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芹 任凯
摘要:针对高校ASP.NET项目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学习支架理论为基础,对ASP.NET项目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并根据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积极进入学习情境,在探索認知与协作学习的过程中,穿越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完成自身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ASP.NET项目实践课程中引入学习支架,能加强学生对项目开发过程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建构;学习支架;ASP.NET;项目实践
DOI:10.11907/rjd k.19136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9)012-0252-04
0引言
ASP.NET是目前主流的动态Web开发技术之一,在软件应用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国内各高校均设有ASP.NET程序设计课程,并将其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课。大部分高校采用ASP.NET项目实践的方式展开课程教学,该课程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综合性网络应用能力要求高,由于学生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及项目经验缺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独立面对项目时常无从下手,项目实践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在ASP.NET项目实践教学中,探索如何结合项目实践需要,在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学习支架引入到ASP.NET课程项目实践中,根据项目开发过程设计对应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形成项目思考与实践的着力点,是解决当前ASP.NET项目实践课程教学困境、提高学生项目开发能力的可行路径。
1研究背景
1.1学习支架理论
学习支架理论起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学习者智力学习活动中,对于待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合理的教学,学习者在教师的有效帮助下可消除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学生已知知识模块与未知知识模块之间的区域,该区域的内容学生凭借自身努力无法完成,需要教师创建合适的学习支架,才能够顺利完成。因此,欧洲共同体把学习支架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张丽霞等认为学习支架的作用在于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恰当分解,以便逐步深化学习者的理解内容,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自身能力与知识的进一步提高。
1.2教学研究现状
国外学习支架的相关教学应用研究较为成熟,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有较多的教学研究者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发展。不仅有专门介绍学习支架定义与使用的专题性网站,也有运用学习支架思想在线上、线下课堂进行的实践,如美国的letus在线、英特尔未来教育第六模块中的“支架式教学”等,这些有关学习支架的教学实践活动均被证明是适宜且高效的。
国内关于“学习支架”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已经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如何设计学习支架、学习支架设计原则、学习支架应用策略等。国内学者认为,在教学中使用学习支架,能有效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使其完成原本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在此过程中获得相应知识和技能。但通过对主流数据库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关于学习支架教学实践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高校课堂教学中关于学习支架的相关教学与实践研究甚少。因此,将学习支架引入到高校ASP.NET项目实践课程中,进行支架式教学的探索与尝试,对于提升学生项目开发能力与水平,有积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2ASP.NET项目实践中学习支架构建分析
2.1学习支架构建时机
对于ASP.NET项目实践课程而言,学习支架的构建不仅需要一定的学习情境,还需要学生全程参与。因此,学习支架的应用前提是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水平,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这个差距是学生依靠个人能力难以逾越的,即当学生在ASP.NET的项目实践中,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依然不能理解相应的知识点,或者无法完成项目开发任务,此时,教师确定学生的需求与困难后,才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这是构建学习支架的最好时机。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学习支架,才能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学习支架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2.2学习支架构建思路
学习支架的构建并非无序可循,教师在握好教学内容的横向、纵向结构前提之下,可以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经验、知识水平以及课程内容特点,结合教学过程推进的活动序列,进行学习支架构建。
对于ASP.NET项目实践课程,按照网络程序开发的特点及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学习支架构建流程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项目初始阶段。在项目初始时,提供方向型支架和任务型支架,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形成较为清晰的学习活动序列,明确自身学习和努力方向;②项目深入阶段。项目推进阶段也是知识深加工阶段,此时可以提供问题解决型支架、范例型支架、情境型支架等,学生在特定编程情境中进行探索、认知与协作学习,能切实体验到ASP.NET项目实践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③项目总结阶段。在项目总结时,通过提供反思型、评价型支架,使学生对自己的项目完成情况有总体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调节和自主反思,及时发现编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具体构建思路与流程如图1所示。
3ASP.NET项目实践课程中学习支架构建实例
根据项目实践课程学习支架的构建思路,对ASP.NET项目实践的内容进行有效优化,确定各个阶段需采用的学习支架类型与设计方案,并进行具体设计。当学生遇到或预计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学习支架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成功地渡过难关;同时学习支架的合理使用,也有利于学生个体实现程序知识体系的建构。结合ASP.NET项目实践课程的实际教学思路,学习支架具体构建过程如下。
3.1项目初始阶段
在项目初始阶段,需要使学习者明确即将面对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向,该阶段提供的支架主要包括方向型支架、任务型支架和资源型支架。
(1)方向型支架主要是指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保持学习方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学习之后将有怎样的收获,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心理预期。在ASP.NET教学中,方向型支架的合理应用可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如需学习哪些编程技能、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该支架的使用有利于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内部学习动机,从而转化为行动。例如:在讲解数据源控件与数据绑定控件时,可以使用结构图的形式,展示所有数据源控件,并把各级目录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明确学习方向,让学生知道未来项目走向。
(2)任务型支架指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与合理加工,使学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做哪些事情,从而使其获得不同层次的具体学习任务,并深入理解学习任务,从而逐步形成对解决该类任务的方法与思路。
例如:在ASP.NET课程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根据任务难易程度与工作量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任务型学习支架。任务型学习支架的表现形式较多,ASP.NET项目课程中比较常用的有流程图。例如:在讲解“購物车”时,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面人手,不能够深刻理解购物车后台编码的过程与含义。此时可以使用流程图,表现出购物流程中各级任务之间的层次结构,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所需条件,使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更清晰,了解购物车程序中待实现的具体任务,通过任务型支架形成一个或多个学习活动,简化复杂的问题。
(3)资源型支架指为学生学习提供的各种必需的学习资源,以及资源获取方法、资源应用技巧等。资源型支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项目实践中需要的相关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例如:在ASP.NET项目教学中,讲解Web服务相关知识点时,提供必要的已有Web服务资源,如天气预报模块资源,并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寻找其它Web服务,并将这些Web服务应用在自己的项目中,最终在资源获取与应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3.2项目深入阶段
在项目深人阶段,需要教师创建合适的情境,并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该阶段提供的支架主要包括范例型学习支架,问题型学习支架,情境型支架。
(1)范例型学习支架。ASP.NET中的范例一般指教师操作的技巧或过程,以及符合学习目标的成功项目案例。好的项目范例不仅能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引导作用,还有利于学生对整个项目架构的掌握与知识正迁移。例如在讲解“数据库设计”模块时,学生需根据项目需求绘制E-R图,作为初学者,在数据库设计上缺乏经验,容易出现缺少字段或者数据冗余等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出正确和错误的对比案例,让学生明白数据库设计应该满足哪一个范式要求,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数据库。
(2)问题型学习支架。该支架能促进学生思考,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教师在ASP.NET项目实践教学中,预估学生可能会遇到项目开发难题,进行适当的问题设计,形成问题型支架。ASP.NET项目实践课程中最常用的问题型支架是概念图,用概念图表述不仅简洁,而且能以结构化的方式揭示出各知识模块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在ASP.NET页面与功能结构设计中,由于学生初次做动态网络程序,项目经验欠缺,容易在页面设计和编码上花费较多时间,造成在规定时间内程序功能点无法全部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问题型支架,以概念图的方式表达网络程序页面设计形式和操作流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功能设计写入系统开发文档中,包括功能结构图和操作流程图等。
(3)情境型支架。ASP.NET课程知识是直接与实际Web项目应用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应用ASP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情境型支架主要指教师需创建ASP.NET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境,为学生ASP.NET项目开发创建有意义的项目实践情境,以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以此促进思考,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ASP.NET的项目实践课程中,通过设定“在线考试”场景这一与学生实际使用经验联系的情境性支架,模拟现实生活情境。学生在模拟的项目情境中,能产生有效的学习兴趣,获得较为真实的感受,理解为什么要学习相关知识,如何理解各模块内容,从而体验项目开发的实践需求,获得真实的项目开发感受,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3.3项目结束阶段
在项目结束阶段,需要对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发现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后续项目开发行为进行及时调控与修正。
(1)评价型支架一般指在学习活动取得一定成果时,为学生提供自主评价、互相评价的机会,并对学生的评价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评价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ASP.NET项目实践教学中,评价性支架常常借助于范例。例如,在“基于Web的OA”系统开发中,提供相应的办公系统案例,学生通过对比范例,认识到项目开发中哪些功能是合格或不合格的,设计框架是否合理,是否比较全面清晰地实现了相关功能。项目对比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状态,如离学习目标还有多远、最终目标是否可实现,并据此不断调控学习进程。评价型支架的使用有利于学生促进知识的积累与迁移,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认识与评价,进而调整教学行为。
(2)反思型支架是在评价型支架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在ASP.NET项目教学中,反思型支架主要形式是量表。例如:在数据绑定模块中,学生能够根据之前数据绑定案例实现数据查询等功能,但是在逻辑实现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系统缺少权限管理功能,造成只要普通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即能够删除所有文章。在反思型评价中,教师可以提供项目详细需求量表,从与程序性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规定对应指标,学生参照系统需求评价并反思开发的项目,使反思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4结语
在ASP.NET项目实践教学中,引入学习支架理论,结合学生学习心理与项目实践课程特点,在项目开发不同时期搭建相应学习支架,将ASP.NET知识外化过程和学生自我反馈相结合,学生通过内化学习支架,可完成项目开发过程的积极意义建构。实践教学亦证明引人学习支架的AsP.NET项目教学行之有效,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项目开发思路,最终穿越自身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获得独立完成项目开发的技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提高AsP.NET程序设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