家兴亡,能够唤起观众对峥嵘岁月的集体想象和全民回忆。第二个层面中有勇有谋的革命将领们带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是英雄主义的集中化展现和凝练化表达,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身上具有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节增加了电视剧本身的悲壮意味。第三个层面中在社会底层流离的百姓们,是维护民族革命最坚定的守护者,其中以土匪头子收归部队为典例,他们不仅是战争残酷性的见证者,也是战争全民化的参与者。这些人物角色的转变更能体现出铁血将军的智慧和温情。第四个层面中倾尽所有支持抗战的将军亲属们直接受到了战争的波及和影响,范筑先的孩子作为青年代表在战争中寻找爱情,但最终以牺牲的悲剧结束。这种包含了家国叙事之外的情爱叙事,体现出青年男女之间洋溢的温情因素,但却并没有消解战争的残酷性,反而增加了悲剧色彩和伤感意味。电视剧中四个层面涵盖的人物,关系紧密,感情深厚,在这场激烈的民族斗争中表现出共存亡的大无畏精神。

全剧以战前、敌后两部分进行交叉叙事,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增加了电视剧的叙事内容,更扩大了战事背后的表现空间。《铁血将军》的叙事结构成功地将家与国联系起来,搭建起军民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桥梁。电视剧刚一开始,范筑先的小女儿姗姗就病重在床,范筑先顾不上带女儿看病就赶到省府复命。离开前为了让乡亲们放心,即便女儿病情恶化,几近昏迷,他也没有让全家人离开县城一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范筑先刚离开,他的儿子树黎就被绑架。当范筑先遵守约定返回县城,感人的一幕出现了:乡亲们都眼泪汪汪地围在城口,拿出凑的钱准备赎出范树黎。电视剧真情实感的叙事设计,体现了单纯朴实的军民情谊,生动再现了底层百姓和这位指挥司令在抗日战争中建立起的深厚革命友谊,以真情入戏,十分触动人心。家国一体,这位铁血将军既要爱护家庭,又要保卫祖国,电视剧抓住二者间的矛盾点展开叙事,在家与国之间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心路历程,比单纯描写历史史实的作品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铁血将军》兼具诗与历史二者的“真实”,在抗日战争背景下谱写出一曲英雄赞歌。

二、人物角色的圆形形象构建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将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扁平人物最纯粹的形式是基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的;当其中包含的某一要素超过一种时,我们得到的就是一条趋向圆形的弧线了。”[2]小说中不同类型的角色各有其性格,扁平人物个性简单,相较于圆形人物没有复杂的性格变化,正是由于扁平人物形象的单一固定,因而艺术创作的焦点往往放在内涵更加丰富、性格塑造更有张力的圆形人物身上。他们不仅具备稳定的性格特征,还能够在情节发展中展现性格隐含的多面性,相较于扁平人物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福斯特的小说创作理论同样适用影视艺术,电视剧在构建人物形象时,会在主要角色身上画一道圆形的人物弧,伴随着影响人生轨迹的情节发展,使其塑造的形象成为带有主角光环的圆形人物。

《铁血将军》是一部成功刻画范筑先将军抗战英雄形象的影视剧作品。该剧以范筑先将军为原型,讲述了国共合作抗战时期,身处山东聊城的范筑先将军与身边的共产党部下联合抗击日寇,最终誓死保卫家园的故事。剧中范筑先的形象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基于真实的历史故事改造而成,范筑先鲜明的性格特点和独特的角色特征不仅代表着单个的英雄形象,也是众多革命先烈的群像展现。电视剧在重现范筑先将军原型的同时,创作出让观众感同身受的铁血将军形象,体现“现实人物的现实故事”,还原出一幅真实的抗战图景。

电视剧在塑造这位有血有肉的战斗将军时,作为主角的范筑先不仅是“铁血将军”更是“贴心司令”“铁心父亲”。他的形象在不同场合具有多面性: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鬼子和胆小如鼠的上峰主席,他是横眉冷面的铁血将军;面对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和并肩作战的共产党员,他是无微不至的贴心司令;面对温婉贤淑的妻子和自己的骨肉,他是不流一滴泪的铁心父亲。范筑先既有英雄气概又有儿女情长的将军形象是真实可信、深入人心的,他保家卫国、忠于职守、为国为民、尽职尽责的形象深深印刻在观众的脑海。

福斯特认为“检验一个人物是否圆形的标准,是看他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3]《铁血将军》中,主角范筑先做事,就讲究一个“服”字。他身为国民党将领,对待身边的中共党员姚郁光、张翰亲如兄弟,给予他们十分的关心和信任,他用真心让两位共产党员“诚服”;他智取从卢沟桥撤退的国民党溃军,用一番动情的演讲征服了这些士兵,战士们重新燃起保卫祖国的斗志。不仅如此,范筑先还收编了土匪栾小三,感化了土匪葛大凤,他们心悦诚服地跟随部队参加抗日,为祖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正因为范筑先刚正不阿,不带丝毫偏见的真诚相待,才能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铁血将军》的主角范筑先是典型的圆形人物,他铁血又柔情的形象能够深入观众的心灵,引起观众的共鸣,《铁血将军》成功塑造出范筑先“多面将军”的形象,为抗战电视剧塑造主角做出良好的范本。

三、综合手法的悲剧美学建造

在《悲剧心理学》中,朱光潜先生给悲剧定义为:“是崇高的一种,与其他各种崇高一样具有令人生畏而又使人振奋鼓舞的力量;它与其他各类崇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用怜悯来缓和恐惧。”[4]“简言之,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在悲剧观赏之中,随着感到人的渺小之后,会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的感情。”[5]悲剧作为一种戏剧题材,相较于过分圆满的喜剧有着更高的审美价值。某种程度上,悲剧并不等同于崇高,而是展现崇高,人们在悲中寻找真实,体验快感,感受戏剧崇高悲壮的美。悲剧中充满命运和矛盾的挣扎,能够揭露人生真相,让人在唏嘘之余感受到从内心深处生发的生命意识,使戏剧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因而悲剧式表达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特别是选取某个具有代表性的主体来展现一个悲剧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悲剧意识经常反映在英雄主题的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痛苦遭遇往往会转化为让人脱胎换骨的巨大推动力,同时这种力量也会带动观众的积极性,达到由悲生美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悲剧影像的独特美学风格。

电视剧使用悲剧手法往往会营造出一种相对宏大的叙事场面,以此增加戏剧张力,制造出更好的视觉观感。《铁血将军》以战场上留下的一片片鲜红拉开序幕,用血染的开篇,深入战争最残暴的部分,深刻体现出抗日战争的惊心动魄。战斗开始前,头顶上日军的飞机呼啸而过,一颗颗炸弹投向地面,火光四溅,人们纷纷窜逃;战斗打响后,城墙上的士兵们拼死抵抗,面对日本鬼子毫不畏惧。电视剧用模拟化的手法展现了山东地区的沦陷过程,在虚拟的地图上日本鬼子的飞机遍布各地;在搏杀的战场上士兵们身后蹦出一次次火光。伴随着剧中悲壮的音乐,奋勇杀敌的战士们虽然一个个倒下,却都拿出视死如归的气势。鬼子用炮弹,我们拼刺刀,剧中一幕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画面撕心裂肺,仿佛血雨腥风的战争就发生在眼前,使得观众能够深刻体会这段切肤之痛。《铁血将军》是一部艺术手法精湛的影视剧作品,在战争的暴力中体现美学、在英雄牺牲的悲剧中突出美感,以宏大的叙事展现艺术崇高之美。

电视剧《铁血将军》完整地呈现了一段英雄以身殉国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范筑先的悲剧人物形象。范筑先在日寇罪恶的暴行面前,并没有熄灭抗日战争的希望。经历过亲人和战友的生离死别,不仅没有使范筑先意志消沉,反而使他更加坚毅地留守在这片土地,而当敌军冲破最后一道防线,他更是通过自我牺牲的行为表现出了一种对抗战胜利、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是军人,就该血洒疆场,马革裹尸”,电视剧延续英雄叙事的传统,以战士们的英勇牺牲作为结局,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在鬼子全面攻城之际,范筑先决定独守聊城,命令所有人撤退,独自坚挺到鬼子攻破的最后一刻。当他靠在战友的身旁,看着横尸遍野,他掏出手枪,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虽然悲剧式结局不可避免地出现英雄末路的窘境,但作为一名保家卫国的革命将领,捐躯报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正是这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勇气才能够体现人物身上蕴含的最强烈的痛和苦,展现出剧中富于悲剧意味的国殇之痛。主人公范筑先的不幸牺牲,不仅使人心生怜悯,痛恨战争,而且催人奋起,带给人民和民族无限的希望。在观众产生强烈悲剧感的同时,这部电视剧建造起一种崇高悲壮的独特美学风格。以沉郁的悲剧风格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不加粉饰的赤裸裸的真实,从而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

四、结语

整部剧以山东地区的抗日进程为线索,将整个抗日战争阶段的社会历史做了串联性的记录,从而辐射出抗战时期更为广博的社会历史内容。该剧将抗战各个阶段联系起来,表现出抗战初期的热情和抗战过程中的艰辛,通过一种经纬交织的艺术结构和叙述方式,构成了一幅连续的、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在这幅巨大画面的展示中,电视剧有意识地把善与恶都陈列出来,并通过这种陈列和对照,对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进行了严格的审视。可以说,场面、事件和人物活动的历史纪实色彩,鲜明的善恶区分,即为电视剧带来了独特的风格特征,也使该剧在史、诗、思三者的结合上产生出久远的思想价值和形象价值。

电视剧出色表现了以范筑先为代表的爱国将士崇高的人生选择和精神气节,把历史进程的客观性与人物命运的传奇性结合在一起进行表现,从而使电视剧体现出一种动人的情感力量。剧中几条情节线时分时合,时而平行时而交叉,既从容地呈现出了辽阔的时空背景,又在充分提供主要人物性格发展机会的同时,拓展了整个故事背后的深层信息。

《铁血将军》作为史诗化的影视剧,不仅立足于把握人物命运与时代命运之间的关系,而且将历史的回望和现实的关照联合起来加以综合表现,尽可能拓展叙事容量,挖掘出更加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社会历史意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电视剧将真实历史事件贯穿在影片中,它们是岁月长河中的不朽记忆和永恒存在,是片中人物情感发展和思想转变的背景和基础。这段历史和这部电影有机结合,互为文本,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铁血将军抗战
铁血战鹰队 集结,猎人特训营!
我家的“将军”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铁血舰长闯也门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将军
将军驾到
铁血战旗红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