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华
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说他获了一件宝贝。我忍不住去看,原来是一把陶壶。呵呵!不就是一把陶壶吗?我不以为然。朋友却对我说,“不要小看这把壶,这是李德高大师的杰作,世上独一无二的。李德高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而然,绝不重复别人,也绝不重复自己。”他还告诉我,在山东章丘,如果得到一把李德高的陶壶,身价立马就会上升到一个高度。
带着好奇,我去了百度。原来李德高是近代雕塑陶艺的第四代传人,(近代雕塑陶艺的第一代传人是刘开渠,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位。)勤于耕耘,坚持陶艺之根本,任劳任怨,悟道修身,先后获得首届中国龙山第一届黑陶艺术大赛优秀奖,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表演优秀奖,第二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银奖等奖项。李德高多才多艺,自幼酷爱绘画,后涉猎根艺、烙画、奇石、雕塑。现专门创作龙山黑陶、民俗人物、素陶、柴烧拙器茶具、紫砂壶、各种花釉窑变釉茶具等。多次参加展览和比赛,并获得不少奖项。不少作品被一些单位和个人收藏。作品被电视台和报纸多次报道。
1972年出生的李德高,是浙江丽水人。初有成就的他,因痴迷陶艺,放下根雕和烙画,30年前只身一人从浙江老家来到章丘龙山学习陶艺制作。李德高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人,他的作品总是闪烁着智慧的独特火花,他把自己的各种工艺技巧融会贯通,以手带心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创作出了匠心独运、自然而然的艺术作品……
粗陶,是李德高陶艺生涯的另一种创新。他受烧制瓦盆的启蒙,将粗陶技艺艺术化,制造出一些精美的“粗陶”。如今,李德高正在申请粗陶技艺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德高说:“粗陶并不是只能做粗糙的实用器,它也可以用很细腻的手法去表达。我现在主要做一些粗陶人物、茶壶。粗陶就像牛仔布一样,很朴实但又很特别。”为了让我更明白,朋友发来一组相片。图片上三个粗陶壶,名日:三友壶。
我禁不住惊呆了!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题材设计的壶,我见过很多,说实在的,这样的粗壶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套三把壶。采用裂纹、跳刀、捏塑、浮雕、堆塑等多种手法成形。把根雕和陶藝诗意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这独家独门的非遗,禁不住让我竖起了大拇指。
另一个是李德高的钓叟壶。其作品充满了灵性与生命力。本作品是以清代汪士桢的诗《题秋江独钓图》为题材创作的一套粗陶茶壶,透气性强,实用欣赏俱佳。小船为茶盘,壶身以一穿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叟,壶把造型为鱼竿状。鱼篓造型的茶叶罐,上面塑一螃蟹,盖纽是一条小鱼造型。茶杯也作鱼篓造型,表面用裂纹和跳刀纹手法处理,简约而不简单。整体协调,极富美感。
我终于明白了,粗陶不粗。那个发明粗陶的人更不是大老粗。
1972年生,字潜修,号布衣陶农。浙江丽水人,现居济南市章丘区。区级雕塑艺术项目非遗传承人。中国民俗文化研究院委员会会员,龙山黑陶协会会员,华塑协会会员,济南市民间美术协会会员。现任中国民俗文化研究院泥面塑委员会副主席。多次参加展览和比赛,并获得不少奖项。不少作品被一些单位和个人收藏。作品被电视台和报纸多次报道。
现被多家学校聘为陶艺教师。于2016年参加山东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培训班,取得优异成绩,并获得结业证书。
获得的奖项:
首届中国龙山黑陶艺术作品创新大赛优秀奖。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现场技艺表演赛优秀奖。第二届济南市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获得银奖。第二届济南市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获得铜奖。第九届“神龙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奖。2017年济南市非遗现场创作比赛优秀奖。第二届全国《金手指奖》作品评比大赛获特金奖。2017年黑陶作品《孔子》等作品入选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雕塑之春作品展。作品入选临沂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018年济南地区非遗现场制作比赛中获得银奖。2018年全国非遗大赛山东省赛区现场制作比赛获三等奖。20侣年全国紫砂壶比赛获得优秀奖。2019第十一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核艺堂”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银奖。