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摘 要]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新着力点。从教育目标实现反过来观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重要性明显提升。探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工作,总结当前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德育工作创新提出可行建议。强化德育成效,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团队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水平提升。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84-02
教育改革中中职院校教学创新稳步开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职院校面临的优化改革压力进一步提升,如何将教育改革成果充分反馈到教育本身,成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关注的重点。作为培养未来人才培养主体的重点渠道,中职学前教育必须从德育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及思想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学前教育工作者。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工作被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但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中职学校还未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工作与幼儿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与教育工作改革之间的关系,德育未被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重点。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及方法的限制,德育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课堂氛围死板严肃,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学生难以产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观察到,学生普遍对德育缺少重视,德育教学效果不明显。从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特点上看,这部分学生大多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有所欠缺,但思维灵活、观念前卫,对新事物保持较高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学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不懂得相互合作,缺少责任心及学习动力[1]。例如,很多学生仅对音乐、舞蹈等课程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而忽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认知过于局限,无法根据职业需求进行自我提升。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措施
(一)从职业特点出发,以幼儿道德推进德育工作
幼儿时期是人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起点,随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其在认知、习惯、行为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道德经历形成、辨析、再发展等过程。很多人认为,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本身在行为、心理上具备的独特性和优势性[2]。若能够将幼儿本身在道德上具備的独特性应用到学前教育学生的德育工作上,就能将德育工作与幼儿教育的职业特点相联系,借助被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影响、感染,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并反过来将更多深入、广泛、积极的观念和意识传输给幼儿。例如,在课上带领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分析不同阶段幼儿的性格特点,播放来自小、中、大班幼儿日常教学视频,观看视频并要求学生从中总结不同幼儿在面对同一事物、问题时的表现有怎样的差异,感受在幼儿的世界中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矛盾、生活问题等。在课上开展讨论与分析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幼儿本身带有的优良品质非常值得被发现和学习,在德育甚至幼儿教育中,教育工作者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宝贵之处并帮助幼儿保存、放大,促进其全面成长。而对于教育者来说,也要从幼儿身上学习这些最自然、纯粹的“幼儿道德”,提高自身道德水平,起到良好的示范、榜样作用,实现被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在学前教育专业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观察作业,要求学生接触生活中的幼儿,与其亲切交流、沟通,挖掘幼儿身上带有的闪光点,以文章的形式提交观察结果。在学生实践、总结的过程中,其情感和内心也经历被感染和熏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幼儿教育职业的理解和认识。深知幼儿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及重要作用,自主提高道德水平。
(二)从专业课程出发,注意德育的学科渗透
除开展专门的德育课程外,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工作还可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以扩大德育工作开展范围,并使其在中职教育过程中长期、有效发挥人才培养作用。下面以德育在幼儿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中的渗透为例,介绍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法。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向学生传递基本的音乐知识,储备幼儿教育专业技能。同时音乐教学也能起到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心灵、丰富精神世界的作用,为德育渗透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如歌曲《南泥湾》,该歌曲旋律优美轻快,描写南泥湾从荒凉到富饶的真实场景,赞颂的是开荒生产、建设南泥湾的八路军战士,抒发人们热爱家乡、拥护党的情感。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播放一段2分钟左右的南泥湾相关视频,展现南泥湾的旧貌新颜,让学生首先对歌曲中出现的事物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本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聆听《南泥湾》歌曲,要求学生用三句话描写歌曲带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简短的讨论后,教师结合视频及相关图片,对当时的故事背景及人们生活状态进行详细的讲解,突出人们用音乐表达自身对家乡及国家的赞颂与热爱之情。以战争时期人们痛苦的生活状态与现在南泥湾的真实情境相对比,激发学生对八路军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理解,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之后,再进行歌曲的演唱,强化学生对无私奉献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悟。在该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未刻意强调德育,而是通过合理的课程环节安排及相关情境的构建,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南泥湾情境之中,亲身感受当地百姓及八路军身上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完成自主德育。
(三)从角色转换出发,将学生作为德育中心
教育学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将全部的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传递给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即能力的教育应高于知识的教育。对于高职学前教育这类实践性较高的专业来说,对学生的培养更应该放在学生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为人处世等能力的提升上。中职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具备一定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使其有能力从事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研究工作或其他相关职业。从当前学生就业形势上看,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从事教育工作。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其教学创新与教育整体改革同时进行,且在很多方面还表现出更高的先进性,因此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必须在学校学习期间,努力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人际沟通能力、教学及管理能力等。以上就业要求也成为对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在提升德育效果的同时训练学生教学能力,本文提出转化学生课堂角色的教育方案,即以德育课堂为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中,经历资料收集、课堂设计、教案撰写、教学实施等工作[3]。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同时帮助其积累实际教学经验。该德育工作方案需循序渐进进行。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对很多德育知识了解不够,且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自身角色。因此德育的第一学期依然由教师负责授课,重点传输德育基础知识,并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教学游戏,改变学生对传统课堂的看法,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为自主实践做好准备。到第二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此时可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布置德育教学主题,并将德育课堂教学内容划分给各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及课上教学任务。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提问和点评,及时指出学生不足,并鼓励其进行改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可进一步放权,给出更具体的教学要求,将某一教学模块完全交由学生负责讲解,并鼓励其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教学工具应用到课堂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四)从双向评价出发,促进德育的成果转化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学结果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进而针对性提升和改进。传统德育课堂教学评价采用阶段性评价方法,无法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监督。另外,德育的主体为教师,受体为学生,二者均会影响德育实际效果。因此本文认为,除在创新德育评价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引入双向评价机制,即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评。
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要求开展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实践作业完成程度、德育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全面记录,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学生总分及单项得分。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德育课堂教案设计、提交德育主题论文、小组辩论等方式进行。在日常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开展差异化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为人师表”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对于学生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给予严格指正,使其清楚认识到自身在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即批评教育与表扬教育相结合,确保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为让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教师评价方法,可为其发放教师评价表,其中应包含授课氛围、授课语言、肢体表达、案例应用、理论阐述等评估指标。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可结合评估表中给出的提示,记录教师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优点[4]。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过程也是积累德育教学经验的课程,并将问题反馈给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创新。师生互评给教师和学生建立起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德育氛围良好,且在思维冲撞、发酵的过程中形成很多有利于德育效果提升的可行方案。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较高的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将有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院校应充分重视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从职业特点、专业课程、角色转换、双向评价等角度出发,构建科学、完善的幼儿教育专业德育体系,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优秀幼儿教育人才。
參考文献:
[1]包萍萍.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德育关键研究[J].信息周刊,2019(3):343.
[2]刘芳.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德育工作[J].才智,2019(7):181.
[3]雷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9(29):98-99.
[4]苏晓箫.学前教育专业的德育工作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3):67-68.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