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君,王 娟,李 倩,纪梦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南京 210004)
怀孕、分娩是育龄期女性的必经过程,临床资料显示,首次怀孕分娩的产妇身心常较脆弱,对初为人母的适应能力及心理常受能力较低,易引发产后抑郁等并发症,从而影响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不仅可降低产妇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还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是一种有利于母婴健康及培养初期母子感情的重要方式[1]。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母乳喂养率显著降低,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5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及母乳喂养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5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首次分娩,单胎妊娠,且排除妊娠期并发症、胎儿宫内异常、新生儿无法进食、乳腺疾病史、精神病史、认知障碍及配合度较差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8.36±2.27)岁,自然分娩20例,剖宫产7例,新生儿体重2.5-4.4kg,平均(3.31±0.32)kg;研究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8.21±2.18)岁,自然分娩18例,剖宫产9例,新生儿体重2.6-4.3kg,平均(3.29±0.28)kg。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产科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细节护理干预,具体为:(1)情绪护理:大多初产妇对分娩充满了未知性,加之突然间的角色转换常使产妇情绪波动较大,影响产后康复及母乳喂养。护理人员应与产妇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引导并鼓励产妇倾诉内心的诉求及感受,为产妇提供中肯的建议并给予语言鼓励,缓解其抑郁情绪[2]。(2)疼痛护理:产后严密观察产妇会阴部切口情况,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向产妇讲解生产卫生知识及缓解切口疼痛的方法,指导产妇通过聊天、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保证产妇充足休息。(3)饮食护理:指导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后进流质饮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保持机体营养所需。(4)母乳喂养护理: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手把手指导产妇喂养的姿势、技巧及催乳方法,并建议产妇多食用催乳食物,通过新生儿模型纠正产妇母乳喂养的不良姿势,掌握喂养的时间、频率及新生儿护理方法,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并向产妇讲解母乳中富含多种利于婴儿组织器官发育的核苷酸,提高产妇积极性,尽快进入母亲角色[3]。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产妇抑郁情绪及母乳喂养情况。
采用SPSS19.0,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x±s)及百分数(%)表示,行t检验及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研究组及对照组产妇H A M D 评分分别为(27.24±6.73)分与(27.08±6.54)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及对照组产妇HAMD评分分别为(11.63±3.42)分与(15.64±3.37)分,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产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母乳喂养率为88.89%(24/27),对照组患者母乳喂养率为66.67%(18/2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分娩常会影响初产妇的心理及生理状态,加之初产妇常因缺乏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常会影响产后恢复及是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因此产后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改善产妇的抑郁情绪,帮助其转换角色尤为重要。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天然食品,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促进小儿生理发育,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还可刺激子宫收缩,促进产妇早日康复[4]。细节护理干预是根据产妇个体化需求制定的护理服务模式,其核心为“以人为本”,强调护理模式的精细化,以细心的护理观念为产妇创造积极和谐的环境,帮助其纠正负面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促进产后康复[5]。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产妇HAMD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抑郁情绪,提高母乳喂养率,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