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深刻转型、不断开放是这个时代最重的着色。在这样的色调里推进包括民族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当秉持与神悟“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指向。对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也迫使今天的学界要更多地关注全球的价值与话语,这既是开展中外对话的需要,也是讲好中国民族故事的需要。
多样性是世界存续与发展的恒常主题,关于民族、民族事务话语与政策践行的多样性也是这个世界多样性的组成部分。举目当代中国,流动性已经将民族因素嵌入全域、全局,民族工作的事务性特征也越发凸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到的不再是“脑海里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学学科的高深镜像”,更多的则是如何在诸多身边事务中认知和对待民族因素。放眼世界,从联合国这个“服务人类总办公室”,到欧盟这一“区域性的综合治理发展联合体”,再到市民社会高度发展的香港,都宣示和实践着人们在相处中该如何对待他者、对待少数。
浸润在中国场景中的民族话语与关于“民族”(诸多族类、少数群体)的世界表达之间存在着形式的差异,但包容与善待的本质是一致的,这样的本质一致性集中体现在“民族”事务及其治理之中。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人也需要相应地了解世界的剧场与剧目。从中国芬芳的学术田野中抬起头,眺望同样精彩的世界,是中国经济社会自身发展与学术发展走向世界、读懂世界的必修课程。
《民族事务及其治理:世界、区域、区划的视野》栏目中的三篇文章是我们团队潜心阅读、悉心研习的作业,我们能力有限但心存足够的敬畏,我们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大家分享,就像如米小的苔花献礼给缤纷的学术春光。《少数人权利保护:联合国视域中的民族事务定位及其作为》一文凸显出“少数人”这一话语旨在囊括世界不同族类群体的努力,而“权利保护”则宣示了联合国对各国善待少数的基本主张;《区域检视与调处:欧安组织工作机制中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一文则描绘出超越主权国家围栏的区域内民族事务调处案例,防止冲突、维护少数民族权益是重要主题,相对应的national minority(少数民族)则是一个很欧洲的术语;《倚重社会力量:香港少数族裔事务工作模式思考》则反映出市民社会条件下依靠社会力量为少数族裔人口服务,服务而不是管理是相关民族事务内涵的重要特征。三篇文稿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折射出民族话语与民族事务治理的多彩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