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诚,谢功华,江晓方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四川 宜宾 644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部分患者活动能力丧失,同时对其他脏器带来负面影响。该病易反复,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在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非常关键。本研究对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对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26例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其中观察组113例,男28例,女85例;年龄32~77岁,平均(38.6±3.7)岁;病程7个月~30年,平均(10.5±2.3)年;对照组113例,男27例,女86例;年龄32~75岁,平均(34.1±3.4)岁;病程6个月~29年,平均(9.2±2.2)年;两组基本资料有可比条件。
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对患者进行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程较长,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等,长期受疼痛的困扰,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部分患者对治疗没有信心,不配合治疗,甚至抵触治疗,导致病情延误。护理人员主动询问患者症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在询问过程中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性格特点,对不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负面情绪对治疗和康复有负面作用,指导患者进行情绪自我调节,并家属对患者多给予理解和关心;同时多进行鼓励,从而树立信心;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动作轻柔,操作专业,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来减少消极情绪。
1.2.2 饮食护理
嘱患者在饮食中不可过多油腻,清淡为主;对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及时纠正,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患者共同商讨并制定饮食计划,充分补足营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的摄入量,嘱患者禁止食用油炸、辛辣、油腻食物、高脂肪等食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出现关节负荷,嘱患者戒烟酒。
1.2.3 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告知患者长期坚持用药的必要性,为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可随意换药,不可根据症状随意增减剂量,提高用药依从性;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症状及时就诊。
1.2.4 功能锻炼
对于急性期患者,嘱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当患者症状缓解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主动或被动肢体训练;每日早晚宜用温热水热敷僵硬的关节,教会病人关节操等,运动时间多选择白天,训练适宜,略有疲劳感为止。缓解期可采取主动康复训练,主要以伸展活动为主,不仅能够减轻关节压力,同时能够增加关节活力。
1.2.5 疼痛护理
询问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对于疼痛严重患者按照医嘱采取消炎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疼痛较轻患者告知患者培养兴趣爱好,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疼痛;嘱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提高疼痛阈值,从而缓解疼痛。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采取NR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代表无痛,1~3分代表疼痛较轻,4~6分代表中度疼痛,7~9分代表严重疼痛,10分代表疼痛难忍。采取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观察组疼痛评分(6.3±1.6)分,对照组(6.2±1.5)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2.9±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1±1.7)分,(P<0.05)。
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生存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分别为(91.6±13.5)分、(82.4±23.4)分、(72.3±15.2)分、(87.3±18.3)分、(75.3±12.5)分、(77.3±28.4)分、(88.5±17.2)分、(65.8±18.1)分;对照组分别为(83.6±11.8)分(58.8±25.7)分(60.1±15.4)分(63.6±17.2)分(55.8±18.4)分(53.3±25.6)分(72.4±15.7)分(52.5±18.1)分;各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类风湿性关节炎较为常见,该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方法,多以控制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为主。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病情反复,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多出现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信心不足,对医护人员不够信任,依从性下降,对治疗结果造成不利影响。护理干预是对患者生理、心理、生活等全面的护理措施,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调节饮食、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用药依从性,并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在生活中能够正视疾病,并积极预防,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