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炎
(永城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永城 476600)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妇女,更加关注自身,因而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妇女们也更加重视护理质量,所以,人性化的护理逐渐走入医疗体系。人性化护理理念是为了适应现代人就医需求而提出来的,其本质是将患者放在第一位,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隐私,另一方面,该护理理念是整体的、创新的、有效的[1]。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在护理中,更多的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选择契合患者生理特征的护理方式,护理过程更加细致、更能够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60例妇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经诊断确认妇科疾病,且无其他影响本次试验的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楚,明白本次研究的目的,且同意配合。患者年龄介于25~50岁之间。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操作:
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之前,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患者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等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待患者入院之后,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基本生活设施的使用等等,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的距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2]。
在护理过程中,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感受以及对治疗过程的想法,解决患者的需求,并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讲解分析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要告知患者手术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与焦虑,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提升患者的自信心。
除了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之外,也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正确实施日常生活护理,与家属一同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促使家属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
在护理操作中,尽量提高操作的有效性,比如在静脉输液时,尽量确保一次穿刺成功,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对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正确引导患者,使其拥有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的进行,如果在治疗中家属同意对患者隐瞒病情的,在护理中,应当给予患者尊重,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3]。
在护理中,注意实施分级护理的制度,分级制度的制定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划分,各个级别的划分都应该有相应的护理措施。一级护理对象应该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将其作为重要护理对象,实时监控患者的各项生病体征及指标。病情正逐渐有好转趋势的患者应该为二级护理对象,在这些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使其有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加快康复。三级护理目标为病情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这时候可以实施开放式护理措施,患者能够自由活动,或者家属捅医生沟通好的情况下,可以出院与家人团聚[4]。
经过两组患者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在护理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观察组概率为6.7%,对照组概率为20.0%,这一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
人性化护理模式中,最主要的理念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程度上确保患者的权益,满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需求。在妇科治疗中,患者的情绪会比较丰富,内心细腻,所以,在治疗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恐惧、失望等等,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注意帮助患者疏导,走出负面情绪的阴霾[5]。特别是手术患者,很容易出现术前焦虑、抗拒,担心手术会对自己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使其对自己的治疗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6]。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进行个人护理,比如阴道以及会阴部的清洁,使其在积极的心态中度过围术期。
另外,由于妇科的护理中可能涉及患者的个人隐私,所以,护理人员在检查、治疗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尽量避免直呼患者姓名或床号[7]。在护理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同时要对患者的病情及资料进行保护,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利。
综上所述,在妇科的护理中,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帮助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