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2019-02-06 03:56曾文斯
现代交际 2019年24期

曾文斯

摘要: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文化是交际的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因各自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不同而各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以英语的抽象表达法和汉语的具体表达法为例,分析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和汉语多用具体表达法的原因,以及英语“化实为虚”和汉语“化虚为实”的方式,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 抽象与具体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095-02

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学习并使用一门语言必然要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1]。英汉两种语言因各自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不同,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以英语的抽象表达法和汉语的具体表达法为例,探究英汉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一、 抽象表达法

(一)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的原因

英汉对比研究表明,传统的英语思维倾向使用相对抽象的概念去表达形象具体的事物,即英语采用抽象思维进行表达。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得相当普遍,在科学论著、官方文章、法律文书等文体中常见。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和抽象理论研究。二是抽象词语意义模糊,利于作者掩饰真实的思想。三是抽象词语使表达显得紧凑、含蓄。四是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语义的词化和抽象化程度较高。[2]五是来自拉丁语、希腊语和法语的大量外来词是抽象的,因而英语多是抽象表达。

(二)英语“化实为虚”的方式

英汉文化表达方式存在差异,汉语词化程度较低,因此,英译汉时使用“化虚为实”的方式,也叫“具体表达法”;而汉译英过程中采用“化实为虚”方式,又叫“抽象表达法”。

英语抽象表达法方式如下:一是用虚化词缀构词,大量使用抽象名词。例如:pan-全、整个,inter-互相,-ness表示性质、状态等。二是用介词表达虚泛的意义。例如:“We don't know why the teacher seemed to have it in for that boy.(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老师好像和那个男孩过不去,老找他麻烦。”介词短语“have it in for(somebody)”表示找麻烦,厌恶。三是用一个单词表示原本需要一个短语或句子表达的复杂语义。例如:brinkmanship(冒险把危机局势推到极限)。

二、 具体表达法

(一)汉语多用具体表达法的原因

与英语思维不同,汉语则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去描述表达抽象的概念,不太注重完全意义上的抽象思维,自古以来受儒、释、道的影响,讲究悟性,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具体性特征。同时,汉语是意象性语言,文字符号具有象形、会意和形声的特点。此外,汉语语义的词化和抽象化程度较低,没有英语的词化手段。

(二)汉语“化虚为实”的方式

1.动词取代抽象名词

例如:He had surfaced with less visibility in the policy decisions.

翻译:在决策过程中,他已经不那么抛头露面了。

英语行为抽象名词表示行为或动作含义,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汉语可充分利用其本身擅用动词的语言优势,以动词代替静态名词,“以实代虚”。

2.范畴词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例如:We have winked at these irregularities too long.

翻译:我们对这些越轨行为宽容得太久了。

范畴词表示所属的范围,是汉语常用的特指手段。

3.具体的词语阐释抽象的词义

例如:She wondered whether her outspokenness might be a liability to Franklin.(The Glory and Dream)

翻译:她怀疑自己那么心直口快,是否会成为富兰克林的包袱[3]。

英语抽象词的意义往往笼统且虚泛,在汉语里没有对等一致的词来表达,需要借助具体的词语来解释英语抽象的词义。

4.用形象性词语使抽象意义具体化

例如:He waited for her arrival with a frenzied agitation.

翻译:他等着她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三、英汉文化差异应用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英语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用英语有效地沟通,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就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培养英语的听、说、读、写和译五大能力,分为大学英语综合课和大学英语听说课两部分。

(一)大学英语综合课

大学英语综合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翻译三大能力。阅读方面,为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异国文化的印象,课前选取与课文相关的英语抽象表达现象的例子,让学生自主學习,在官方文章或报刊评论中搜集更多英语抽象表达现象的例子,并在课上分享讨论。写作方面,教师详细阐述英语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表达差异,将地道的英语表达的单词、词组和句子融入作文写作,使学生的作文更加流畅、自然,彰显英语思维的魅力。翻译方面,为达到“虚与实”英汉互译的目标,适当运用异化、归化、意译、直译等译法,转换(conversion)、增补(addition)、省略(omission)、阐释(annotation)等方法进行汉译英的翻译练习,并组织学生小组对比讨论老师提供的范例和学生翻译版本的优劣,赏析译文。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

大学英语听说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的能力,两者密切联系,互相辅助。一直以来,英语的“听和说”对中国学生来说是难以跨越的障碍,主要在于“听和说”的训练次数少,“听”不懂地道的英语,理解跟不上“听”的速度,“说”出的英语往往是中式英语。为了改善并解决这些难题,英语听说课应充分利用课堂训练时间,反复多听、精听核心单词和句子,涉及英语抽象表达的地方,详细讲解并分析背后的语言文化魅力。分小组表演英语名著、热点事件等短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英语学习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体会英语文化,近距离接触语言,更有助于掌握一门语言。

四、 结语

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加深理解英汉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有助于语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刘莉媛.网络化时代翻译技巧教学启示:以抽象与具体表达法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1):129-132.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