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四重性探析*

2019-02-10 06:41丁春福刘晓晴
关键词:特色建设文化

丁春福, 刘晓晴

(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 1108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问题,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2016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第一次把上任以来反复强调的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列提出,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即“四个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关系。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3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同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应该如何理解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呢?笔者认为至少应从四重性方面去认识和把握。

一、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不仅对于文化自身建设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先决条件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由于其日益彰显出的独特影响力而被高度重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坚定了把文化软实力做大做强的决心,并将文化建设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同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也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0由此可见,文化自信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也是意义重大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向上、勤劳奋进的民族,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热情和期盼从未减弱。在追求更高品质物质生活的同时,人民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潮流,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对先进精神文化的热切期盼和追求,我国文化建设应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础,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潜力。应以政府为主导并充分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敏锐性,在积极倡导社会主流文化的大前提下,积极引导和鼓励市场创造更多大众文化的新成果,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

文化自信处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位置,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理论根基,是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变为现实的精神支柱。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定内涵,并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安排。可以看出,党中央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上的决心坚不可摧,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的信念坚定不移。

2. 文化自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后,要想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建设与发展。文化自信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又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一方面,文化事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是“硬实力”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绩显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相比2012年提高了67.4%,年均增速13.7%”[2]。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日益发展壮大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减少我国人才的流失,进而为推动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文化自信有利于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其次,文化自信在我国具体政治制度选择与发展完善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传承千年,在当今社会仍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正是在“以人为本”“人民当家做主”等思想的指引下建立起来的。最后,文化自信也能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不断提升,从而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质量。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在社会文明建设过程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大的现实情况下,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冷漠,“邻里相见不相识”几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扶不扶”是近年来社会舆论重点关注的问题,医患关系、教育问题等方面也出现了不和谐音符。而文化自信恰恰是破除这些症结、化解信任危机的一把金钥匙。例如,“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对于培育人们健康的身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良好的发展意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3]生态建设要在秉持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基础上,全面贯彻现代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以文化为引领,用法治作保障,使生态文明观成为公众的日常意识并在生活中付诸行动,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3.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助推器

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的本色,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的驱动下,世界各国之间在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频繁,中国的文化作为世界灿烂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曾经为世界文化乃至文明演进作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

“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4]然而近代以来西方总是在强行鼓吹“文化的对立和文明的冲突”,极力推行西方文明的单一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坚持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借助各种形式对发展中国家灌输和渗透资本主义文化和发展模式,企图消灭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华民族向来重视文化平等,从不给其他外来文化贴标签。习近平指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世界各国应该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以包容的心态和谦逊的态度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到世界文化舞台的中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

二、文化自信的紧迫性

文化软实力的博弈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文化仍然存在着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自身发展不充分以及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等严峻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 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平衡不协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转变,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平衡不协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凡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万亿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5%,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30%。当前,中国的经济仍旧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扎实推进,外汇储备规模持续保持在3万多亿美元。然而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相比,现有的文化建设成果显然处于弱势地位。根据2017年全球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仅位列第25名,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文化贸易产品比较优势总体水平较低,大部分核心文化产品比较优势指数均低于1。”[6]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从未松懈,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的短板难以在短时间内补齐,因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依旧处于劣势地位。例如,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总体水平方面难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虽然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文化贸易出口额每年都在稳步增长,但核心文化产品数量少、对外依附性高,这种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扭转,使得我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成为必然。尽管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磨练与洗礼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但实际上我国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产品制造过程中并未充分发挥这份得天独厚的优势,间接导致我国生产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高,缺乏特色与亮点,中国文化品牌的知名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海外文化宣传范围和深度十分有限等结果。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自信。

2. 国人当下文化自信仍然不足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境遇导致中国人埋藏于心的文化自信不足。历史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个人的因素等都造成国人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传统文化影响力不够,崇洋媚外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大门的打开,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西式快餐迅速涌入我国,新颖独特的口味迅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食西方快餐的风潮。另外,随着大众网络媒体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则相形见绌。这些现象主要发生在年轻人群体中,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从中汲取真正的营养,导致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信念产生动摇。如果不加强文化宣传和保护意识而任其发展,很可能造成国人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感的错位。因此,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宣传,扭转国人文化不自信的心态,将文化自信融入国人的思想中、血脉中、灵魂中。

3. 西方意识形态对文化自信有较大的冲击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一些西方国家及敌对势力借机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普世价值观”的口号作为遮掩,大肆向中国民众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思想,借助大众媒体和网络平台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使得部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遭到严重扭曲与破坏,导致构筑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过程变得困难重重。国际上的一些敌对势力也利用中国发展中尚存的问题,极力贬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都给中国文化安全局势造成了巨大威胁。我国面临的“西化”问题看似无形,实则无处不在,国民由于缺乏判断和鉴别能力容易被误导。例如,近年来美国娱乐文化已成为部分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好莱坞娱乐背后隐藏的美国文化随着电影的出口传播到世界各地,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加速落实国家各项文化举措,遏制西方意识形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侵蚀,是今后推动文化自信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三、文化自信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许多领域的科研水平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的提升,科技水平的提高,政治文化的繁荣发展,都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为文化自信提供政治保障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三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7]实践还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地将其逐渐与中国革命实践相融合,架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发展桥梁。改革开放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有了根本的政治保障,就能始终保持活力,在世界文化浪潮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8]。

2. 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的奋斗,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这条艰难而光明的道路上,我们选择用中国智慧来应对外来困难,始终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指引,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开拓出一个全新的中国思路,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长期低迷阶段,而中国经济却仍然保持稳步向上发展的势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依然按照预定轨迹前行,并开始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在科学技术方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蓝图越来越清晰,多项重大科学成果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从蛟龙、天眼到墨子号、量子科学研究等,高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科学家攻坚克难,在许多科研工程项目上用几年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向世界展示了惊人的“中国速度”,这必然会提振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文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反映,软实力与硬实力共生。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与本国文化的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繁荣的经济为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9]。

3. 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斐然为文化自信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与力量源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除了取得文化产业方面的巨大成就让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之外,“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中华民族仁爱、和善等传统美德得以传承,一些优秀的民俗节日也得以保留。同时,近年来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到目前为止,已有80多个国家建立了250多所孔子学院,共有13万多学员,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传统文化和民俗节日文化等。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文化逐渐走出国门传播给世界各国人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10]。思想文化建设上取得的众多成就,直接推动了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发展,为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

四、文化自信的长期性

文化自信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克服各种干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1. 文化自信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文化建设需要在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合力推动下完成。文化是国家富强的灵魂,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当中,并随着这四个方面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一个方面发展不足都会对文化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文化自信的发展和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文化自信又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从个人精神面貌的培养到整个国家文化实力的打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增强文化自信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漫长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种新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部分。它牢牢扎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凝结而成,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实际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在文化上的深刻体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始终把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纵览历史可以发现,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是漫长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完善才能更加成熟。同时,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自身发展规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全面提升中国人民的综合文化素质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文化自信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 文化自信要克服各种外来文化的干扰和破坏

外在因素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甘于自己的衰落,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破坏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形象。两种制度、两种模式的较量越来越显性化、长期化。国内一些敌对势力也打着“揭示历史真相”的旗号,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不断抹黑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制造各种事端阻碍和破坏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这些“杂音”也会对文化自信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11]。

总之,实现文化自信的过程是漫长的,对此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极大的耐心。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扎实推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这样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猜你喜欢
特色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