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翠
(广西省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100)
窒息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可能是胎儿在子宫缺氧造成。临床表现为呼吸微弱或不规则、肤色四肢紫绀或苍白,如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就可能损害神经系统与脏器功能,对新生儿未来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助产士需密切观察及快速评估新生儿临床症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新生儿生存率。本文分析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出现窒息新生儿30例。自然分娩18例,剖宫产12例。会阴侧切分娩15例,产钳助产3例。其中因胎盘因素窒息9例,脐带原因14例,婴儿自身原因7例。
助产士需密切关注及快速评估新生儿情况,出现窒息现象时需立即展开复苏护理。具体如下:
复苏前准备。为新生儿窒息复苏前,需将室内温度调节好,利用预热手术辐射保暖台,直至辐射保暖台面温度达到32℃左右。依据具体情况,可提供供氧装置、吸引器械、气囊面罩设备、气管插管器械等,监测装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2)呼吸道护理。新生儿出现窒息时,助产士可采取洗耳球清除口鼻粘液,同时将婴儿头部保持微仰状态。必要时使用负压吸引器清理,将吸痰器压力调节至80~100 mmHg,将婴儿咽喉部粘液吸出,吸痰的时间控制在15 s内。依据婴儿咽喉粘液量确定吸痰次数。如吸痰器不能完全吸尽,可借助喉镜,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再吸痰处理。将婴儿咽喉部痰液排除干净后,可轻拍婴儿足底。如婴儿为轻度窒息,可采取面罩正压给氧的方式补充氧气量。如为重度窒息,需在确保气道清洁的情况下,将气囊连接至气管插管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将气管压力调至(35±5)cmH2O。依据新生儿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气管插管压力,新生儿呼吸平稳后,可常规给氧[1]。(3)心率护理。在新生儿出现心率小于60次/分时,给予气管插管的同时助产士应配合医师进行胸外按压。在按压的过程中应注意采用正确手法,同时可配合人工呼吸。按照3次按压、一次人工呼吸的频率持续性治疗,直到新生儿心跳恢复正常状态。
所有新生儿经护理干预后全部痊愈出院,成功率为100.0%。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新生儿致死与致残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复苏质量对后期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助产士应保持专业护理素质,强化护理间的配合,提高新生儿复苏窒息率。研究发现,新生儿窒息主要受到胎盘、婴儿自身与脐带等因素的影响,且窒息程度差异显著。助产士最先接触窒息新生儿,助产士的复苏治疗将对新生儿生存率产生重要性影响。因此,医院应对助产士展开培训,规范复苏抢救过程,提高助产士的业务素质。产妇分娩期间产生巨大疼痛,同时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助产士应向产妇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缓解其紧张情绪。与此同时,产妇依据胎儿的实际情况,在医护人员告知病情知情的情况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以减少分娩中新生儿窒息现象的发生临产期间,助产士应协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活动,利于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助产士还可做好预防性护理措施。
对新生儿进行窒息复苏抢救期间,需尽快准备复苏抢救中所需的物品,如吸引装置、胃管、供氧装置、气囊面罩设备气、管插管器械等,同时检查各项设备的工作性能,确保机械设备可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与此同时,还需与其他科室取得联系,规范复苏抢救流程,并做到合理分工,提高窒息新生儿生存率。新生儿的抵抗力比较差,助产士应确保室内温度在32℃左右,预防其他疾病发生新生儿娩出后,快速评估,将其放在手术预热的辐射台上,摆正体位,用吸球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暖,助产士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情况。轻度窒息的新生儿采用面罩正压通气,直至维持正常呼吸,重度窒息新生儿还需进行气管插管加胸外按压,依据新生儿情况确定复苏的步骤,需注意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情况。如常规的复苏方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在医师指导下,对不同窒息的新生儿采取药物治疗[2-3]。但助产士应明确新生儿的症状及复苏的指征。
综上所述,助产士有效的复苏护理,对提高窒息新生儿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