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快辽宁文化产业发展

2019-02-09 21:34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辽宁省文化产业

葛 震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编辑部, 辽宁 沈阳 110036)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赋予产业地域特色,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对全省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详细规划,提出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六山一水三分田”,辽宁文化在我国城市文化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辽宁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一、提升文化产品思想境界

当今时代是文化多样化时代,在引进和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还应向世界输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当代文化的成果。文化产品的输出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为核心,将饱含优秀民族精神与文化特色的思想观念融入其中,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境界。

1.融入优秀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辽宁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厚,为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资源支持。将优秀民族精神融入文化产品,能够提升文化产品丰富的思想意境。以辽宁省动漫产业为例,悠久的历史和古文化为动漫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满族文化的形成、清文化的开创、红山文化的历史等特色元素,以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优美的山水景致,为动漫产品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元素。近年来,沈阳动漫基地推出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连动漫走廊创作的《聊斋》故事等,都选材于中国古代故事,以传统式的造型方法融入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以“动漫”为有效载体,在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和巨大的发展力。

2.吸纳多元文化要素

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历程中,汲取百家之长,不断完善并推陈出新,与民众的精神追求相融合,应和时代潮流,形成了独有的气质。辽宁省文化产品开发应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整合,在继承特有意境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深入挖掘,科学利用,兼并八方智慧。区域产业发展应结合自身文化的特点,积极吸收融合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元素,借鉴国内其他省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最终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业生产、商业营销、大众消费等产业体系,打造富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让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变为大众文化,让民众发自内心地为“中国制造”埋单,让优秀传统文化最终赢得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市场[1]。

二、创新塑造文化品牌

文化产品品牌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在国内外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得到证明。辽宁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地区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积累了大量素材,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文化品牌建设,打造重点品牌,树立具有巨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强势品牌。

1.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而且可以积累和运用文化建设的无形资产,吸纳更多有效资金,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最终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成功的品牌不仅是响亮的名字,更以高质量和卓越性作为保障。成功的品牌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消费者不必亲自调查、对比就可以直接选择。辽宁省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意境基础,应选准突破口,净化品牌环境,在突出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深入发掘文化内涵并注入现代思想,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和树立具有“龙头”作用的强势文化品牌,创造性地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文化产业中选取自然、地域、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的潜在品牌,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系列的文化产品品牌,有效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在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注重其延伸的价值链,以点带面,最终形成产业规模效应,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创新品牌形象

辽宁省的文化产业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新品牌的文化内涵不深,急需寻求自身文化归属;另一方面,老品牌虽然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但在产业发展中却淡化了自身文化。随着文化产品竞争的不断加剧,文化品牌形象的重新塑造不仅是外在形式的更新,更需要加入新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保持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经久不衰。文化产品品牌形象创新既包括产品内涵的创新,也包括产品外延的创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提取文化基因和审美元素,才能助力产品持续占领文化市场的领导地位。

3.创新品牌运行机制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决定品牌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品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文化产业要想不断更新完善,就必须突破机制发展的瓶颈,建立适应当今环境的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提升竞争力,更好地面向市场。例如辽宁芭蕾舞团并入辽宁文化演艺事业集团后,与泉水叮咚集团进行战略合作,依托辽宁各地文化艺术资源,发挥现有地方特色演艺品牌的辐射效应,培育民间演艺产业群,借助民间资本及经营理念,推出优秀文化作品,打造优秀文化品牌,树立优秀文化形象,为项目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促进产业特色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如果没有自身的特点,产业就很难获得提升。大力创新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模式,需要对地区独特优秀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整合,促进特色化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1.文化融入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蕴含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且还包含了“仁、义、礼、智”等文化观念和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文化创新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植入民主和科学的内涵,创造性地转化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宝贵历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是突出地域文化产业特色的重要元素,应在挖掘其内涵的过程中不断寻找与全球化发展共同具有的内在因素和普遍价值,走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赋予传统文化正确的定位,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2.优秀传统文化辅助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特色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而且有助于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辽宁省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应该以现有文化资源为基础。产业开发中不能单一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应认清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的潜质,用优秀传统文化辅助文化产业朝着特色产业方向发展。借助近现代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使文化产业能够生产出既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文化产品。

3.地域文化彰显产业特色

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需要不断融合能够彰显地区文化特色的优质资源。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辽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保留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各个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各具特色,可以为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提供大量的素材,使文化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鲜明的地域形象。辽宁地域举办的文化宣传活动如“中国·辽宁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辽宁旅游欢乐节”“中国·本溪国际枫叶节”等已经相继上升为国家级旅游节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到沈阳故宫过大年”、大连“对外活动交流年”、抚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年”等活动也已经成为辽宁知名旅游品牌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传统的文字、书画、音乐、舞蹈等各项技艺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各相关文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优势相互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以推动艺术创作的开展。

四、建设传统文化产业高端人才队伍

高端人才的缺失是阻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才是战略性资源,传统文化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辽宁省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撑,在不断扩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规模的同时,还应创新性地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推动文化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向高端化、前沿化发展。

1.制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现阶段,辽宁省文化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清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全面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产业高端人才的缺口状况,制定需求名录,为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供重要参考。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快制定优秀传统文化高端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细化和完善相关高层次人才建设方案,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2.打造高端人才发展环境

积极打造“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良好环境, 保障高端人才的工作效率。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传统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定等相关制度, 保证高端人才的“内培外引”工作顺利展开。 培育全新有序的市场环境, 搭建人才与市场的桥梁, 让人才借助市场平台实现自身价值, 发挥积极效用。 创造一流高效的工作环境, 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工作环境而形成的工作障碍, 给与高端人才高效的硬件支持和宽松的环境支持, 使其在优良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激发出创造力。

3.健全高端人才引进机制

努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产业人员专业化服务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针对实际用人情况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逐步提升人才市场的信息化水平,有效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引进机制,聚集高端人才,积极引进能够扎根于辽沈大地的专业人才。对于部分人力资源紧张,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引进人才的领域,可以采取短期聘用或项目合作等方式,积极利用人才资源。例如,辽宁中华文化学院聘请著名历史学者阎崇年先生为名誉院长,为辽沈大地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创新高端人才培育体系

《辽宁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注重高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文化名家”工程;重点培养50名在全国知名的中青年文化艺术名家,打造文化建设领军人物。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就基础教育而言,应将培养文化产业高端人才提升到人才战略储备高度,培养文化自觉,实施中青年人才培育工程。建立全程培育体系,加大短期培育力度,及时选派有发展潜力的相关人才到国内外进行培训,实现高端人才的快速成长。积极进行创新型人才储备,最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产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开发红色旅游文化产业

辽宁省蕴含着厚重的旅游资源,全省14个城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5年,辽宁省全面启动红色旅游计划,经过10余年的发展,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打造30多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并与省内其他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整合。据2015年相关数据统计,全省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3 000万人次,收入突破300亿元人民币[2]。辽宁省应在此有利条件基础上,加快红色旅游业开发的步伐,着力把红色旅游产业培育成经济引领产业,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1.创新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红色旅游不仅是一项政治工程,也是凝魂聚气造福百姓的富民工程。辽宁省拥有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17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红色旅游景区220处,已经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红色旅游网络体系[3]。目前,辽宁省的红色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成效明显,已经完善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以及大连关向应纪念馆等50多个红色专项旅游项目。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和布局,中部、东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已经日趋成熟。接下来,应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功能,积极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科学整合,实现资源的差异化互补,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主题系列产品,注重吸纳历史文化遗存,不断规划、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体系。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逐步将辽沈大地上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红色旅游发展范围,打造具有主题震撼力的全国一流红色旅游精品。

2.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民众旅游观念的逐渐变化,传统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民众对旅游服务的需求。作为“海滨平原”的辽宁,历史悠久,文化古迹遍布,更应抓住时机,准确把握《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要点,深刻认识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谋划好、推动好红色旅游发展工作,不断拓展旅游开发的新模式。例如,推进红色旅游资源与山海风光游、宗教文化游、历史文化游、乡村文化游等相互融合。根据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辽沈名人经典游的谋划工作;积极做好旅游产品的推介工作;积极广泛参加国内旅游展;有效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扩大辽宁红色旅游资源的国内知名度和美誉度。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有利时机,不断创新红色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以此为抓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培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潜在市场价值。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加大宣传和培育,把丰富的文化财富推向市场,并转化成相关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是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有效途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达1 1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400人。有代表性的如谭振山民间故事、辽宁鼓乐、沈阳东北大鼓、鞍山评书、铁岭二人转等传统曲艺;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阜新玛瑙雕、满族民间刺绣等传统工艺。这些财富根植民间,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应把握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适当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创建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产业战略构想,讲好辽宁自己的故事。

1.构建多元化传播体系

辽宁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应萃取其精华,渗透到辽宁影视文化产业中,既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推广文化产业。文艺工作者应积极打造名剧精品,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在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曲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舞台表现理念和方式,创作出基于传统、融于现代的戏剧作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媒主体应着力增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关的电视节目的覆盖面,广泛利用城市、农村文化宣传工程的展示空间,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有效宣传资源,采取多种展示方式,提升民众的人文素养。

2.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

市场主体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并对其衍生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有效扩展文化产业链。根据市场实际建立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和形式的影视基地、旅游、图书音像、娱乐游艺场所等多种文化产业。将传统文化基因和审美元素融入艺术创造中,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衍生产品及旅游服务产品,为广告业、演艺业等相关领域提供内容资源和强有力的经济动力。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看,韩国、日本等国正是利用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利用,变文化为生产力,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应根据本省实际,不断汲取有益经验,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的综合开发力度,最终形成文化产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4]。

3.提升商业品牌文化品位

辽宁曾孕育了一批“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传统历史文化。“老字号”见证了辽宁各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地域民族特色的有力彰显,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老字号”的振兴与发展需要经营理念、文化品位和品牌核心价值的创新。应不断发掘“老字号”的品牌价值,扩大其影响力,有效提升品牌的商业附加值,有效增加利润点,增强商业品牌的生命力。积极利用网络和综合媒介,加大宣传途径,打造专门门户网站,扩大“老字号”知名度,抢占网络商机。加大力度挖掘、整理“老字号”的历史文化内涵,定期开展相应的讲座和论坛,宣传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在地域文化视域下,加大力度发掘辽宁各地与“老字号”相关的历史名人和文物,为其发展注入活力,有效提升历史文化价值和商业附加值。

七、开拓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多元化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投身国际贸易,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推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有力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度[5]。现阶段,辽宁省应不断开拓渠道,多元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1.拓展企业及行业对外文化贸易

企业及行业的对外文化贸易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文化产品在“走出去”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产业链低端、著名品牌缺少等问题。应根据本省实际制定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相关优惠政策,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支持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演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相关企业应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创建自身的文化品牌,时刻关注国际市场营销。加快完善辽宁省演艺产品出口支持政策,有效利用政府对外文化工作平台,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演艺企业“走出去”。

2.开拓民间文化交流渠道

民间对外文化交流具有时间随意、方式多样、灵活便捷的特点,弥补了文化外交的不足,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政府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扶持,培育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的主体,抓住时机创造活动平台,为传统文化“走出去”创造有力契机。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辽宁省文化产业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