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服务“一带一路”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2019-02-03 09:34刘丽静庞伟区艳霞高月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问卷一带

刘丽静 庞伟 区艳霞 高月梅

[摘           要]  地方高校教师担负着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部分地区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服务“一带一路”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一带一路”;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26-04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促进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任。地方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其中第二部分“主要任务和措施”的(七)部分提出要“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从明确主体责任,到绩效考核、人员构成、师资培训、成果转化机制等都做了明确说明。充分肯定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在服务“一带一路”实践中,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现状如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不足?这需要我们关注和了解。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我们对多所地方本科高等院校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比较具体、深入的认识。

一、调查研究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了解当前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服务“一带一路”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二)调查对象

共分为三类。一类是地方高校所属创新创业学院。我们通过问卷星有针对性地邀请9所高校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份,它们分别是武汉工程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梧州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一类是通过问卷星向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份;一类是通过问卷星向地方高校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15份。下面是综合三类问卷得出的地方高校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1.七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师资构成

调查数据显示,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老师有专职和兼任两种。专职教师是只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不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教师要担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同时又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调查结果显示,7所高校共有专职教师36人,兼任教师450人。专职教师最多的高校有9人。

2.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基本情况

有22位专职教师在问卷中,详细回答了自己的年龄、学历与职称等情况。表1显示,从年龄上看,创新创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从学历上看,以硕士和本科为主。从职称上看,以讲师和辅导员为主,也有部分副高职称和助教担任。从所在部门看,以教学单位与行政部门人员为主。

3.问卷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如表2所示,从性别看,参加本次调查的415名大学生中,女生348人,男生67人。从年级看,从大一到大四都有。其中大一学生最多,有166人,其次为大四学生,有104人,再次是大二学生,有89人,最后是大三学生,有56人;从来源上看,留学生有5人,非留学生410人;从表3看,各专业大学生都有,人数排序为:管理95>教育92>历史51>理学48>法学39>文学37>工学29>其他17>医学3>农学2、经济2。

(三)调查方法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服务“一带一路”情况,课题组前期在网络查阅了地方高校开设“一带一路”课程的情况,对各高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工作和教务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然后进行个别访谈,专家咨询,再设计了针对高校教师、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调查问卷,合成本文的数据。有效问卷,管理部门7份;高校教师22份;高校学生415份,合计444份。

(四)调查内容

主要涉及地方高校教师开设与“一带一路”相关课程,担任创新创业通识课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对“一带一路”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和实践环节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等相关问题和对策。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地方高校教师认为需要开设“一带一路”创新创业通识课程

课程是地方高校服务“一带一路”的載体,地方高校教师依靠课程的开设,培养“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人才。从调研结果看,地方高校教师普遍认为,目前开设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尚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他们认为需要增加不同种类的通识课程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认为需要增开经济类课程、对外贸易类课程、“互联网+”课程的需求并列排在第一,占比81.82%;认为需要增开法律类的占50%;认为需要增开文学类的占36.36%;认为需要增开政治类的占比31.82%;认为需要增开军事类的占比13.64%。

再看学生对“一带一路”课程的需求,从学生的问卷可见,认为目前需要增加自己对“一带一路”知识的了解,认为很有必要了解的占47.71%;认为有一定必要,但不是主要方面的占50.36%;认为没必要,完全可以自行培养的占1.93%。这说明有接近一半大学生渴望了解“一带一路”方面“创新创业”知识,有一半的大学生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

(二)地方高校教师开出部分与“一带一路”有关创新创业专业课程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统计出地方高校教师在自开“一带一路”有关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选修过的课程有12门,说明各高校教师已经注意从专业的角度对接“一带一路”。

教师目前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教材需求比较迫切。在回答“您是否需要与‘一带一路创新创业相关的标准教材?”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需要的占95.45%,回答不需要的占4.55%。

(三)地方高校教师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与“一带一路”的关联度比较弱

从对大学生的提问“在您的专业课中,任课老师是否会提到‘一带一路有关知识?”(单选)一题可见,有14.22%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会经常提到“一带一路”有关知识;有63.37%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会偶尔提到“一带一路”有关知识;有22.41%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没有提到“一带一路”有关知识。这说明地方高校教师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与“一带一路”的直接关联不够密切,或者无关联,只有少数教师有较强的关联意识。

(四)地方高校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学服务“一带一路”遇到的最大瓶颈是创新创业背景的缺乏

从“如果您准备开设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感觉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的答案中可见,教师们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在以前没有受过‘一带一路专题教育或者培训”,占50%;“没有创业经验”占27.27%;“对创新创业理论体会不深”占4%;“其他”占4.55%。

七个创新创业学院提供的数据也表明,目前地方高校教师出国留学和到企业挂职的教师数量参差不等。一线城市大学和一本大学海外留学和到企业挂职人数较多,二本师范院校海外留学和到企业挂职人数较少。如武汉工程大学到海外留学与到企业挂职315人;其他六所高校到海外留学与带企业挂职人数高低不等,最低的7人次,次低的18人次。这说明地方高校教师整体上还比较缺乏海外留学经历和到企业挂职的经历。

从学生反馈数据看,担任他们创新创业课程的老师,具有海外经历的数量不算多。从表4可见,选择5人以下的占了88.67%,选择5~10人的只占10.36%,10人以上的只占0.96%。

除了地方高校教师比较缺乏海外背景和挂职背景,学生也比较缺乏海外游学和见习经历,如表5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有93.49%的大学生没有前往“一带一路”实训、实习、交流的经验,只有6.51%的大学生有前往“一带一路”实训、实习、交流的经验,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一带一路”的感性认识。

(五)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大多采用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教师与学生的问卷中,都表现出目前的创新创业教学具有良好的互动模式,教师意识到要主动采取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见表6。

从学生方面看,表7显示他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与体验、研究有关。体验式是师生都喜欢的方式,而研究式学生更喜欢。

(六)地方高校教师普遍参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不少老师指导过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题

数据显示,指导过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教师占36.36%,指导过省级科技创新项目的教师占22.73%,指导过创业实践项目的教师占13.64%,指导过学生科研项目的教师和学科竞赛项目的老师各占4.55%,指导过其他项目的老师占18.18%。这说明地方高校教师普遍参与学生大创项目的指导。

(七)地方高校教师认为在指导学生进行服务“一带一路”创新创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欠缺

排在首位的是创新创业实践知识与能力不足,占77.27%;排在第二位的是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欠缺,占68.18%;排在第三位的是产学研合作教学能力不足和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两者均占59.09%,详见表8。

因此,从事创新创业教学的老师们,认为除了要有国内创新创业平台外,还应该有海外实践平台。在回答:“您是否需要海外创新创业相关类实践平台”这个问题时,有86.36%的老师回答需要,回答不需要的只占13.64%。

(八)地方高校教师认为有必要面向留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高校都招收有外国留学生,他们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在“您认为有必要为留学生开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单选题]的答案中,回答“非常必要”的占27.27%,回答“有必要”的占68.18%,回答“不太了解”的占1%。有些高校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留学生的日常,如广西师范大学在2017年专门成立“东盟-创新创业学院”,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一带一路”的教育。

三、主要对策

(一)完善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要做好与“一带一路”有关课程的总体设计,与有关二级学院一起完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调查情况看,各校都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必修课,最少的有1门课程2个学分,有些学校是2门课程4个学分。这些必修课程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能受到创新创业教育,为将来从事创新创业打下基础。所调研的高校都从“尔雅”“智慧树”“高校邦”等购买了一定量的网络通识课程,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很多学生有意愿多了解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技能,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选择。另外,各专业的大学生也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带一路”专业课程,以提高自己将来的创新创业能力,地方高校教师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师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师资培训

从实际调查情况看,目前各个地方高校都比较注意选送本校教师参加各种国内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班学习,省区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有指标,选送教师外出进修。针对创新创业师资比较年轻,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要优先创新创业课程专职和辅导教师外出学习,重点鼓励他们出国访学和到企业挂职。丰富教师的创新创业学养,拓展教师的眼界。还要定期对本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形成创新创业知识的流动和循环。

(三)完善导师制

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配备校外指导教师,聘请校外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传帮带,从前面的数据可见,地方高校教师以青年讲师、中年教师为主,他们的工作经历大致是由这个学校到那个学校,缺少商业训练和实战经验。各创新创业学院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校外指导教师,实行传帮带,加快中青年教师的成长。

(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进“一带一路”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专业课程中蕴含着和“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如讲汉语的语音知识就可以与英语、泰语、越南语、日语等的比照,讲中国的法律制度自然对比国外的法律制度,讲中国的节庆文化,然后联系到国外的节庆文化。老师稍加引导,启发学生关注“一带一路”有关国家的有关知识,为他们的后续学习起领航作用。

(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

从对学生的问卷可见,学生最喜爱的教學方式依次是体验式、研究式、启发式、讲授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六)在实践环节中,要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

鼓励学生多参加这方面的科研活动。首先要根据专业特点,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到“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其次鼓励学生多进行“一带一路”有关的创新创业课题研究,提升“一带一路”知识与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地方高校教师都起着引领作用,地方高校教师要加强“一带一路”有关创新创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创造条件到海外进修学习和到企业挂职,多引导大学生参与“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培养更多了解“一带一路”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蒙志明,黄金鑫,罗晓曙.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周正柱,严可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于教师的调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4):35-39.

[3]陈学军,周益发,邓卫权.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建设体系建构[J].职教论坛,2017(11):29-35.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问卷一带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