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州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於潜中学 浙江 杭州 311300
思维的聚合与发散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可逆的有机整体,大多数情况学生乐于聚合,寻找答案,聚合成唯一,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但发散性则相对薄弱,对这方面的思维进行训练,乐于给学生做充分思考,并对想法作一个综合性的汇总,有利于提升思维的立体空间
案例2、人教版选修2-3计数原理P5页例4
要从甲、乙、丙3幅不同的画中选出2幅,分别挂在左、右两边墙上的指定位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挂法?
(先独立做)发现一个学生,立马请他回答
学生1:分三步,甲有2个位置,同样乙、丙,共2×2×2=8。
学生2:题目要求是选出两幅挂出去就可以了,而他把三幅都挂出去了
学生3:分两步,先从3幅中选1幅挂在左,再从剩下的两幅中选出1幅挂在右就好了3×2=6种
学生4拿着他的解法站起来,老师我的式子也是3×2,但想法不一样的,不知道对不对?
学生5:前两位同学的3×2其实可以归结为映射问题,即把左右两幅画的位置作为集合A,把甲乙丙三幅画看成集合B,即是从A到B的单映射有几个。
学生6:分成三类,第一类,选出甲乙,挂出有2种,第二类选出乙丙,第三类甲丙同理,共2+2+2=6
反思1:虽然这些想法很多,发散思维很丰富,但却始终围绕了计数原理中的分类分步原则,树立了“形散而神不散”的风格。
反思2:从这个问题的背景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之前学生也很不以为然,但是针对这个问题的发散后,改变了大多数同学看书本的态度,体现了“小问题,大思维”,“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的理念,效果非常好,比讲3个难题还要好,我想这归功于还空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因为有一位名家说过“学生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如果你给他一片云,他可能会还你一片天空。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在广袤的思维空间中自由翱翔。
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追求问题的准确性和最优化,但很少对教材,思路,解法进行批判式的精神,这是不利的。在学习时变“接纳式学习“为”批判式质疑“,无疑是可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空间
案例3、选修2-3,P59习题B1
甲、乙两选手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为0.6,乙胜的概率为0.4,那么采用3局2胜制还是采用5局3胜制对甲更有利?你对局制长短的设置有何认识?
解:教参的标准答案是按照独立重复实验的方法,把甲赢的局数x看成对象,则P(x≥2)=P(x=2)+P(x=3)=0.620.4+0.63
但学生对于这个解法提出了质疑,
作业中的多数解法:令Ai表示第i次甲赢表示乙赢,
导向1:过右焦点F2和结论对换,即已知AB=,求直线与x轴交
则P(A1A2)+PA2A3)+P(A1)=0.62+2·0.4·0.66=0.6286②
这符合生活常识,P(A1A2)即三局中先赢两盘的为胜者,不须打第三盘,
难道教参有问题吗?
答案也等于0.6286,两者是偶然的吗?他们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很多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学生困惑的眼神)
照理①其中的P(x=2)=C230.620.4都是按打满三局来计算,是违背常理的。
课堂剖析;问题恰恰就出在两者的结构上,两相对比,就可看出其中端倪,②中的P(A1A2)是指即甲先赢两局,第三局可赢可输,包含了P(A1A2A3)和P(A1A2)两种情形,而P(A1A2A3)就等于①中的P(x=3),并且P(A1A2)与②另外的两者PA2A3)、PA2A3)合起来就是①中的P=(x=2)甲赢两局的情况,至此真相大白。(学生若有所思,有感悟)
①P(x=2) P(x=2)② P(A1A2A3)P(A1 A2A3)P(A1 A2A3) P(A1A2A3)
反思 两者解法存在答案的一致性并非是偶然的,标准答案就是按独立重复实验来书写的,但作为过程的解答来说前者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常识,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但教参的解答显然不够自然,不符合生活实际,具有片面性,并不是最优解,可以摒弃。
案例4、人教版选修2-1圆锥曲线P60页例6
学生求解中,最后发现交点是(±3,0)两个答案
导向2:能否不通过计算,直接给出答案?
通过作图,学生很快发现斜率定,说明直线可以平行移动,恰好是过左、右两个焦点,如图(学生有点欣喜)
学生动手画图,发现直线可以绕右焦点旋转,要保证弦长不变,刚好是两条直线,并且对称,答案是两个正负根(学生很有成就感)
如图
导向4:是不是真的两条,有没有漏的?和右支相交有没有考虑过?
(学生有点疑惑)继续思考
发现与右支相交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在右支上的最短弦长仅为43>
总结出的结论让学生充满兴趣和乐趣,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习的情趣更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