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今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求其一以文砺人、以文育人为核心。因此,各大高校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使得全体师生能够在学习工作中树立崇高的政治追求和理想信念。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需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情感,并且加强整个学校的思想自信。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切实推行我国高等院校思政工作的开展。笔者通过实际的调研教学,就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思政工作 文化力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是寓含着民族智慧的文化,因此我们有条件有底气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从而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力量要求凝聚我国优良传统文化, 并且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给予高度肯定,增强文化力量也是实现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只有树立了文化自信,才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获得精神宝藏,才能为我国文化创新提供源泉活水,从而有足够的底气应对困难,迎接挑战。所以,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要重视我国的文化力量。
1做好思政教育中的制度性建设
为了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得高校学生在思政教育中都能够有所学、有所长,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不良文化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增强文化力量表现为为全体师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彰显我国优秀文化的连续性、持久性和传承性。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是打好高校思政工作的基础,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只有发挥完善制度的作用,才能发挥思政工作教学育人的作用。
1.1制度育人的显著优势
首先,制度建立前提就是其作用对象对制度内涵的文化价值有认同感,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对高校学生产生约束力;其次,制度的作用对象是个体,因此其是对个体行为而言更具有针对性、明确性,通过对个体行为的纠正来凸显主流文化;最后,制度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校园各种行为的规范有利于形成正面向上的校园文化,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在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制度建设时,需要考虑学校的切身情况,也需要考虑其要引导的价值因素。
1.2制度的建立应规范、科学
高校思政工作制度的建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遗以往的教学、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掌握其中规律。制度建立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思政工作的制度建设需要和高校的发展规律相结合,从而体现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育人精神,确保制度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做到规范有效;第二,高校思政工作的制度应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并且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做到奖惩得当,确保思政工作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1.3确保制度运行的稳定性
首先,做好思政教育要对教研工作进行规范,要求教师进行科研创新;其次,给予教师深层次进修的机会,给中青年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评估中;最后,做好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前提需要学校自身多好党委工作,关注教师的思想情况,从而确保教师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使得思政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2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感染力、亲和力
2.1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文化力量,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的切实需求,从而以多样有趣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的教学是喜闻乐见的,能够在教学和需求满足中寻求平衡点,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避免填鸭式教学,形成对学生的内心感动。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能够将学习到的文化内化为自我素质,外显为个体行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约束和管理,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
2.2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高校思政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学生难以对这些理论内容、价值观形成认同感,长期的教学下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恶之情。因此开展高校思政教学需要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以生活的视角来进行教学,加强文化的引导力量。所以教师需要贴近学生,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让教学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在考试能够取得高分的学生不能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水平就搞,所以教育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做好引导工作。另外资思政教育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2.3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经历
如今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因此高校思政教学需要在教学中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进行教学。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识在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針对性的教学,从而使得思政教学中的文化力量更好发挥。
3总结语
随着全球化不断纵深推进,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在这种大背景下,更需要加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上国家舞台的坚定支撑力。高校思政教学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全新的发展方向,并且就授课内容、方式进行改进,改变单一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相关事件中,对事件感同身受,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学。
作者简介:徐素华(1974-),女,商丘市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网,2017.
[2] 张北坪,崔靖坤.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5(12):13-17.
[3] 冯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