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陆颖 尹宝玉 尹天安 田春宽
摘 要:针对采用团队形式组织教学以适应游泳课从90min改革为50min的问题,研究了游泳课如何组织团队式教学,提出了优化游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顺序,建立了游泳教学各环节的重点、难点以及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学库并形成游泳教学方法库,对学生采用分层次考核,对教师采用第三方考核。为验证所提出的团队教学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教学实验,并已大面积推广到全校34个班级834名学生游泳教学中,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团队教学法,可使教学质量和学生游泳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深受学生欢迎。
关键词:游泳教学 教学方法库 团队建设 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055-02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体育部游泳教学团队建设提到日程上来。
进行游泳团队教学和团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规范教学过程、健全游泳课程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游泳教学考核方法的创新,有利于游泳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培养游泳教学团队带头人、搭建合理的教师梯队建设。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如何建设游泳教学团队、如何发挥游泳教学团队的作用、教学团队应采取哪些措施等,这都是应该认真研究的。所提出的措施是否有使用价值、如何验证这种价值,这些就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1 游泳教学团队措施与建设研究
为了了解和掌握游泳教学团队的研究前沿状况,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万方期刊数據库等电子检索系统进行资料的收集。主要查阅游泳教学团队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背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共同讨论有关问题。
第一,讨论明确游泳教学团队的效用,要体现在体育课程培养理念,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第二,集体讨论团队的规章条例,用以改变传统的个人教学的形式。
第三,利用集体决策优势和信息共享优势,获得同其他人一起合作实现目标的优越性,其主要特征体现在目标的一致性、互补性、协作性,这些特征在游泳教学团队的运作过程中促进游泳教学团队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分析了每堂课的教学难点和学生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总结出来,建立了游泳教学各环节的重点、难点以及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学库。优化游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顺序,形成游泳教学方法库,并编辑成册,制成文字版,上游泳课教师人手一份。
第五,对学生采用分层次考核,对教师采用第三方考核,学生考游泳证,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2 游泳团队教学的实验研究
2.1 研究前提
在制定实验方案时,选取北航2016—2017级第一学期通过北航教务网进行游泳选课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选取陈老师的2个游泳班和陆老师的2个班100人作为实验班,选取尹老师和田老师的2个班100人作为对照班。时间从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共4个月16周,教学在北航沙河游泳馆进行。统一本学期要学的蛙泳和自由泳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但教法提炼和考核要求不一样。
考评组由游泳教学团队副教授组成,以确保评分结果准确、公正。游泳考核标准如下。
对于不会游泳的学生(A类):拿到深水证并有500m长游记录的,记90~100分;拿到深水证,有300m长游记录的记80~89分;能游200m,不会踩水的记70~79分;能游完50m且动作掌握一般,游速一般的记60~69分。
对于已会游蛙泳的学生(B类):拿到深水证并会熟练游完100m自由泳的,记90~100分;拿到深水证并会熟练游完50m自由泳的,记80~89分;拿到深水证并会熟练游完25m自由泳的,记70~79分;拿到深水证,记60~69分。
实验前后分别按照相同的方法、要求、和上述标准实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游泳成绩。在实验后测试时,对于对照班课程结速后,需先行考核蛙泳游完50m的成绩。然后再与实验班一同参加对比测试。
对照班课程结束后的50m蛙泳技术考核标准如下:
90~100分——动作准确连贯、速度较快;
80~89分——动作较准确、有一定的游速;
70~79分——动作掌握一般, 游速一般;
60~69分——基本完成动作,不停顿地游进。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游泳教学实验前后所调查、测验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学分析。对数据整理,分类,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对游泳教学实验结果、实验中数据出现的问题,采用逻辑学的分析方法和知识,展开科学分析和讨论,在比较基础上得出结论,使实验效果更客观和可靠性。
2.2.1 游泳课程试验前考核
游泳课程试验前考核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经第一次课上统计,实验班A不会游泳的89人,对照班A不会游泳91人。实验班B有11人会游泳,对照班B会游泳的为9人。实验班和对照班会游泳和不会游泳人数进行逻辑分析,可以认为没有实质性差异。
2.2.2 游泳课程试验后考核结果
(1)游泳课程A层考核后统计。
由表2可知,实验班A层不会游泳的89人,在第一次课就公布考试标准,通过16周的游泳教学,最后达到优秀的45人,良好22人,中等12人,及格10人。对照班A层不会游泳的91人,在第一次课就公布考试标准是老标准,通过16周的游泳教学后,按照老标准都考完后,再以新标准进行要求,最后达到优秀的2人,良好5人,中等14人,及格70人,没有不及格人数。
(2)游泳课程B层考核后统计。
由表3可知,实验班B层11人根据B层考核标准和B层的教学大纲来要求的,考核全部优秀。对照班的学生课上没提要求,因此优秀的没有,良好1人,中等2人,及格2人,不及格4人。
可见使用团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大为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游泳教学团队的教师在自由、平等、民主、活跃的气氛中进行交流讨论,有利于规范教学过程、健全管理制度。
(2)通过游泳教学团队建设,教师间进行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的交流和实际操作、现场演练,有利于游泳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统一。
(3)通过游泳教学团队建设,让第三方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游泳考核方法的创新。
(4)鉴于新入学的学生对游泳技术的差别非常大,所制定的分层考核标准具有公平、公正性。
3.2 建议
(1)游泳教学团队带头人必须保证在固定的时间内组织好教学团队进行教学研讨。
(2)游泳教学团队还应该继续进行深水教学方法的研讨。
参考文献
[1] 张华,张智新,唐红斌.“质量工程”中高校体育教学团队的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332-334.
[2] 谢叶寿,徐志平.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建设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9(6):87-88.
[3] 赵军.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构想[J].浙江体育科学,2009(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