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戈
摘 要:问题教学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是应当考虑到问题的特征以及知识、学生等方面的特点,并且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在对比新手与熟手教师的课堂问题后,发现其中优点并提出建议,可以有利于教师设计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驱动性问题 特征 对比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标提出:“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因此,问题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其中,驱动性问题的提出是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对驱动性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议的话题。但是对驱动性问题的研究不能只是从设计策略的角度进行探讨,还应该关注不同类型教师对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差异,分析总结后提出更有效的设计方案,实现高效的教学课堂[1]。
二、驱动性问题的特征
1.驱动性问题是教师课前设计好的
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对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并设计出可以驱动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相似点和连贯性,并可以通过这些相似点进行知识的主动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向往。
2.驱动性问题应具有连贯性
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是具有一定顺序的,因此问题的提出也应该具有有一定的连贯性,并且应更加具体化合层次化、循序渐进的问题链。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逐步分析和解决,对知识的逐渐理解、掌握,并与已有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问题能够驱动学生的主动思考
驱动性问题应该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可以促使学生通过问题发现关键的知识点;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可以开发思维,学生在回答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判断,即使回答错误,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发现错误,而不是直接提出错误并纠正,从而学生可以进一步地进行思考。问题也不应是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气等进行猜测,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问题的真实意蕴[2]。
三、新手——熟手教师课堂驱动性问题的对比
本文选取两位不同发展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一位是从教28年的熟手教师,另一位是从教3年的新手教师。深入实际教学过程,通过观察两位教师的关于“铁的重要化合物”这节课教学课堂,了解不同教师对驱动性问题的实施情况与实施水平,重点分析两节课的教学环节和收集课堂提出的问题(详见表1)并分析是否符合驱动性问题的特征和设计原则。
1.驱动性问题特征的对比
新手教师在课堂上抓住了学生在学过第一课时铁的化学性质,了解了铁与不同的氧化剂反应可能生成二价铁也可能生成三价铁以后,自然会产生“Fe2+和Fe3+有什么區别,Fe2+和Fe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问题,教师在授课是抓住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学习心理,在真实情景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探究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3]。
熟手教师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本节课能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活动,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分析、整理、交流、展示,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取实验探究、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载体,树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观念,达到学科素养的渗透与落实;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善于学习、勇于之一、敢于实践的探究精神,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树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四、建议
通过两节课的对比,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都能够设计和布置符合驱动性问题特征,但是也可以进一步进行提高,两者取长补短。对于熟手教师应该再多关注些前言技术和知识,并且可以更好地运用与实际的教学之中;对于新手教师应多与熟手教师进行讨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让课堂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更加有效地让学生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0-48.
[2]潘家永.例谈化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
[3]胡久华,郇乐.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2(9):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