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的文化认同及其实现路径

2019-02-09 18:32
关键词:工匠职业文化

祁 占 勇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国制造2025”之后,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任务、攻坚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一批技术精湛、能够适应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中、高端工匠显得尤为关键,而当下我国工匠的整体发展状况较为堪忧。一方面,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很难满足社会产业发展的需要。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将比2015年增加近1 390万(不含存量缺口930万人),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将增加450万(不含存量缺口440万人)。[1]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表现在社会地位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等方面。如在招生方面,学生不愿报考职业院校;在就业方面,企业用人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较为青睐。同时,工匠的劳动价值与社会贡献没有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如在工资分配制度上,工匠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如白领高,工作条件较差,劳动强度大。因此,要切实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就要实现全社会对工匠的文化认同,为工匠精神的发扬厚植文化土壤。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支配着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精神文化是文化构成的核心,而文化认同则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认知方式、情感态度和行为意愿等要素,其特性都是围绕认同展开的。在现实生活中,当行动、认知与意愿协调一致时,个体就处于幸福状态。[2]18整体来看,大多数学者更倾向将文化认同分为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3个维度,并强调文化认同要反映到个体行为中去才能成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对于工匠而言,这个职业既普通又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社会大众对于工匠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从而使工匠的文化认同凸显出了时代意义。基于此,所谓工匠的文化认同是指社会各行各业人士对工匠(职业学校中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认知情况、乐于从事工匠职业的行为意愿以及对工匠及他们所处的职业环境所持有的情感态度等三方面的认同。首先,对工匠群体的认知情况主要包括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对工匠职业的基本认识与了解,如工匠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形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等。其次,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和职业院校学生对工匠及他们所处的职业环境所持有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社会大众对工匠的薪酬待遇、社会地位、社会保障以及工作环境的看法与态度。最后,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和职业院校学生对从事工匠职业的行为意愿主要涵盖社会大众是否乐意从事工匠职业或支持身边的亲朋好友从事工匠职业等。

一、 工匠的文化认同的价值意蕴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深刻意识到,只有形成对工匠的文化认同,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才能有助于打造高品质产品,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一) 工匠的文化认同是厚植工匠精神的支撑点

在每一种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定且把文化塑造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模式的部分往往是文化的精神方面。精神文化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人类文化的一切要素都会反映到人的精神世界中,个体行为则会受价值观、伦理道德的约束。[3]37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工匠的文化认同中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所蕴含的敬业、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特性也必然是为社会大众所认同才能够存在与发展的。

有工匠才可能孕育出工匠精神,有认同才能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根植。[4]这就要求全社会建立起支撑工匠的社会文化体系,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制造强国”。厚植工匠精神,培育工匠气质,前提是建立文化认同,加快消除脑体分工差别,真正提升工匠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同时,精益求精作为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需要心无旁骛,心无旁骛需要定心稳性,而定心稳性需要安居乐业,使每一位工匠都无后顾之忧,充分将精力集中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上,最终得到社会的真正认可和由衷的尊重,这样工匠队伍才会逐步壮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只有全社会认识到和肯定工匠的工作价值与劳动贡献,工匠精神才能发扬光大。

(二) 工匠的文化认同是促进工匠价值提升的有力抓手

从根本上讲,文化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符号体现出来的,例如人类所使用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甚至是思想观念都是一种符号。作为符号的创造者和运用者的人,正是以符号、意图和表征物建立与外界的关系,通过传达、交流、沟通以求得理解、接纳最终达成认同。也就是说,尽管文化认同能够从支配性的制度中产生,但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化,同时围绕这种内化过程构建其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5]可见,文化与社会间关系的联结点还在于人,对自身价值的提升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关键一步。

世界工业强国的形成都离不开对技术技能人才价值的重视。完善的制度、稳定的福利保障以及工匠崇高的社会地位是德国制造业成功的钥匙。德国制造以其高品质、稳定的性能、人性化的设计享誉全球。德国崇尚劳动与技能,以规矩、标准、制度管理工匠时,踏实、勤劳、守规矩成为国家的名片。德国拥有着孕育工匠的沃土,但凡工匠,必须对手艺精雕细琢,严格要求,经历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6]66打铁还需自身硬。德国技术工人凭借着自身精湛的技艺与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与认同。因此,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工匠的价值提升都离不开文化认同的支持。只有实现对工匠的文化认同,激励工匠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和对技术的不断追求,才能体现工匠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 工匠的文化认同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路径

职业教育吸引力是不同社会主体参与、认可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程度,是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其中,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和选择意愿是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集中体现,是衡量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试金石。[7]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阵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自然与工匠文化认同有着紧密联系,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不足深刻影响着工匠文化认同的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职业观念和知识观念形成的文化惯性。[8]归根结底,还是对工匠的社会认同度偏低,在全社会尚未形成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氛围,从而导致学生与家长都不愿报考职业院校。

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使每个工匠能够体面地进行劳动。在日本,职业院校毕业生有“专门士”的称号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更在进一步深造与应聘国家公务员等方面给职业院校学生以同等的待遇。可见,工匠的地位与社会认同关乎职业教育吸引力。工匠社会地位的提高能够为接受职业教育者创造平等的社会身份,为工匠赢得与白领平等的社会地位创造可能。因此,只有实现全社会对工匠的文化认同,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劳动、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

(四) 工匠的文化认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当工匠的社会价值与劳动贡献得到企业认可,得到整个行业组织的认可,工匠就会将个人命运与企业紧紧拴在一起,对企业产生情感依赖和责任意识,这也是企业文化认同的基本规律。与此同时,员工的个人情感也有其所属,还会与其他同事建立起情感联系,使得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安全感,[9]13从而为员工创造最适宜的发展条件。将员工个人利益追求与企业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共同的目标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企业实现总体目标凝聚最大的动力。

在德国,员工在一家企业服役20年以上是很常见的事,甚至有些员工终身都不换东家。究其原因,德国有着独特的员工关怀文化,如对于一些年龄大的工人更是贴心,从厂房设置到医疗护理一条龙服务以及对员工未来进行投资,给员工不断学习的机会。[10]可见,德国对员工的尊重与关心保证着工人的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使得员工能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日本企业的核心管理观念是“信任人”。每一位员工都被作为“人”而得到信任、尊重,关注员工的工作能力,使每一位员工都迸发出活力,发挥特长。素有“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开创了“电话管理”,闲暇之余就会给员工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近期情况。人性化的企业用人观使得日本员工不仅拥有强烈的获得感,而且促使他们尽心尽力为所在企业服务。因而,实现工匠的文化认同对企业而言就是为现代企业造就出高技艺的优秀工匠,培养不断寻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贡献,让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个工匠心中、每个企业内部,以产品质量衡量企业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二、 影响工匠的文化认同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尤其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产品和服务总量大幅增长,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却时常遭到消费者的诟病。工匠的名字渐渐被人们遗忘,工匠甚至成了被鄙弃的对象。当前,社会大众对于工匠的文化认同还有待提高,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一) 产业升级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传统思想观念是影响工匠的文化认同的宏观因素

1. 产业升级发展方式遮蔽了工匠的劳动价值

从产业结构来看,资本密集化产业的过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工业化的速度远快于服务业。而反映在收入分配上,则是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之比下降。同时,企业面对生产成本的上升,用资本替代劳动,劳动工资虽然有所提升,但却没有生活成本上升的速度快,员工的收入待遇还是远不能满足生活以及更高层次的需要,由此给工匠群体的生存问题带来了负面影响。加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占据主要市场,工匠多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其所学技能在现代化机器工厂中无用武之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匠群体工资水平较低。由此可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遮蔽了工匠的知识技能,进一步降低了工匠的劳动价值,个体价值难以在企业实现。社会大众认为工匠群体的社会贡献度低,收入不可观,更不会考虑去从事工匠这一行业。

2. 传统思想观念的主导固化了对工匠的身份认知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重道轻器、重德轻艺、重人伦轻自然、重知识轻技能的思维模式,这些传统思想观念不仅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也影响着社会大众对工匠的文化认同。首先,从古代主流文化思想来看,在“学而优则仕”和“仕而优则学”思想指导下,无论是以手工业发家的匠人还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依然很难得到“儒士”阶层的认同。即使到宋元明清时期,有很多实学家,例如胡瑗、颜元、陈仁锡等人的倡导与实践,但工匠的培养依然局限于民间小作坊,社会影响力极其有限。总之,“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使得广大工匠一直没有得到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在今天同样如此。其次,科学哲学思维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大众对技术的了解还停留在浅显的认知层面上。通常认为,技术只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是最基本的生活知识与方法,工匠所从事的职业就是一些日常生活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等,具有可替代性。科学研究才是高级的,才是应该追求的职业方向。因此,这种只重视科研而轻视技术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大众对工匠的职业理解与技术认知。

(二) 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与家庭环境是影响工匠的文化认同的中观因素

1. 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加深了人们对职业教育地位的鄙薄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自致性因素是影响社会流动的关键所在,而教育对个人职业地位的影响越来越大。[11]97教育制度的合理构建是维护社会稳定乃至新的社会形态出现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高考制度、普职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政策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方面,使得社会大众不太愿意从事工匠职业。一方面,工匠群体就业之前大多就读于职业院校。在高考录取的批次当中,高职院校通常都处于最后批次,须等到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才轮到高职院校进行选择。名义上,高职院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却在被动无奈地接纳高考分流剩下的学生。这种情况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社会形成了对职业教育是“末流”教育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匠的就业难度、社会声望和待遇等,不仅使职业教育次流的地位难以改变,而且固化了大众对工匠的身份认知。

2. 家庭环境影响了个体的职业选择

家庭环境对大众择业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家庭文化背景, 二是家庭物质背景。首先,在教育的起点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子女的教育期待就越高,从而直接地影响着子女受教育的程度。相应地,父母的社会地位越较高,社会关系网络就越发达,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从而其子女可以择校、择班、择业。其次,在个体择业的过程中,对于优势群体来说,父母通常会利用家庭资源给儿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对于中下层群体来说,父母虽无能为力,但也希望为子女寻求一份轻松的、体面的脑力工作。可见,社会大众愿意从事工匠职业的行为意愿是较低的。总之,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子女的职业追求和人生价值追求,尤其是上层社会可以通过更好的社会资源为子女谋求所谓的体面工作。

(三) 个体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与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工匠的文化认同的微观因素

1. 个体特征差异及生活经历影响着工匠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12]33也就是说,主体的意识特征和生活经历决定了人们对新身份的认同程度。一方面,工匠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资格等级、收入等因素影响着工匠的自我认同。中年工匠对自己社会经济地位的判断要低于青年技术工人和老年技术工人。这是由于中年工匠承担着供养家庭、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要为三代人的学习和生活做贡献,经济支出更大。这也从侧面说明工匠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尽管大多工匠已经在城镇居住、生活和工作,表面上与城市居民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却始终摆脱不了身份合法化、城市排斥与歧视等问题。这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难以确定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意义,他们比城市居民更焦虑、更痛苦、更压抑,由此形成的自我认同是对城市的疏离与对立,对自身阶层的认同更低,[13]影响着工匠对自我认同的提升。

2. 个体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工匠的个体认同

在个体的认同过程中,每一种文化对于依存于其中的人们都有种种要求与成长的标准。这些标准与要求最终目的仍然是要求个人完全地融入这种变化之中,这其中就包括个体能够较好地掌握生产劳动技能。就工匠群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跨企业合作化程度更低,一家企业几乎要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全部零部件。因而工匠的劳动成果和贡献的社会价值更容易被大家所看到、所重视。但近年来,社会分工愈加细密,职业种类越加丰富,企业的社会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许多企业的零部件生产都通过采取“外包”形式获得。相应地,大量依赖零部件“外包”的企业的主要功能是研发、装配和开拓市场。[14]从而导致工匠所创造的价值在企业价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工匠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也就是说,自身技术能力尤其是胜任力的不足不仅会影响社会大众对工匠的认同,也影响着工匠的个体认同。

三、 工匠的文化认同的实现路径

没有具体的行动,所有的意愿和理想都不可能实现。个体需要在行动中来塑造自我,从劳动中获得组织和社会的认可。相应地,组织需要通过衡量每个人的劳动成果来评价个人对组织的贡献,确立其在组织中的地位,社会更需要建立起衡量个人价值的机制,而不是通过个人的阶层和位置来分配劳动成果。文化认同机制理论指出,文化认同包含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种主要形式。[15]因此,文化认同的构建需要经过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过程,最终促成文化认同。

(一) 以体现工匠价值为先导促进工匠的个体认同实现

合理的文化认同应以人格发展与完善作为价值内核,以能力提高与创新作为达到人格完善的手段,以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相互塑造作为实现人格完善的途径。[16]61-66首先,在应然层面,文化认同的价值诉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和人格的完善与发展;其次,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是人格完善的集中体现;最后,文化认同的最终形成取决于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共同作用。因此,工匠的文化认同的关键就是要提升工匠的能力与体现工匠的自身价值,提升自我认同感。

1. 了解工匠职业发展需求以鼓励其参与企业管理决策

需要是人最本质、最原始的规定,是人一切活动的先导性因素,满足人的需要是调动人的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17]因而关注与满足工匠职业发展需求,调动工匠参与企业管理决策是促进工匠个体认同实现的首要做法。以汽车产业为例,在美国有多个社会组织参与汽车工人的再培训。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在教育培训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些组织与公司雇主一起发展了很多合作培训项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除了提供职业培训外,还通过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等方式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借鉴美国工会的做法,我们应了解工匠培训现状、工匠的兴趣与职业愿望,将工匠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融入培训方案的制定当中,以保证培训内容与工匠实际需求及兴趣相融合;其次,发挥工匠主体地位,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日本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既是一位杰出的实业家,更是一名工匠、发明家。他独创的“精益管理模式”从零库存和准时生产切入,为丰田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使得这一管理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因此,让优秀工匠成为企业生产团队的核心,改变工匠传统角色,发挥工匠的引导和部署能力,又不脱离生产线,让工匠的实践经验为企业的产品拓展、生产转移、制造外包等决策提供有益的建议。

2. 重视工匠自身技术技能提升以增强工匠职业自信

当前,我国现有高级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还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自身能力的不足不仅会影响社会大众对工匠的认同,也影响着工匠的个体认同。社会认知理论的绩效模型注重“能力”提升,个体的成就与才能是对个体自我效能和结果期望的反馈,从而影响个体绩效目标和水平。伦特认为,稍稍夸大自我效能有利于进一步利用和发展技能。[18]首先,要提升工匠的职业自信。职业院校、企业等可以时常邀请企业优秀工匠、优秀职业院校毕业生、优秀校友到学校、企业宣讲自身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开设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课程,向员工与学生渗透优秀工匠的精神品质。其次,工匠自身高超的技能是体现自我价值最好的证明。在学习与工作中,工匠应努力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等,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获得能力的提升,彰显劳动价值与社会贡献。

(二) 以关注工匠利益为核心促进工匠的组织认同提升

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低度认同者在决策和行动中主要考虑个体利益的计算,而高度认同者则是为了获取群体的价值认同。[19]与工匠职业利益关系最大的莫过于报酬、荣誉、地位和主权等。但目前,我国技术工人甚至高级技工仍位于较低的社会位置,福利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因此,提高工匠的薪酬待遇,改善工匠的工作环境是提升工匠文化认同的重要步骤。

1. 完善教育制度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教育是主流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其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形成、发展、自觉和深化具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一种类型教育,是培养未来工匠的主力军。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就是要增强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从事工匠职业。

首先,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职业院校招生制度。一方面变革现有中考政策,逐步建立起初中毕业生根据自身特长合理选择和分流的机制;另一方面,应适时单独制定职业院校高考政策,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例如,在荷兰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通过制定新的职业教育政策,为学生在职业教育选择上提供完整的分流和培养模式,学位由应用科学大学提供,可授予学士学位,也可提供硕士学位;

其次,把工匠精神融入基础教育全过程。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参与产品的设计、制作与优化的全过程;在语文等科目中,增加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元素,让学生认识到工匠能力与品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等。

最后,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比如,动员中小学生观摩全国、各省市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匠博物馆,树立技术工人高尚的意识;建立工匠社会荣誉体系,褒奖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工匠。

2. 关注工匠利益诉求以提升工匠的归属感

共存意识是一种群体意识,它的存在最终需要共同利益予以维系,利益联结可以促成组织认同的达成。[20]相应地,企业与工匠的利益也是紧密相连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给工匠提供更好的待遇,而企业走向衰败,工匠们就有可能面临降薪或失业的危机。因而通过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有与企业共存亡的决心,建立起共同的利益关系链。

首先,企业应适当地对工匠进行技能培训。日本秋山木工公司在培育工匠时会要求工匠写日志,详细记载每天工作的感悟与反思;该日志被师傅、管理者看后,会定期提交给培训对象的父母;父母阅读日志后,会连同日志寄回信给培训对象。通过双方的交流,培训对象往往会继续坚定地面对并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其次,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公正的奖惩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追求精益求精、刻苦奋进或者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正当利润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最后,建立能上能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当工匠的技术能力达到某一更高岗位的水准,就可以通过公开、公正的竞争方式获得与其技术等级一致的岗位,不仅使得工匠的利益能够得到满足,而且可以激发工匠有意识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进而形成企业员工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的动力,使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不断增强。

(三) 以形成社会氛围为桥梁促进工匠的社会认同的达成

社会认同过程中群体身份的彰显,可以使组织成员从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纠结的困惑中摆脱出来,并通过激活机制唤醒与组织情境相匹配的群体归属意识。个体进入成年期后,其初级社会化基本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社会化过程就此终结,个体在后续社会生活中仍会不断找寻新的参照群体,接受新的事物。[21]因此,营造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是实现对工匠的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

1. 汲取优秀工匠文化以营造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化认同构建的关键是新因素的注入与异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不仅给人们既有的文化认同注入了新的因素,同样也能诱使人们调整既有的文化认同。

首先,要广泛宣传工匠的劳动成果和创造的社会价值。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展示优秀工匠风采,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工匠表彰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创作更多反映工匠时代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氛围。[22]

其次,传播国外优秀传统工匠文化。日本古代匠人虔诚的“神业观念”成为古代工匠精神进一步强化的外在动力。工作不仅仅是赖以为生的手段,更是对祖先感恩的一种形式,即“神赐之业”“以业奉神”。[23]25更重要的是,日本把这些匠人奉为“国宝”,设立保护制度以保证这些珍贵手艺能够得以保全并发扬光大。[24]而德国受新教“天职观”教义伦理的影响,鼓励世人用虔诚的心将世俗劳动视为神圣并做好;不计较工作形式与分工,重视合作;安心本职工作,以职业精神回报之,为形塑“工匠精神”、提升工匠的社会认同起到了促进作用。[25]因此,通过宣传国外优秀工匠文化,为我国特色“工匠”文化注入新的因素,逐渐改变社会大众的传统观念。

最后,吸收与弘扬传统工匠文化的合理内核。历史上,从选徒、拜师、传艺到出师,各行各业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规矩,并创造出了辉煌的技术成就。通过弘扬中国传统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追求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有助于增强社会对工匠的认同。

2. 改善工匠薪酬待遇以提升工匠劳动积极性

利益是一切行为的基础,观念与制度是利益实现的保障。从组织内部来说,制度认同与利益一致就是促使一致行动的基础。[26]111对于企业来说,关注工匠的利益诉求有利于企业的内部团结,使大家能够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首先,要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对德艺双馨的优秀工匠要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如南京的加热电厂每三年进行一次评选,被评为“家·佳工匠”的职工将给予一次性奖励绩效100点,三年内其薪酬比照所在单位副主任待遇发放。[27]被评为“优秀工匠”的一线技术工人,因为拥有精湛的技艺就可以享受副主任的待遇,这是企业对工匠的认可与褒奖。

其次,改善工匠工作环境,关注工匠身心健康。在硬环境方面,对从事重工业的一线工人在灰尘和烟雾净化、废弃抽排、降低辐射、工作场所分割和保护装备等方面要加大投入与监管力度,让工匠舒心地、放心地工作,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在软环境方面,摒弃“差不多就行”的不良思维与习惯,各级管理人员要带头尊重与践行工匠精神。

最后,提高工匠薪资待遇,落实“五险一金”等保障待遇。只有通过提高工匠群体的薪资,才能够使工匠群体们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去攻克难关,才能够锻造工匠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自信豁达的品质,使工匠才尽其用与技有所得、劳有所获,最终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曾经被誉为工匠之国的中国,行行都有能工巧匠。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职衔接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匠心文化下的师徒关系与传承模式被阻隔,工匠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发扬与传播受到了诸多现实挑战。因此,唯有实现工匠的文化认同,建构合理的工匠的文化认同机制,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才能孕育出拥有精湛技艺、知行统一、精益求精、独具匠心和责任担当的德艺双馨的工匠,[28]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最终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促使“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

猜你喜欢
工匠职业文化
90后大工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工匠风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工匠神形
职业写作
谁远谁近?
我爱的职业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