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在断指再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9-02-09 06:24:40李建军苏秋红刘旭乔秀娟刘小丽田秀玲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断指口头护士

李建军,苏秋红,刘旭,乔秀娟,刘小丽,田秀玲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骨三科,北京 101300)

断指再植术是显微外科的高精细手术,目的是恢复肢体血液循环和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再植手术时吻合的血管发生血液通路受阻后导致血管危象是影响再植指成活的重要因素[1-3]。再植指体顺利成活,不仅需要手术医生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较高的护理质量,也取决于患者手指的受伤程度及受伤时间的长短同时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和心理因素对再植术的成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4]。有研究统计手外科患者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36.4%) 或高中(35.6%)水平,对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偏低[5],仅用单一的口头讲解和文字宣教不能让他们深层次理解掌握和记忆,只有通过逐步完善的健康教育形式及实施规范科学的健康教育内容,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提升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顺应性,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我院于2016年12月实现全院网络覆盖后,手外科护理组利用微信平台“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及获得信息内容到达率及阅读率近百分之百的公众平台优势[6],建立了名为“护患e 家”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的语音、视频、文字等形式把断指再植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知识内容推送至断指再植患者手机,与现有的“一对一”口头宣教、集体讲座等互为补充的多种健康教育宣教形式结合,为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康复及出院阶段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12月,选取在我科急诊就诊的手指离断伤107 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58 岁,平均38 岁;男65 例,女42 例。纳入标准:⑴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以及微信APP;⑵无精神障碍性疾病;⑶沟通无障碍;⑷知情同意。

1.2 宣教方法

1.2.1 微信平台的建立

护士长负责建立微信群,命名为“护患e 家”。由1 名高年资主管护师任组长,9 名护师职称护士带领多名低年资护士组成3 个护理小组,由医生参与协同管理。护理组长安排3 个护理责任组完成整理编写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急诊入院术前、术后、出院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的初稿,经3 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和副主任护师审核,最终确定标准模板。其内容力求达到准确、规范、专业、全面。

1.2.2 实施宣教

微信号二维码粘贴于护士站专区。责任护士依据纳入标准,指导急诊入院手指离断伤患者或家属操作智能手机进入“护患e 家”微信群。

护士根据入院患者病情,选择适宜方式进行术前注意事项、手术介绍及家属须知等健康教育。常规护士对患者适宜面对面的口头宣教和讲解,对家属的宣教可选择上述方式结合发送微信。断指再植术后是健康教育的重点阶段,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断指再植手术效果。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责任护士即开始进行术后指导,通过微信发送首优、中优的注意事项,确保健康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卧床10~14 d 里,对治疗时吸氧、神灯照射目的、绝对卧床并发症预防、患者运用“0~10”数字评分量表(NRS)自我评估患指疼痛、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对断指再植术后常用药物的初步了解、饮食指导、功能康复训练等专科护理知识,通过微信的语音、视频、色彩图像和文字优势发送给患者。早期康复阶段,通过微信指导患者如何早期进行关节及肌力功能的训练,患者可以反复随时收看,不同断指再植患者之间也可互相分享,使伤肢达到功能训练目的。涉及患者隐私的化验结果及相关知识,护士采用“一对一”形式发送给患者。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一日或当日完成出院宣教,包括出院结账流程、出院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再植指体注意事项等。

反馈式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让患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护理人员提供的信息,护理人员反复核实和解释,最后确保患者真正掌握[7]。涉及内容为患者演示绝对卧床的功能训练方法、患者叙述怎样合理膳食、如何进行自我疼痛NRS评分、如何依据“断指再植血液循环对比卡”进行自我观察再植手指的血液循环皮色变化[8]、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注意事项等。以使患者真正掌握再植术后的健康教育知识,增加其遵医行为顺应性,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1.2.3 管理措施

护士长和责任组长通过对患者进行反馈式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等形式评价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根据相关文献[9-11]本科室自行设计《自制断指再植患者家属对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及需求形式问卷调查表》。

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费用类别;效果满意度采用5 个等级评价,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对应分数为 5,4,3,2,1,分数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患者术后4~7 d,由责任护士将调查表通过微信平台发送患者,患者答题后再发回护理团队平台。通过问卷让患者对科室健康教育中集体讲座、护士口头宣教、纸质健康手册、微信发送形式的需求用单选或多选做出选择,护士在当日完成调查表统计、汇总,针对患者掌握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健康知识,责任护士把相关内容再重新发送给患者,护士也及时在床边口头宣教。

通过阶段性问卷调查使责任护士客观评价患者遵医的依从性,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本次发放问卷107 份,回收并筛选有效问卷107 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口头宣教的满意率、需求率分别为90.67%、93.33%;集体讲座的满意率、需求率分别为83.05%、75.23%;健康手册的满意率、需求率分别为58.10%、72.38%;微信平台的满意率、需求率分别为97.52%、98.96%,明显高于口头宣教、集体讲座、健康手册。

3 讨论

高静[12]提出,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断指再植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顺应性,使患者自我护理与心理调整能力增强,并能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再植成活率。陈淑琴等[13]通过对手外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得出,手外伤患者平均年龄29.1 岁,15~45 岁占手外伤人数的90.32%,断指再植患者主要分布在青中年。智能手机在当代青中年中已经普遍使用,微信成为新型获取、交流信息的工具,在医学的应用中也备受重视。通过运用微信平台,护士可随时随地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及遵医行为,与患者建立了指导、参与、合作的新型护患关系,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再植成活率[14,15]。

作为护理管理者,指导护士通过微信平台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对手外科专科知识应全面掌握,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给有既往病史的患者提供专业、准确的健康教育知识。也要强调临床护士在发挥微信平台的优势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视护士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能够直观准确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断指口头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卫拉特研究(2020年0期)2020-01-19 01:21:10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头表达一点通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