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2019-02-09 04:29:45刘艳玲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样变误诊率征象

刘艳玲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6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妇科良性肿瘤,也被称为子宫平滑肌瘤,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白带增多、下腹坠胀、下腹包块以及局部压痛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失血性贫血,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1]。现阶段,此病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一般情况下,青春期的发病率极低,在绝经后肌瘤会自然萎缩甚至是消失。临床普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性激素以及遗传有关。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无创诊断方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经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26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出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经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3.61±3.25)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检查开始前,指导患者适量饮水,以充盈膀胱。检查时应指导患者调整到仰卧位,并将超声诊断仪的频率设置为3.5 MHz,经腹部对子宫的横、纵切面进行扫查,明确子宫的情况,并判断肌层的回声情况,探查子宫内是否存在团块,并重点观察其数量、大小、位置,同时明确病灶的血流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同时分析子宫肌瘤的超声征象特点。

2 结 果

2.1 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126例患者中,有119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4.44%。119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8例出现变性,玻璃样变的有5例,钙化2例,囊性变1例。超声诊断的误诊病例有7例,其中误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有4例,陈旧性宫外孕的患者有1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患者有2例,误诊率为5.56%。

2.2 子宫肌瘤超声征象特点

(1)不均质回声:直径在2 cm以下的肌瘤。

(2)旋涡状不均质回声:中等肌瘤。

(3)衰减回声:由大量肌瘤结缔组织纤维形成的大肌瘤。

(4)肌瘤变性:肌瘤出现变性之后,其瘤体旋涡结构难以观察,回声较弱,甚至不存在回声。玻璃样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肌瘤变性类型,主要表现为回声衰减,随着变性的持续发展,会出现不同大小的囊腔。红色变性主要表现为肉红色切面,声像图中的肿瘤发生显著衰减,呈现为螺旋状。钙化的主要征象为强回声团后出现声影。发生肉瘤样变后,可见肌瘤内部的回声呈现囊实性相间状,且边界模糊,透声能力较差,可见蜂窝样回声。

3 讨 论

目前,临床诊断子宫肌瘤的辅助手段包括超声、宫腔镜、MRI、腹腔镜等。在明确诊断后,可以根据肌瘤的数量、大小以及患者的生育要求制定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2]。对于无明显症状的绝经期患者,可不实施治疗措施,只需定期复查即可。超声检查具有显像清晰、无创、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子宫肌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多数情况下,子宫肌瘤会呈现出低回声,形状以椭圆或者圆形为主,边界相对清晰。但也有部分肌瘤呈现为中等回声或者强回声。对于常见部位的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难度较小,但对于附件区的子宫肌瘤,诊断难度较大,易于卵巢肿瘤相混淆。同时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难度也相对较大,但两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更为严重,因此可结合症状特点进行判断[3]。在本次研究中,有119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4.44%。超声诊断的误诊病例有7例,误诊率为5.56%。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具有方便、无创的优点。为进一步保障诊断的准确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超声征象不典型者,应多次、多方位扫查,从而明确诊断。

猜你喜欢
样变误诊率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分析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健康大视野(2019年7期)2019-04-25 11:42:04
宫颈糜烂样变患者60例临床疗效观察尝试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3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