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倩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肺癌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在所有肺癌患者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最为常见,其在总肺癌患者中占比月达到80% ~ 85% ,其中大约 75%的 NSCLC在确诊时已是晚期。而鳞状细胞癌 又占据了NSCLC 患者总数的30% 以上,其主要治疗手段包 括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目前 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与 VEGF-2 结合后,阻断了VEGF 与 VEGFR-2 的结合,进而导致VEGFR-2产生了自动磷酸化[2],使其能够发挥对后期相关肿瘤信号转导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肿瘤血管生成率,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
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应用阿帕替尼治疗肺癌患者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即手足综合征,有调查数据显示,该不良反应发生率在27.84%左右。手足综合征是患者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后十分多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临床症状显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必须添加优质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的健康以及病情控制效果。
本科室有1例右肺鳞癌晚期患者,经阿帕替尼口服给药方案治疗后第 7 天发生了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 ,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汇总如下,以期为其他该类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患者 ,付某某,男性,5 4岁,诊断为“右肺鳞癌(cT4N1Mx)” ,GP方案化疗一周期 ,患者病情进展 ,遂于2017 年 11 月 20日 ,经患者知情同意 后开始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0.25g每日一次治疗。11 月 27日开始增加剂量为0.5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翌日开始患者出现足部异常感,未予以重视,后患者趾端肿胀和疼痛,12月14日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减量至0.25mg每日一次 12月19日情况恶化,患者双足趾端破溃伴出血,剧烈的疼痛感致使患者不能正常行走,遂入院就诊,结合病史考虑为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症可能。
患者入院后首先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病史等,并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等靶向药物相关知识,包括构成、用药方式等,同时重点告知患者该类药物应用后常见风险和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全面的心理准备,并告知其手足综合征是该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教会其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自我观察及护理。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分级标准将HFS分为三3级 ,1级表现为轻微的皮肤改变或皮炎伴感觉异常但不影响日常活动 ;2级表现为皮肤改变同1级,并伴疼痛,轻度影响日常活动,皮肤表面完整 ;3级表现为溃疡性皮炎或皮肤改变伴剧烈疼痛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组织破坏,如脱屑、水疱、出血、水肿等 。本病例 患者表现为双足趾端破溃伴出血,剧烈的疼痛感致使患者不能正常行走, 属于 3级HFS。处理方法为抗感染止血、减量用药,补充B族维生素,局部外用维E霜保持皮肤清洁湿润。
教会患者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对其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协助患者做好手部和足部等末梢血管丰富部位的保暖工作.日常做好皮肤清洁。若患者局部皮肤已经出现水泡并且已经破裂,首先需要清洁创口,并进行消毒和抗感染处理,如果疼痛严重可采取镇痛措施。若创口进展至重度需即刻停药,带毒性减退后继续用药处理。在饮食方面,患者禁食辛辣、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较高的食物,也应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及饮食的少量多餐原则,每日多饮水,多休息。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戒烟戒酒,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 GFR)酪氨酸激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够对VEGF结合后产生的信号传导进行有效阻断,进而发挥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作用,有效延缓和控制患者的肿瘤进展。但是该药物的应用也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风险,其中血压异常升高、肝脏或心脏毒性等等均为该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研究结果显示,手足综合征属于该药物剂量依赖性反应之一,即该药物剂量的增加可导致患者手足综合征发生风险的升高[3]。引起手足综合征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但是手足综合征是甲磺酸阿帕替尼不良反应无疑,由于其临床症状显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随着这种新型抗肿瘤药物投入到临床的应用,需要我们在临床及护理工作中多予以注意。精心护理,缓解症状,保证治疗的连续性,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今后 ,医护人员在疾病治疗相关指南标准下实施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并为患者制定和提供个体化护理方案,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及不良反应症状的缓解具有意义,同时该种做法还可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