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晶
(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子宫肌瘤是常见于30~50岁妇女且患病率水平较高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出现易被忽略的不典型症状,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重者可失去生育能力。手术疗法较常用,但会对机体造成损伤,随着不断增高的保留生育能力需求,病情不严重者一般选择药物治疗[1]。米非司酮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但用药剂量争议较大。为此按照应用剂量不同等比例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观察比较两种剂量疗效差异性,以探讨有效应用剂量。现报道如下。
按照米非司酮应用剂量不同等比例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均无相关药物应用禁忌证,半年内未应用激素类药物,无子宫脱垂、尿失禁和明显盆腔粘连等疾病。
对照组患者年龄26~58岁,中位年龄38.0岁;病程2~11月,平均(5.3±1.2)月;产次0~3次,平均(1.49±0.40)次。观察组组患者年龄27~57岁,中位年龄39.0岁;病程2~12月,平均(5.4±1.3)月;产次0~3次,平均(1.51±0.42)次。两组年龄、病程和产次平均数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自月经第1 d开始,于睡前一次性口服12.5 mg米非司酮,持续治疗90 d。
观察组自月经第1 d开始,于睡前一次性口服25 mg米非司酮,持续治疗90 d。
所用米非司酮生产厂家和批号均相同。
观察并采用三维径线半径法计算两组就诊时和治疗结束后子宫肌瘤体积。
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30%及以上者判定为显效,缩小范围在10%~30%之间者判定为有效,缩小在10%以下甚或增大者判定为无效。
就诊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分别为(60.5±10.8)和(60.7±11.3)cm³,治疗结束后分别为(44.3±9.7)和(30.2±9.2)cm³,两组就诊时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同组治疗结束后和就诊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9、18和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对应观测值分别为24、19、2例和95.6%,两组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刺激共同作用等有关。研究显示,子宫肌瘤病变组织中雌激素受体比正常子宫要高的多且年龄越大雌激素分泌越少,肌瘤组织逐渐萎缩,生育期妇女易引发子宫肌瘤症状,而绝经后妇女发生概率较小。可见体内孕雌激素分泌数量和子宫中激素受体量与子宫肌瘤有一定的关联性。
多数患者发病早期会出现明显痛经、月经不调、下腹坠胀、不孕、流产等表现,当肿瘤生长位置较低或体积较大时会压迫直肠或膀胱,影响大小便[3]。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但术后会提早出现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难以满足其生育需求,这需要应用保守疗法。
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药物,孕激素拮抗作用较强,能抑制肿瘤生长[3],是常用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该药是一种甾体类抗孕酮药物,可降低细胞因子基因调节物NF-KB活性,影响子宫内膜质细胞合成DNA效率,降低孕酮诱导分泌量,子宫内膜发育变慢,抑制雌激素分泌。该药还能控制排卵,发挥抑制肌瘤生长的作用。
由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剂量具有争议,为此按照应用剂量不同等比例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每日每次12.5 mg与25 mg,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就诊时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和同组治疗结束后和就诊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应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时,每日一次性口服25 mg比12.5 mg更能显著降低肌瘤体积,获得满意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为治疗有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