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达 袁坤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善于抓住两者之间的共通性和契合点,做到有效融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案例教学法在融入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有效融入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不同于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由于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主要“着力注意对歷史经验的总结,对历史规律的阐述要加强理论性……结合历史发展的进程,用历史事实,来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1]理论性明显偏强,由此也导致教学存在空洞说教,枯燥乏味和简单教条等问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纲要课,既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推动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纲要课的教学途径
学术界普遍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中国近现代史的则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两者在时间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割裂。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变化,内容极其丰富,而180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亦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将两者进行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难度颇大。上述这些情况都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纲要课程的难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纲要课,既不能简单生硬的将相关内容直接强行插入,也不能对两者完全弃之一旁,置之不理,要善于抓住两者之间的共通性和契合点,做到有效融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在近现代新的历史背景之下,不同社会阶层站在自身阶级立场上,结合自身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思想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诠释、创新和运用。例如,太平天国与大同世界思想;戊戌变法与革故鼎新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与知行合一思想;改革开放与实事求是思想;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与以民为本思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而不同思想等。
第二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宝贵精神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发扬和升华。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同舟而济”的团结精神等宝贵精神在近现代的中国孕育出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精神,他们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动力。
第三种是伴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殖民,大量西方文化和思想滚滚涌入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在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冲击、挑战和机遇。例如,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抛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骄傲自大的态度,开始睁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但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他们开始时把儒家经书笼统地斥之为“妖书”,后来虽主张将“四书”“五经”删改后加以利用,但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儒学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原则;洋务运动则“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为指导思想,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具有很强的封建性;维新变法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学说和传统儒家文化相结合,借传统文化而托古改制,为变法提供合法性和历史依据,同时也深刻揭露了封建纲常名教的虚伪性,提出要冲决伦常的网罗;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视一切中国文化均为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加以否定,具有形式主义的片面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深相结合起来,把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和批判,传统文化被人为割裂,受到极大地破坏;改革开放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相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理念,批判地继承、弘扬和提升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是对纲要课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完善,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实现“两个了解”和“四个选择”的教学目标,突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的根本目的和自我定位,也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占据整个教学活动过多的内容和时间,绝对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冲淡了纲要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应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以避免喧宾夺主,弄巧成拙,不能更好的服务于纲要课的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纲要课中的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和优缺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纲要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在此仅以案例教学法为例,试作探讨。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
选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作为主体内容被编排入案例,学生在阅读和讨论案例的同时,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认知和掌握,不需要再单独抽出专门的时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和解释,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明确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因此,在选编案例的过程中,要精准定位,明确方向,不能为了增强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而选取一些和教学内容无关的案例,应该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从而使课堂案例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高度契合。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就应该精心编排案例。第一,案例内容要真实可信,有证可寻,坚守史实这一底线,不能对历史进行随意篡改、伪造和虚构,最好选取原始资料,以便准确客观的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第二,案例的内容要做到简洁精干、主题突出,不能篇幅过多,时间过长,避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冲淡教学的重难点,影响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到合理利用与分配课堂时间;第三,案例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贴合学生专业特长、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联系当代社会热点事件和最新理论动态,把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
然后,围绕案例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必要的思考题。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启发深思和开放灵活的特点,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针对知识目标设计的问题,属于基础层面,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回溯和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针对能力目标设计的问题,层次渐深,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对历史事件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做到论从史出;针对情感目标设计的问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事件和当代社会热点事件、最新理论动态相结合,实行开放性原则,没有统一的结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答案可能大相径庭,让学生在思辨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 纲要课的理解。
接着,学生阅读分析案例,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第一步,按照题目数量,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每组的成员构成不应随机产生,而应该综合考虑性别年龄、性格气质、知识结构和技能经验等因素,这样有利于在讨论交流中产生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每个小组只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得出结论。第二步,开始交叉讨论,每组派出组员到其他小组中,将本组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组员可以对其结论提出质疑和挑战,通过每位同学的汇报、质疑,全班同学对于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有全面认识。第三步,原先派出交叉讨论的组员再次回到原先分组,小组成员在其他组提出的质疑和挑战的基础上再次讨论,重新达成共识,修正原先的结论,并选出一名小组成员作为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成果。第四步,针对汇报成果,全班其同学可以再次提出质疑,汇报人或该小组其他成员应对质疑做出相应的解释。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严守中立,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把控好讨论和汇报的方向与时间,维持讨论秩序与课堂纪律等辅助工作。
最后,老师在学生讨论汇报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和总结评价。结论要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当前最新理论成果,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纲要課程教学相关内容所做的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结语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纲要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有效的将纲要课的历史史实叙述与思想理论阐释、史与论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和人文底蕴,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纲要课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纲要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S2).
[2]屈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教学刍议[J].科技资讯,2010,18.
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校级教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2017jzsz-4)
作者简介:杜明达,男,安徽金寨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袁坤,男,江西分宜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