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9-02-09 21:28冯庆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冯庆兰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000)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病,在临床儿科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生理性的黄疸不用特殊治疗,婴儿长大后可以自行消退。而病理性的黄疸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因病理性的黄疸则需要治疗。新生儿黄疸继续发展导致出现胆红素脑病,严重的可致患儿死亡。临床证明[1],早期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将实验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新生儿黄疸病例,共计120例。患儿临床症状为皮肤黄染。发病1-10天,平均(3.0±1.5)d。年龄2d-21d,平均年龄14.2±1.4d;男60例,女60例。

1.2 早期护理方法

1.2.1 间隙性蓝光照射

每次治疗时间约在6-72h。注意将蓝光光源控制在距离患儿40-55cm的位置处,照射过程中保护好患儿的眼睛、嘴巴、会阴部等器官组织[2]。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遵医嘱加用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方法。蓝光照射治疗结束后静滴白蛋白。白蛋白的静滴剂量依据患儿的体重进行调整,使用剂量1g/Kg。

1.2.2 早吸吮早接触

胎儿娩出后尽早和产妇裸露皮肤接触,并且吸吮乳头进行母乳喂养,接触及吸吮时间不低于30分钟。指导产妇抚触患儿的身体,按照自头部到四肢的顺序,实施约15min的抚触。

1.2.3 游泳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24h可以游泳,做好脐部的防水措施,水温控制在37℃左右。护士要协助患儿游泳,帮助舒展四肢,能够促进肠蠕动。

1.3 评价标准

治愈:血清胆红素水平正常,无黄疸症状;有效:黄疸症状明显消失,血清胆红素显著降低,仍高于正常范围;无效:黄疸症状未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19.0,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数据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本组治愈105例,1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

2.2 护理前后胆红素对比

患儿血清胆红素水比护理前下降, 有明显差异(P <0.0 5)。护理前体内T B I L(总胆红素)、D B I L(结合胆红素)、I B I L(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52.7±7.8(μmol/L)、9.0±1.4(μmol/L)、145.3±3.8(μmol/L);护理后分别为:118.4±7.0(μmol/L)、7.3±1.2(μmol/L)、107.5±4.0(μmol/L)。

3 讨 论

新生儿黄疸大约在出生的婴儿中占到30%左右的比例,表现出轻度或重度黄疸的症状。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过程出现了问题,因此大量的胆红素在患儿的黏膜和皮肤部位聚集,导致皮肤黄染症状。人体内含有一定量的胆红素,较低水平的胆红素并不会引起混乱症状,主要是通过肝肠循环以及血红蛋白循环而得到,由于新生儿的红细胞具有较短的寿命,所以新生儿的红细胞相比成人的来源较少,因此在肝肠循环中具有大量的胆红素,当其浓度进一步升高时,导致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浓度非常高,但是另一方面新生儿自身的循环系统发育并不成熟,所以代谢胆红素的速度较低,因此胆红素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排出体外,也就引起了黄疸[3]。

新生儿黄疸早期介入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本次研究中采用了蓝光照射护理,采用一定的产生蓝光的设备,针对患儿的皮肤进行照射治疗通过光照来分解患儿体内的间接胆红素,将其转化为可溶于水的一种衍生物,不仅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而且可以迅速溶于水经过肾脏排泄出体外,能够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病情发生和发展[4];此外,胎儿娩出后尽快进行吸吮可以让新生儿获得来自母亲的爱护从而更好地生长发育,婴儿与母亲早接触可以皮肤感觉神经产生刺激从而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胎粪排出体外,实行游泳护理的作用同抚触新生儿皮肤。

综上所述,本组总有效率为100.0%;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胆红素水平显著改善,P<0.05。由此可见,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推荐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