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快舟·楚天号”快舟一号甲遥七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α阶段A、B卫星(KL-α-A、KL-α-B)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快舟”系列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双轨道面发射。本次发射任务中,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将两颗卫星分别送到86°倾角、1050km 圆形轨道和86°倾角、近地点1050km、远地点1425km 椭圆形轨道。为此,火箭公司联合卫星方开展了定制化的设计与服务,充分挖掘星、箭动力系统潜力,提高了运载火箭有效载荷利用率。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所属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火箭具备200kg/700km 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来源:中国航天报)
11月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该奖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工作时长已超过300 天,远远超出设计寿命;“玉兔二号”巡视器克服月背复杂地形等障碍,行驶里程也已超过300m,实现了“双三百”的突破。(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1月28日7:52,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1月的5 次宇航发射全部取得圆满成功。高分十二号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的实施提供信息保障。(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2月7日的6 个小时内,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两枚同型号火箭,相继将1 颗和6 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7日10:55,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7日16:52,又一枚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 卫星、天仪16/17 卫星、天启四号A/B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介绍,在同一发射场6 小时之内进行两次航天发射,表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快速发射核心能力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也打破了同一发射工位和同一型号火箭发射时间间隔最短纪录。(来源:人民日报)
国际电信联盟(ITU)11月20日称,全球频谱监管者已就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卫星星座的部署节点要求达成共识。NGSO星座运营商要想保住自己未来的全部频谱权利,就必须满足从提出频谱申请7年后起算的部署节点要求。在那7年过后,NGSO星座运营商将需要在2年内发射10%的卫星,5年内发射50%,并在7年内全部部署完成。若星座项目未能按这些节点或在总共14年的所给时间内发射足够多的卫星,其频谱权利将按届时实际发射数量、按比例缩减。(来源:航小宇)
据美国《空军杂志》2019年11月22日报道,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AFMC)司令阿诺德·邦齐上将于2019年11月21日宣布,导航技术卫星-3(NTS-3)项目入选美空军首批“先锋”(Vanguard)项目,这是继GPS 之后40年以来卫星导航领域首次开展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项目。NTS-3 试验性项目是验证在地球同步轨道上部署一层较小的卫星来增强中轨道GPS星座的定位、导航和授时(PNT)能力。由于采用地球同步轨道,每组卫星的覆盖范围将更大。NTS-3 试验卫星计划于2022年发射。(来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1月27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 型运载火箭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甚高分辨率全色、多光谱和高光谱对地观测卫星制图卫星-3(Cartosat-3),并搭载发射了13 颗立方星。制图卫星-3 是制图卫星-2 系列的后续型号,采用IRS-2 平台建造,被送入509km、倾角97.5°的太阳同步轨道,发射质量1625kg,设计寿命5年。星上成像有效载荷全色模式地面分辨率0.25m,幅宽16km;四谱段多光谱模式分辨率1.13m,幅宽16km;高光谱模式分辨率12m。(来源:航小宇)
12月6日,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的“电子”(Electron)运载火箭在新西兰的欧尼努伊站发射了来自5 个国家的7 颗微小卫星。“电子”火箭第一级在这次发射中并不进行回收,未配备减速装置或降落伞,但是新加了一些设备和传感器,以为未来回收工作提供依据。作为“批次升级”工作的一部分,一级火箭新增了制导与导航设备,包括S 频段遥测和箭上飞行计算机系统,以采集一级大气再入过程中的数据。该级还配备了反作用控制系统,用以在再入下降过程中控制方向。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贝克表示,公司开展一级复用主要是想提高发射频度。贝克在此次发射后发推特称,第一级在本次再入实验中表现很好,从而向实现回收迈进了一大步。(来源:航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