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漪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照顾者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作用以及影响,特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2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1.49±3.68)岁,平均病程为(8.4±6.1)年;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9.37±3.68)岁,平均病程为(8.4±6.1)年。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投入研究。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基础护理,试验组研究对象性优质护理,其具体内容包括:首先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安排,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综合护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合理调配,并实施全程责任制,确保护理措施均能得到落实,此外,需对照顾着进行指导,帮助其对于精神分裂症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指出其不当的照顾方式,告知其正确的照护方法,以亲切温和的态度鼓励其接受现实,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之上对患者实施优质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环境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之中,可要求照顾者予以相应的协助。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依从性、照顾者焦虑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若P<0.05,则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研究对象完全依从84例,基本依从13例,不依从3例,治疗依从率为97.00%;对照组研究对象完全依从65例,基本依从15例,不依从20例,治疗依从率为80.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研究对象照顾者护理前SAS评分为36.7±4.0,对照组研究对象照顾者护理前SAS评分为36.4±4.2,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照顾者护理后SAS评分为30.2±3.3,对照组研究对象照顾者护理后SAS评分为34.8±4.4,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所引发的精神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朗,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可归结为功能性疾病,所涉范围较广,包括思维、情感、认知、行为等多方面功能障碍,对于患者大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致残作用。目前,在我国所有精神疾病之中,精神分裂症的总负担居于首位,是多种精神疾病之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该病的发病征兆表现为思维障碍,无法对事物进行明确的分析,甚至有部分患者伴有幻觉、自残、伤人等行为;除此之外,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较为严重的损害,给患者及其家庭增添了极为沉重的负担,这一点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基于此,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科学、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优质、全面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试验组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在增进患者依从性方面效果突出。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能够受到护理人员全程的关怀以及照护,其住院体验更好,患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感、信任感以及亲切感,其内心的诉求得到了满足,故而愿意接受医院的治疗措施;此外,从SAS评分比较上来看,试验组研究对象照顾者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优质护理在缓解照顾者焦虑情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大多老年精神分裂症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问题,而这种心理状态对于患者健康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精神分裂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以及护理,而在优质护理服务之中,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护理计划,这是优质护理之中人文关怀的体现,在增加患者信赖感的同时,无疑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体验,从而促使患者对于护理服务做出更高的评价。而从本次实验数据上来看,试验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与上述推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缓解照顾者焦虑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增进患者及照顾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