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官嫦,徐 铭,余道莉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病理科,贵州 遵义 564500)
宫颈癌作为临床常见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具有一定发病率及死亡率,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宫颈癌发病逐渐开始趋于年轻化方向发展,且患者中多在HPV感染因素下诱发,故可通过临床中相应临床检验的开展实现对患者的有效筛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癌变率[1]。因此,为研究分析高危型HPV及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本院260例筛查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将2015年12月~2018年9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宫颈癌筛查患者共26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260例门诊患者中,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7.52 6.34)岁,其中已婚148例,未婚112例,均有性生活史。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及阴道镜活检。
患者需在月经周期结束3~5天内接受检查,且检查前24 h内需禁止性生活及阴道用药。
高危型HPV:采用美国豪洛捷HPV检测设备(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以及用设备与厂家匹配的HPV-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然后用PCR仪过夜孵育,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检验。检测结果检查当日,冲洗患者阴道后,使用宫颈刷于宫颈上皮组织取样,进行检测,若患者HPVDNA病毒携带量>103copies/ml则为阳性。
液基细胞学:采用专用液基细胞试剂盒采集宫颈口脱落细胞为样本,使用全自动薄层细胞制片机制片(美国新柏氏产品),其后根据细胞核形态及样本质量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阳性检测指标:非典型鳞状细胞、鳞状上皮内高度或低度病变。
阴道镜活检:经阴道镜辅助取宫颈口0点钟、3点钟、6点钟及9点钟方向上皮组织细胞进行组织活检,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为阳性指标[2]。
以阴道镜活检结果为依据,分析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联合筛查效果。
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阴道镜活检后,260例患者宫颈癌筛查结果为阳性者共106例,经高危型HPV检查后,敏感度为62.26%,特异性为67.81%,准确率为72.64%;经液基细胞学检查后,敏感度为64.15%,特异性75.47%,准确率为74.53%;经联合检测后,敏感度为82.08%,特异性90.56%,准确率为92.45%。以阴道镜活检结果为依据对比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宫颈癌筛查效果后得知,二者联合应用后的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单独检测效果,P<0.05。(x2=7.0638,7.3208,7.6038;P=0.0223,0.0257,0.0223)
目前,临床中对于宫颈癌筛查所用检测方式较为多样,虽均具有一定筛查优势,但在HPV病毒载量、病变组织检测等方面无法做到兼顾,故仍存在应用局限,而阴道镜活检作为宫颈癌筛查金标准,由于检查方式具备侵入性且费用相对较高,故患者依从性较差。
研究结果表明:以阴道镜活检结果为依据对比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宫颈癌筛查效果后得知,二者联合应用后的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单独检测效果,P<0.05。分析原因:液基细胞学是目前细胞学检验方式发展所出现一类检验方法,相较于前代宫颈刮片细胞检查方式,稍差敏感度及准确率均有了明显提升,但无法对HP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故存在一定漏诊率;而高危型HPV作为有效评估宫颈癌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可通过检测有效了解患者HPV感染分型及病毒载量,但无法从细胞组织变化角度进行准确诊断,故对于病毒载量较低者易出现误诊[3]。
综上所述,高危型HPV及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联合应用,相较于单一应用,可有效提升筛查效果,实现对患者的有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