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留平,黄 娟,钱 媛,张素云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1.妇科;2.病理科,江苏 盐城 224699)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且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患者就诊时已届晚期,因此卵巢恶性肿瘤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1]。其中卵巢上皮性肿瘤最常见,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目前并无有效治疗手段。
收集本院2015~2018年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新鲜卵巢癌组织40例。取组织标本离体后10 min内置于液氮罐内迅速冷冻后置-80℃保存。上调组患者年龄24~62岁,平均(35.3 0.2)岁,下调组年龄23~65岁,平均(45.2 0.4)岁,对照组年龄28~75岁,平均(48.5 0.2)岁,3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
①主要试剂:酪氨酸蛋白激酶A3受体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兔)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有限公司。②检测途径:转染ephrinA3至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ephrinA3上调组、ephrinA3下调组及空白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SKOV3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时荧光定量P C R 检测显示,上调e p h r i n A 3 后SKOV3表达水平升至(86.3 2.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未转染对照组的表达水平(32.4 3.2)%(P<0.05),而下调组的表达水平(50.2 0.7)与未转染对照组(48.5 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ranswell实验发现上调组侵袭细胞数量为(79.22 0.3)个/视野,明显高于未转染对照组的(22.10 1.7)个/视野(P<0.05),而下调组的侵袭细胞数量为(25.61 2.4)个/视野,与未转染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ranswell实验发现上调组迁移细胞数量为(82.3 0.7)个/视野,明显高于未转染对照组的(22.5 0.8)个/视野(P<0.05),而下调组的迁移细胞数量为(29.50 1.3)个/视野,与未转染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phrin是与Eph受体结合的配体,根据对细胞膜的锚定方式将其分为Ephrin A、Eph-rin B这两亚家族[2],目前已有研究显示,Eph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最大的分支,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EphA1作为第一个明确的受体,已经被发现在肝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实体瘤中表达[3]。EphA2在人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中表达水平也增高,而且增高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行为正相关。且本人通过实验证实ephrinA3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并且可能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与肿瘤组织的组织类型和侵袭性正相关[4]。综上所述,Eph/Ephrin受体配体有可能成为多种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为了进一步研究ephrinA3对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等生物特性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将ephrinA3转染至SKOV3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phrinA3能明显增加SKOV3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卵巢恶性肿瘤预后差,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强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初步证明,下调ephrinA3的表达后,SKOV3细胞的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上调ephrinA3提高了卵巢SKOV3细胞的侵袭、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且抑制其凋亡,本研究初步表明,干扰ephrinA3的表达能影响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综上所述,下调ephrinA3表达能够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迁移并促进凋亡,有望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但是Eph/Ephrin受体配体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且在不同部位肿瘤中表达高低不同。因此研究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将为今后肿瘤的诊疗方向提供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