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创造

2019-02-07 13:07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赵丽宏本子词句

小时候,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拿到就读。书读得多,见识自然就广,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那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见我爱读书,便在班上表扬我。我至今还记得他的话:“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像赵丽宏那样,多读课外读物。”在作文课上,老师常常将我的作文念出来。私下里,老师还对我提出一个要求,他要我准备几个小本子,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书中精彩的描写,不管是写景的,写物的,还是写人物神态和心理的,都要留意,见到好的词句或者段落,就把它们抄到小本子上。

这样的小本子,开始时确实对我的作文有帮助,然而时隔不久,我就逐渐讨厌这些小本子。为什么?因为每次从小本子上往作文本上抄词句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这不是在抄别人的文章吗?这样问得多了以后,我终于开始怀疑这种作法是不是对头。我想,如果是写日出,别人这样写,我为什么要和他写得一样?他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日出,并且用自己的话把他看到的日出写出来,我为什么不能呢?

尽管我还不敢跟老师说,但我的疑惑和厌烦却越来越强烈,直到再也不愿意往小本子上抄任何书上的词句。于是,我开始在小本子上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譬如碰到下雨,我就观察下雨前天空中发生的变化,观察雨中的街道和花树,也观察行人在雨中的神态和动作。到晚上,就把它们一一详尽地写到我的小本子上。再譬如,白天在路上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极胖的女人或者一个行动诡秘的人,我会跟在他们的身边身后走一阵,仔细地看他们的表情,看他们的一举一动,到晚上,我就在小本子上把他们“画”下来。当然,这“画”,不是用画笔和色彩,而是用文字。在“画”白天的见闻时,我要求自己尽可能地写得生动,写得和我以前在书中见到的类似情景不一样。这样,小本子上的词句,就都是我自己的语言了。

这个秘密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当我在小本子上“画”自己的所見所闻时,其他同学还在那里大抄书中的词句呢。老师终于也发现了我的秘密。那是在一次去乡下钓鱼之后,我在作文中用自己的语言非常生动地描绘了钓鱼的经历。记得我这样写上钩的鱼被我甩出水面时的情景:“鱼儿从水里飞出来,就像一把闪闪发亮的银色宝剑,在我的面前飞过去……”老师在作文讲评时读了我的作文,并把我叫起来,当众问我:“这些话,是引用别人的,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我很高兴地回答老师:“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老师没有对我的回答加以评论,他脸上的表情使我琢磨不透。

课后,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他从办公桌上拿起我交给他的小本子,表情严肃地说:“这里面的内容,都是你自己观察到的吗?”我紧张地点点头,以为他会批评我。想不到,他却欣慰地笑了起来。我很难忘记他当时对我说的那一番话。他说:“你不喜欢抄别人的话,很好!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写文章,当然也应该用自己的话来写。创造是最可贵的。你就这样坚持做下去吧!”

以上的情景,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老师的那番话,似乎仍在我的耳边回响。

真的,我从心底里感谢我的这位语文老师,感谢他当时对我的这番鼓励。

(节选自《赵丽宏语文课》)

灵光一闪

那些精彩的佳词丽句,来源于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巴金写《海上日出》,常常早起,在观看了很多次之后才完成这么一篇短文;鲁迅为了写赌场的情况,更是虚心地向赌徒请教。

同学们在记诵这些优美的句段的时候,应关注以下问题:作者观察了哪些内容?怎样观察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我应该观察哪些内容?观察的时候,我获得的独特感受是什么?……

只有把观察的方法学到手,然后自己也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自己的“好词好句”。

猜你喜欢
赵丽宏本子词句
本子的心愿
扔掉的本子
我的邻居赵丽宏
我的邻居赵丽宏
“书虫”赵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