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娣,李泽,刘文霞*,邵晓菲,张骞
(1.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2.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2017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把握和解决我国的农村发展问题是走好当前时代布局的重要一环。结合我国的农村实际状况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 年2 月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年3 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在我国农村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不同阶段做出了关键性规划。通过对规划的解读可以了解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究其根本就是解决农民的收益问题,怎样实现我国农民收入的持续性增收,缩短城乡差距以及合理控制收入水平的差距是整个规划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农村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扩大。农村的发展特色没有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开发与利用,阻碍了实现农民的持续性增收[1,2]。以山东省农村发展典型地区为例,深入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农村发展与振兴的基本模式与路径,分析其发展的共性与特性,旨为促进农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1.1.1 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农村问题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学者们就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谭智心等[3]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增收出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即农民增收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愈来愈突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参与空间愈来愈大。李玉中[4]指出新常态下制约农民增收主要包括政府干预不合理、土地增益不明显、农村人力资源规划欠缺等问题,提出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建设、深化土地改革等建议。蓝海涛等[5]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破除农民收入增长的中低增速困境的关键点在于充分认识到新兴的潜在增长点正在不断形成,传统领域的收入增长点可以继续挖掘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形成农民增收的托底政策。
1.2.1 乡村金融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金融业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金融的结构优化,确实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Greenwood 等[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中介的良性发展,对刺激资金流动进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陈明[7]认为,金融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的保险服务、信贷服务等注入新的生命活力,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村的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1.2.3 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产业融合对农村发展的有利影响日益明显,在乡村建设的新时期,农民最大程度上享有产业融合的循环利益,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激励效用。李乾等[8]认为,要正确认识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把握微观层面的利益不断紧密联系,以及宏观层面上的多重效益机制的内在关系。郭军等[9]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并阐述了产业融合的基本内涵,认为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的增收影响可以从财政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方面着手;通过实例分析提出,农村发展的品牌效应、政府帮扶,农村产业链条的更新优化是当前发展乡村振兴时期的重点表现形式。
1.2.1 美国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 美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不足总人口的3%。从20 世纪40 年代以来美国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法律法规建设、农业信贷建设和农业科研投入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1) 法律法规建设。相继颁布了《联邦农业改进和改革法》 《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 《农业法》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法律法规,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法律保障和政府扶持。(2) 农业信贷建设。美国农业部联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农村发展的必要信贷资金[10]。(3) 农业科研投入建设。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农业科研改革,美国的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水平占到GDP 的3%左右[11]。通过农业科研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发展。
1.2.2 日本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 日本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密集,人均农业可用耕地仅0.03 hm2。1961年日本颁布《农业基本法》,以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为了促进农业发展,20 世纪60 年代至今日本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支持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通过对农业机械更新换代进行补贴,以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为日本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基本保护。改善了乡村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民生活幸福感,缩小了城乡差距。20 世纪70 年代,日本农户收入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8 年日本农户户均收入较城镇家庭收入水平提高了22.8%,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水平较城镇人口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了4.6%,农民增收成效显著[12]。
1.2.3 德国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 德国在法律体系、乡村发展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备、乡村文化与旅游建设方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完善的法律体系推进土地资源整合;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水电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先进的设备制造业助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注重提升农村的文化内涵以打造文明生态新农村,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村落实行政府保护制度。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德国农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升。目前近9 000 多个特色旅游村的成立,为德国特色农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打开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山东是我国经济发展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2018 年相继出台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山东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文件。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经济、旅游、农业、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发展。2017 年山东省的农村贫困发生率降低至3%以下,农民增收效果明显。2017 年农村人口为4 984 万人,占山东省总人口的49.8%。2018 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 301 元,同比增长7.8%,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率(7.5%) 高出0.3 个百分点[13]。相关政策实施成效显著。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山东省农村发展不平衡性,区域性优势没有完全得到开发与利用,农民增收仍然具有上升空间。
在充分考虑地域政策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突出案例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把山东省各地市2008~2017 年的GPD(图1)、教育事业、乡村振兴实施力度等因素作为考虑依据,选择青岛的海滨泊里、淄博的沂源东里镇和日照的下元一村3 个成功案例进行系统研究。
图1 2008~2017 年青岛市、淄博市和日照市的GDP Fig.1 GDP of Qingdao,Zibo and Rizhao from 2008 to 2017
2.2.1 概况 泊里地处胶南市的西南部,黄海之滨,琅琊湾畔,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重要乡镇之一。东距青岛前港湾45 km、西距日照港30 km,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2017 年西海岸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 665 元(图2),较2016 年增长了8.9%,其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 407 元,较2016 年增长了7.8%。泊里镇在全区的贡献率达到20%,是西海岸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2 2014~2017 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与年增长速率Fig.2 Residents’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and annual growth rate in the west coast new area of Qingdao from 2014 to 2017
2.2.2 具体实施办法
2.2.2.1 稳抓特色农业,创造品牌效应。2016 年以来,泊里镇以发展特色蔬菜产业为抓手,全力打造“精品菜篮子”工程。与山东富春江综合农业开发集团合作,投资总额达3 亿元,以培育“水果萝卜”、大白菜、草莓等果蔬名牌产品为重点,创建了“菜园-精品菜篮子”乡村振兴示范点。
2.2.2.2 发展特色养殖,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泊里镇积极探索新经济增长点。在养殖产业政策的推动下,特色养殖业成为泊里镇振兴发展重点之一。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帮扶、服务链条衔接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四送一保”服务体系(即送品种、送料、送药、送技术,政府保证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特色养殖业;在生产管理上实行“四统一”政策(即统一规划、统一建场、统一设计、统一经营),保证泊里特色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农民收入增长注入新的潜力。
2.2.2.3 利用区位优势,打造世界强港。泊里镇发挥自身区域优势,积极开展港口产业建设,董家口深水港(图3) 与临港产业区项目的落地,吸引了一大批外商投资,青岛鑫兆运物流有限公司、青岛新菱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青岛海阳运输有限公司等今后进驻泊里镇,为该镇的二三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图3 新时代的董家口港建设Fig.3 Construction of Dongjiakou port in the new era
2.2.3 主要成效 (1) 2017 年泊里镇政府设立了100 万元农民转移培训就业指导基金,依托“精品菜篮子”工程以点带面增加村民就业岗位200 个,引导一批村民实现自主创业。“精品菜篮子”工程顺利开展以来,形成了以销促产带动发展的产品市场思路。其与蔬菜需求市场互通供求信息,从根本上防止了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因地制宜种植特色农作物的措施,充分利用了泊里的自然地理优势与人力资源优势为村民带来在“家门口工作”的便利。(2) 政策对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有效的支持,将风险最小化,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均纯收入突破4 890 元,为农村增收增添动力。(3) 打造了董家口产业园。董家口港口在保证自己交通运输的基本职能外,通过与外资结合,打造了董家口产业园,带动周边配套设施的发展。泊里镇政府提出“易地搬迁脱贫、推进乡村振兴”口号,新建董家口安置区、临港安置区等现代居民社区项目的落地,实现了70%的贫困人口住进楼房,改善了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条件。
2.3.1 概况 东里镇位于沂源县东南部距县城40 km,属于山区、丘陵地带。自然风光秀美,境内有桃花崮、凤凰崮、卧山(文山)、保安崮等优质旅游资源。
2.3.2 具体实施办法
2.3.2.1 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幸福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东里镇整合境内旅游资源,以村为单位成立旅游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业。东里镇下柳沟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田园柳舍”主题旅游(图4),2017 年开始营业,当年累计接待游客近10 万人次。2018 年初“柳兴”合作社的社员拿到第一次分红。目前东里镇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村一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在乡村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图4 “田园柳舍”主题旅游Fig.4 Theme tourism of Rural Willow House
2.3.2.2 突出特色果品,树立沂源品牌。根据东里镇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业,目前该镇已成为“金黄金”桃的核心产区(图5),建设现代农业园区3 处,2018 年7 月,福禄坪村的继发果业协会生产的“沂源金黄金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
图5 “金黄金”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Fig.5 Construction of Jinhuangjin peach in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2.3.2.3 开展土地改革,释放土地红利。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东里镇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宅基地、四荒地、承包地的改革。通过对闲置土地的规划,农民可以将手中闲置的耕地以入股的方式成为农村合作社会员。通过合理置换、出租入股、有偿流转、无偿退出等方式,将闲置耕地进行流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2.3.3 主要成效 (1) 形成了“一村一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旅游胜地的品牌效应,并壮大该地区的旅游业。由此优化升级了东里镇的三产结构,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的规模。2017 年得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 239 元。(2) 打造“金黄金”桃的规模化现代农业园区。以“金黄金”桃为种植核心,一方面建设完善现代化农业园区,另一方面延伸桃的产业链,提升了该产品的附加值,打造与营销“金黄金”桃的品牌。全镇发展优质果品0.33 万hm2,粮经比例为1∶9,为农村增收增添力量。(3) 响应了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入推进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村,盘活了该镇空闲和低效用地,为该镇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
2.4.1 概况 下元一村位于日照市东涛雒镇西南部,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三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4.2 具体实施办法
2.4.2.1 优化茶叶种植,成立产业园区。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条件优势,成立茶叶生产合作社,并逐步建成以茶叶基地为主体,融合观光农业、旅游景点、生态示范、科技园区为一体的有机茶叶生态示范园(图6)。
图6 下元一村的村民采集绿茶Fig.6 Collecting green tea by villagers in Xiayuanyi Village
2.4.2.2 注重生态环境,打造宜居乡村(图7)。下元一村实施山林统一管理政策,将村民手中的山林集中划片,禁止乱砍乱伐,将发展生态振兴作为首要任务。
图7 乡村战略实施后的下元一村街道建设Fig.7 Street construction in Xiayuanyi Villag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strategy
2.4.2.3 积极吸引资金,推进建设项目。在发展生态振兴的同时,村两委通过考察与研究,一方面积极发展以乡村民宿为主的特色旅游业;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日照市重点旅游项目——东方太阳城落址天台山,仅土地和山场租赁一项就使下元一村集体收入每年增收100 万元左右。
在考察全村发展状况后,制定以乡村民宿游为主的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乡村生态为下元一村成功吸引到一大批优质的社会资金。2016 年日照市重点旅游项目“东方太阳城”落址天台山,仅土地和山场租赁一项就使下元一村集体收入每年增收100 余万元。
2.4.3 主要成效 (1) 农民增收显著。2018 年下元一村实现税收268 731 万元,占全镇税收收入的82.36%,农民增收显著。 (2) 日照绿茶品牌——日照绿茶。日照绿茶已形成了规模化的绿茶产业区,增加了绿茶的附加值,在市场上形成品牌效应的同时,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矛盾,拉动了下元一村的经济发展。
通过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海滨泊里、沂源东里镇、下元一村的农民增收的具体措施、途径以及成效进行系统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抓住资源优势,吸引投资资金,兴办集体产业,实现共同致富。
(2) 深入理解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精神,将农村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适应为标准,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
(3) 积极发展新农业,打造农业产品的品牌效应,突出农村产品绿色、健康的鲜明特点。不断与时代发展潮流接轨,依靠“互联网+”技术拓宽销售模式,实现全方位宣传。
政府在农村发展中应继续发挥主体地位,加强政府的主体责任,积极协调当地农村发展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上保证精准扶贫项目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地。建立多级联控帮扶发展平台,整合区域内的多方资源参与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
对于耕地面积集中成片的村庄,可以通过引入大型机械设备进行作业以提高劳动效率,将粮食作物作为主要发展对象。而对于分散式的耕地,则可以推广大棚种植发展特色农产品,积极考察地区实际情况,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吸引人才回流,实现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发挥区域优势,将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将乡村的绿水青山转变成宝贵的发展财富,保持农民增收的长效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