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娟
(眉山市东坡区妇幼保健院,四川 眉山 620010)
在产科,产后出血是一种高发的突发性现象,诱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性出血,通常所占比重达到3/4,胎盘畸形、生产创面较大、羊水量较多、胎儿体积较大、患者体质相对虚弱等。因此针对产后出血运用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对产妇生命具备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取得的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32±5.42)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48±1.25)周;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7.13±4.22)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8.52±1.46)周。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对照组运用的宫缩剂包括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凭借其子宫收缩调节的机制实现止血作用,若是产妇分娩之后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就要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等治疗方案,或是进行B-Lynch缝合,还要采取宫腔填塞、子宫按摩等辅助性护理干预手段。观察组就是基于上述治疗方案,运用阶段性护理干预手段,汇总如下:
1.2.1 病因分析:患者在生产一天之内,务必实时监测患者阴道出血量、机体代偿情况、失血速率,分析患者的脉率与血压是不是超过正常情况。因为分娩之后预测出血情况几乎是做不到的,因此就要预先准备集中可行的止血方案。并基于此,分析病患是不是有尿储留的症状,采取导尿管留置的措施,还要实时监测患者的排尿状况与尿量[1]。还要进行凝血功能与阴道各项指标参数的检测,诊断软产道创伤、胎盘残留、宫缩乏力、凝血异常等症状。若是患者有出血体征,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止血。当然,护士应该提前跟产妇进行心理建设,展开健康宣教与指导,排解产妇心中的不安与焦虑等不良情绪。在和产妇进行交流时,护士务必始终保持积极、正确的态度,以亲切、和蔼的口吻和产妇交谈,进而使得产妇得到心理安慰与激励。
1.2.2 止血处理:运用补充血容量、促进宫缩、运用抗感染药物等措施,高效完成止血。在此环节中,务必实时监控患者的各项体征情况,并且观察患者心理上的改变,若是出现异常,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处理。指导产妇调整体位,如此不但能够使得止血治疗过程中医生更为便捷,产妇自身还能够更加舒适。
1.2.3 康复护理:止血治疗阶段结束之后,阴道出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可是患者的生命安全还是处于相对危险的状态,因此要继续监测其各项体征。要进行会阴部位的保护,清洁并且干燥该部位,运用正确的方式消毒该部位。在实际护理时,应该进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细菌侵袭的问题,合理运用抗菌药品,避免出现感染。护士务必和患者形成良好的交流关系,如此便能够更好地知道患者的疼痛与不适,给患者不时进行热敷与按摩。强化健康宣教与生活指导,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纠正,并且教导患者规律作息,均衡地摄入营养,适当下床进行行走与活动,当然活动的轻度与幅度应该适当控制一下。嘱咐产妇及其家属提升自控能力,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如此便能够促进自身的康复。若是机体产生异常体征,就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复诊。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7.62±1.42)min,住院时间(10.02±1.4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31±2.11)min,(1 5.2 3±2.5 6)d,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现产后出血会使得产妇分娩之后恢复健康的风险增加,甚至会出现死亡的后果,因此务必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产妇在自然生产或是剖宫产术之后,会产生凝血异常、宫缩乏力、软产道受损等现象,并且进一步会诱发间歇性或是持续性的阴道出血症状,由于失血量较多,就会使得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务必运用有效的止血手段,在第一时间运用针对性的药物与手术展开治疗[2]。
在产后出血治疗时,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促进产妇的康复。在止血处理的各个阶段中,应该依照产妇治疗的具体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手段。在止血处理之前,务必从各个方面分析产后出血症状的诱发因素。并基于此,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在真正开始治疗之前,应该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还要纾解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在止血处理的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极大预防意外情况的力度。在止血处理之后应该展开康复护理,避免出现并发症,还要在日常生活上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此便能够使得患者以规律并且健康的习惯生活,并且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这就有利于患者产后康复。
总之,产后出血产妇接受阶段性的护理干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止血成效,并且可以使得恢复阶段的安全风险显著降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