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丽
(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河北 承德 067000)
水工环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者的简称。
水文地质,具体而言,就是指地下水的运动与流动情况,水文地质的研究主要是对地下水的流动状况、分布、形成过程等进行研究,通过对水文地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明确的分析出地下水的相关成分与其包含的物理化学物质,从而对地下水进行更加合理的开发与利用[1]。另外,还能分析出地下水的开采对于建筑项目建设的影响,避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意外。
工程地质,就是对项目建设状况进行研究与调查,从而更加清晰的了解地质区域的分布状况,对项目建设的地质风险进行分析与预测,从而选择风险较小的部分进行建筑施工,从而有针对性的避免与防范风险[2]。工程地质的研究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环境地质,就是利用相关的地质研究资料与数据,对人类破坏过的地质进行分析与研究。环境地质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尚且较短,研究尚不成熟,但是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环境地质的研究迫在眉睫[3]。
(1)环境恶化问题严重。我国现阶段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与系统的发展尚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的开采系统与国外的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过于侧重建筑项目或者工程建设的便利性,忽略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使得大范围的地质生态资源环境受到破坏。由此造成的地质荒漠化、地质塌陷问题接踵而至[4]。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环境的恶化成为影响地质工作的重要阻碍因素。
(2)人才素质有待提升。从国家的人才储备方面来研究,由于我国有专门针对水工环地质研究而设立的机构与研究人员,而且这些研究人员所做的研究与调查对于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给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水工环的地质勘查与研究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人才储备的数量需要提升。由于水工环的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研究,现阶段的水工环地质研究依然是由老一辈的学者与专家进行,年轻的科研团队由于经验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单独开展这项工作。随着老一辈研究专家的退去,新一辈的研究团队还不能有效支撑这项研究,水工环的地质研究出现断层,直接导致水工环地质研究的断裂。
(3)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社会处于高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水工环的地质研究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由于基础研究不足,对于水工程地质研究工作的创新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水工环地质研究的创新不能有效的落实到实际勘查工作中,这就使得水工环的现代勘查技术在管理与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
(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种在空间数据处理基础上进行的勘查技术,由于地质信息具有明显的特征,因此,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往往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技术也逐渐在水工环地质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1980年到现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也逐渐在数据管理、数字输入等方面得到管饭的应用,并逐渐发展到DEM或DTM模型的应用、GIS组合灾害评估模型的扩展分析、GIS与决策支持系统(DSS)集成等方面,甚至想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方向深入发展下去。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我国已经有30年的研究与应用历史,其在水工环的地质研究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开始应用与水工环的地质定性分析与定量、半定量分析与评价中。随后,遥感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计算机模型的模拟、元素分析等方面,从对信息的单一解释发展到了多面综合补充,逐渐具有动态监测、成本节约等方面的优势。因此,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研究中必不可少。
(3)水质测试技术。水质测试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化学水质分析法与物理水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的技术基础为各种化学原理与化学实验、化学反应等。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而进行水质的分析。目前,国内外的很多地质研究工作者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而物理分析法又被称为是仪器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大多是建立在光谱分析仪的基础上进行的。
(1)提高研究人员的思想认识。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比比皆是,给我们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因此,我们应当吸取经验与教训,在未来的水工环地质研究与勘查工作中,提升研究人员与勘查人啊云对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积极促进研究人员采用新技术,对研究与地质勘查方法进行创新,积极探索水工环地质研究的新思路。同时,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水工环地质研究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优化。
(2)深化技术改革。在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历史中,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是行业瓶颈也依旧存在,目前,在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研究发展过程中,对水工环地质勘查模式进行优化依旧是行业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水工环地质研究与勘查工作能够与市场的需求有效的结合,提升水工环地质研究的实用性。
(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工作的落实力度。培养水工环地质研究勘查工作的专业型人才是当前行业内的重要任务,只有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重视水工环地质研究人员的培养与建设工作,提升研究人员与勘查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水工环地质研究与勘查的水平,促进我国水工环地质研究与勘查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建设工作的长期发展。
总而言之,水工环地质勘查与研究工作与我国的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消除由于人才、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积极提升人才素质,加强技术创新,才能促使水工环勘查与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使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